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设备壳体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头戴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71371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头戴设备壳体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头戴设备。其中,头戴设备壳体包括主体部和特征部,所述特征部的凸起方向与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垂直,其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金属基体,对所述金属基体进行表面处理形成所述主体部;通过3D打印于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形成所述特征部,得到头戴设备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制作方法可以快速且低成本地加工出头戴设备壳体。设备壳体。设备壳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戴设备壳体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头戴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头戴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头戴设备壳体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头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等的发展,代表着穿戴式计算机的AR/VR产品应运而生,它们的体积小且功能强大,便携性更强,体验感更强。由于人体的头部对于穿戴产品的重量敏感度很高,因此为了降低微型电子设备的重量,薄壁型金属材料被大量使用,尤其是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密度低,强度适中,在消费电子壳体、内部支架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0003]对于结构件而言,不可避免的需要在结构件表面垂直方向制作一些特征结构,例如,小型圆柱形,立方体形等,主要用于金属零部件的定位、卡扣或配合结构。这些特征结构往往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大,而金属薄壁件在该方向上整体厚度有限,故目前常用的做法是将镁合金与高分子通过胶结或纳米注塑工艺结合。前者是将结构塑料圆柱体制作好,通过精密模具定位涂胶,与表面处理形成纳米微米级孔洞的镁合金粘接在一起。后者是将金属表面形成纳米级孔洞,通过精密模具定位,将高温塑料直接射出成型在金属表面,形成机械铆接。然而两者均需要精密模具的配合,制作费用高,周期长,不适合与量产之前的研发与样机开发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头戴设备壳体的制作方法,旨在快速且低成本地加工出头戴设备壳体。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头戴设备壳体包括主体部和特征部,该制作方法包括:
[0006]提供一金属基体,对所述金属基体进行表面处理形成所述主体部;
[0007]通过3D打印于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形成所述特征部,其中,所述特征部的凸起方向与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垂直,得到头戴设备壳体。
[0008]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基体的材质为镁铝合金、镁锂合金或镁稀土合金。
[0009]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表面处理包括粗糙处理,以在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形成有粗糙面或微纳米孔洞结构。
[0010]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粗糙处理包括物理方式和/或化学方式,所述物理方式为机械打磨,所述化学方式为钝化、阳极氧化及微弧氧化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表面处理还包括除油处理,对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先进行除油处理,再进行粗糙处理。
[0012]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特征部的材料为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聚酰胺,聚亚苯基砜,聚醚醚酮,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乳酸和光敏树脂中的一种。
[0013]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特征部的材料的熔点范围为小于等于300℃;
[0014]且/或,3D打印使用的材料形态为丝材或粉末。
[0015]可选的实施例中,在通过3D打印于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形成所述特征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16]对所述主体部和特征部进行钝化、阳极氧化或微弧氧化处理;
[0017]对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特征部进行喷漆处理。
[0018]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对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特征部进行喷漆处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19]对所述特征部进行精加工,以使所述特征部的精度范围达到
±
0.03mm以内。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头戴设备壳体,所述头戴设备壳体包括主体部和设于所述主体部一表面的特征部,所述头戴设备壳体应用如上任一的头戴设备壳体的制作方法制备。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头戴设备,所述头戴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头戴设备壳体。
[002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头戴设备壳体包括主体部和特征部,通过使用金属基体与3D打印形成的塑料材质的特征部结合,并通过激光熔化进行机械铆接,从而形成的头戴设备壳体的强度更高,且特征部的精度更高,满足个性化定制。该制作方法避免了大量昂贵的高精度模具的投入,有效降低成本,且相比于均通过3D打印方式制备大零件,能够有效提升制作效率。如此,可以实现高效率、快速且批量制备,加工成本低,质量稳定,特别适用于电子产品等具有轻量化诉求的复杂形状的壳体以及内置特征部的制备。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头戴设备壳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头戴设备壳体的制作方法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头戴设备壳体的制作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头戴设备壳体的制作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头戴设备壳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头戴设备壳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使用现有方法制备的头戴设备壳体对比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号说明:
[0032]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头戴设备壳体13特征部11主体部1”头戴设备壳体
[0033]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6]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7]另外,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8]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头戴设备壳体1,头戴设备壳体1可选为VR头戴设备的壳体,或者是AR头戴设备的壳体。
[0039]参照图1和图2,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一实施例中,头戴设备壳体1包括主体部11和特征部13,该制作方法包括: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设备壳体的制作方法,所述头戴设备壳体包括主体部和特征部,其特征在于,该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金属基体,对所述金属基体进行表面处理形成所述主体部;通过3D打印于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形成所述特征部,其中,所述特征部的凸起方向与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垂直,得到所述头戴设备壳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设备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体的材质为镁铝合金、镁锂合金或镁稀土合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设备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包括粗糙处理,以在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形成有粗糙面或微纳米孔洞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设备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处理包括物理方式和/或化学方式,所述物理方式为机械打磨,所述化学方式为钝化、阳极氧化及微弧氧化中的一种或多种。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设备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还包括除油处理,对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先进行除油处理,再进行粗糙处理。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设备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部的材料为丙烯腈

丁二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亮王世超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