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电热药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656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煎制中草药的自动电热药锅。现有的电热药锅虽然采用了多挡功率进行加热,但其功率转换和药液量均需实时人工控制,使用时须经常看管,很难避免药液溢出和控制药液留量,有时甚至将药液煎干。而且药渣和药液同放一个锅内,药煎好后取出药渣不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防溢和自动转换功率用的温控开关、药液量控制装置以及便于取出药渣的药渣胆,从而克服了现有电热药锅的缺点。(*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热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煎制中草药的自动电热药锅。现有的电热药锅,虽然采用了多档功率的电热丝进行加热,但其功率转换和药液留量均需实时人工控制,使用时须经常看管,很难避免药液溢出和控制药液留量,有时甚至将药液煎干,造成中药损失和延误治病时间,而且中药渣和药液同放在一个锅内,药煎好后,取出药渣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电热药锅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可自动转换加热功率和自动控制药液留量,而且能方便地分离药渣和药液的自动电热药锅。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达到一种由锅盖、锅体、外壳、炉盘、电热丝和控制开关组成的自动电热药锅,其特殊之处在于具有防止药液溢出和自动转换功率用的温控开关、药液量控制装置和便于药渣与药液分离的药渣胆。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中的药液量控制装置可以是由通过小孔与锅体相通的药液槽和液面位置传感器组成。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中的液面位置传感器可以是由放置在药液槽中的装有环形磁钢的浮子和干簧开关组成。本技术由于设有防溢与自动转换功率用的温控开关,因此,当中药加热到水开时,能自动转换到预先设定的较低档的功率继续加热,既能防止由于温度高药液溢出,又能根据不同的中草药的需要采用武火或文火煎制中药。其次是,由于设有药液留量控制装置,可根据需要预先设定药液量位置,当中药煎制到所设定的位置时,自动停止加热并发出声响讯号。还有是,由于设有药渣胆,药煎好后,取出药渣十分方便。以上优点是现有的电热药锅所没有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参照图1和图2,图中1、2分别为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制成的锅盖和锅体,4为钢皮外壳,16为耐火陶瓷炉盘,17为由分别为R10(300W)、R11(100W)和R12(150W)三段并联组成的电热丝,13为双联控制开关,炉盘16与托架18之间设有隔热层12。在铝制内套3的一侧,设有双金属温控开关19,该开关与R10电热丝串联而与控制开关13和R11、R12电热丝并联连接。煎药前,根据需要拨动控制开关13选定用R11加上R12(武火)或R12(文火)加热,然后接通电源,先用R10加上R11再加上R12或R10加上R12加热,当药液温度达到100℃时,温控开关19自动断开,防止温度过高药液溢出,并按预先选定的武火或文火继续加热。在锅体2中设置一园筒形的、并且靠近其底部有小孔与锅体2连通的药液槽7,锅体2中的药液可通过该小孔进入药液槽7中。该槽上部有一个带有小孔的盖5,可防止药渣掉入其中。该槽内放有一个装有环形磁钢9的用铜制成的浮子8。干簧开关11装在与浮子8相对应的园周方向上的外壳4与内套3之间,并与控制原件14连接,其位置可上、下移动,用调节螺钉10来将其固定于某一位置。煎药前,可根据需要留的药液量,其范围从半碗到四碗,选定并固定好干簧开关11的位置。药煎到一定时间后,浮子8随药液面下降到与干簧开关11平行的位置时,浮子8上的磁钢9使干簧开关11动作,通过控制电路切断加热电源,同时通过蜂鸣器15发出声响讯号,报告药已煎好。在锅体2中还设有一个可取出来的其壁和底均有许多小孔的药渣胆6,煎药时,将中药放入其中。药煎好后,将药渣胆6连同药渣一起取出,只留下药液。倒出药液,放回装有药渣的药渣胆6并加水,又可继续煎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锅盖1、锅体2、外壳4、炉盘16、电热线17和控制开关13组成的自动电热药锅,其特征在于具有防药液溢出和自动转换加热功率用的温控开关19、药液量控制装置和方便药渣与药液分离的药渣胆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锅盖1、锅体2、外壳4、炉盘16、电热丝17和控制开关13组成的自动电热药锅,其特征在于具有防药液溢出和自动转换加热功率用的温控开关19、药液量控制装置和方便药渣与药液分离的药渣胆6。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育庠陈金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健民玻璃仪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