【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淤泥地质地基可靠性探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淤泥地质地基可靠性探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淤泥质土是指天然含水率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在1.0~1.5之间的粘性土。这种软弱土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和内陆的大江、大河、大湖沿岸及周边。淤泥质土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粘粒含量高,渗透性很弱,其渗透系数一般为10
‑
8cm/s~10
‑
6cm/s,所以在荷载作用下具有排水固结缓慢、沉降时间长、强度低的不良地质特性。且淤泥质土具有流变性,在荷载作用下,承受剪应力的作用产生缓慢的剪切变形,并可能导致抗剪强度的衰减,在主固结沉降完成后还可能产生可观的次固结沉降。因流变而产生的沉降持续时间可达几十年,且淤泥质土的长期强度小于瞬时强度。
[0003]目前,在淤泥质土的地基处理技术上,当淤土层较厚,难以大面积进行深处理时,对中小型水工建筑物,一般采用桩基法进行加固处理,当淤土层厚度小于5m时,宜打砂桩或石灰桩,通过吸水和排水来挤密淤土,使其孔隙比小于1,以达到一般地基要求。当淤土层厚度在5~7m时,宜打预制桩至硬土层,作承载桩台。当淤土层厚度在7~10m时,宜打灌注桩至硬土层,作承载桩台。当淤土层厚度在10m以上时,宜采用打悬浮桩的办法,挤密淤土层并靠摩擦承载。但这种打桩方法在地基施工前没有探测硬土层位置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桩柱过短,或倾斜,未充分与硬土层部分接触,造成地基承载力低,建筑易塌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淤泥地质地基可靠性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1:建立多个不同位置背景的淤泥地质探测模型,通过正演模拟获得叠前淤泥地质集数据,对其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叠后淤泥地质剖面数据,对叠后淤泥地质剖面数据进行属性提取,获得淤泥地质属性剖面数据,对叠前淤泥地质集数据和叠后淤泥地质剖面数据分别进行叠前、叠后反演获得物理参数属性剖面数据;S12:将淤泥地质属性剖面数据和物理参数属性剖面数据组成的地震多属性数据集,进行基于子空间变换的优选融合处理,得到淤泥地质多属性融合剖面数据;S13:对所述叠后淤泥地质剖面数据进行支撑力测试实验,形成淤泥地质支撑力异常的数据标记;S14:建立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以淤泥地质多属性融合剖面数据为输入层,以于所述淤泥地质多属性融合剖面数据同淤泥地质支撑力异常的数据标记为输出层,对所述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淤泥地质可靠性探测模型;S15:利用淤泥地质可靠性探测模型对淤泥地质进行可靠性判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质地基可靠性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具体包括:第一步:利用地质力学物理理论模型,计算不同位置背景的容重、抗剪强度、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基底摩擦系数、渗透系数等物性参数,并对所述多个不同位置背景的淤泥地质探测模型的各层赋予不同的物性参数,形成一系列淤泥地质探测模型;第二步:利用地质学公式对所述多个不同地质背景的淤泥地质探测模型分别进行正演模拟,形成叠前淤泥地质可靠性集数据,并处理得到叠后淤泥地质剖面数据;第三步:提取所述叠后淤泥地质剖面数据中与支撑力均匀时的地质属性;第四步:对叠前淤泥地质可靠性数据和叠后淤泥地质可靠性数据分别进行叠前、叠后反演获得弹性参数属性剖面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质地基可靠性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参数属性剖面数据至少包括容重、抗剪强度、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基底摩擦系数、渗透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质地基可靠性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包括:第一步:将地质属性剖面数据集数据转化为矩阵X,其中,式中,n为地质属性的个数,每个地质属性最大M个采样点,N次采样次数;第二步:对矩阵X的多个属性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矩阵X1,其中,标准差标准化公式为:
式中,x
′
ij
为变换后的数据,x
ij
为变换前的数据,为第i个变量所有观测值的平均值,S
j
为第i个变量的标准差;第三步:计算标准化矩阵X1的协方差矩阵C,其中,式中,c
ij
为x
i
的方差;第四步:对协方差矩阵C进行特征值分解,并将得到的特征值进行降序排列;第五步:对特征值计算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其中贡献率的计算式为:累积贡献率的计算式为:第六步:选取使得累积贡献率大于0.95的前t个特征值;第七步:将选取的t个特征值对应的淤泥地质属性,按照其贡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爱民,付林,郭洪新,时林朋,杨韬,朱朋,刘德超,郑扬,王俊鸿,任泽华,詹桦,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