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钢梁的静载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59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锚桩法基桩静载试验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钢梁的静载试验装置,包括中心柱,中心柱的底部设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位于试验桩上,千斤顶伸出端与中心柱底部接触,所述中心柱上设有钢梁结构,所述钢梁结构为可横向调节的若干变截面钢梁组成,所述钢梁结构一端与中心柱连接,另一端与锚桩连接;其通过锚桩的位置与试验桩的位置关系,可调整变截面工字钢梁的安装方向,能够满足锚桩与试验桩并非在一条直线上时,在不需调整锚桩位置的情况下安装该试验设备;同时在保证试验加载量的前提下,减轻了反力梁(钢梁)的自重,减少了自身成本和运输难度,同时无需设置两层反力梁,降低了搭建难度。降低了搭建难度。降低了搭建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钢梁的静载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锚桩法基桩静载试验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钢梁的静载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基本采用锚桩法,采用锚桩法时,试验采用的反力梁(横梁)重量较大使得运输较困难,试验时反力梁的安装一般为两层,安装难度大;同时,反力梁的搭建一般采用十字形或一字形,受到锚桩位置的影响,有时已有的几个锚桩与试验桩并非在一条直线上,无法完成抗压静载试验,需调整锚桩的位置,直接增加了试验成本的投入及现场检测人员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钢梁的静载试验装置,以解决横梁重量大造成的制备成本高、运输困难以及因锚桩位置的影响造成的试验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0004]为了满足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钢梁的静载试验装置,包括中心柱,中心柱的底部设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位于试验桩上,千斤顶伸出端与中心柱底部接触,所述中心柱上设有钢梁结构,所述钢梁结构为可横向调节的若干变截面钢梁组成,所述钢梁结构一端与中心柱连接,另一端与锚桩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中心柱包括凹槽底座和钢柱,所述凹槽底座位于钢柱的底部,所述凹槽底座与钢柱接触处形成卡槽,所述变截面钢梁的一端的下部突出部分通过卡槽与凹槽底座连接,所述变截面钢梁一端的上部突出部分通过圆形钢卡环紧固于钢柱上。
[0006]优选的,所述中心柱顶部设有连接件,所述变截面钢梁上设有表面设有若干连接环,所述连接件与连接环之间设有钢丝绳。
[0007]优选的,所述变截面钢梁上表面靠近中心柱处焊接有加强钢板。
[0008]优选的,所述千斤顶与试验桩之间设有钢垫板。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钢梁采用变截面工字钢梁,通过锚桩的位置与试验桩的位置关系,可调整变截面工字钢梁的安装方向,能够满足锚桩与试验桩并非在一条直线上时,在不需调整锚桩位置的情况下安装该试验设备;同时在保证试验加载量的前提下,减轻了反力梁(钢梁)的自重,减少了自身成本和运输难度,同时无需设置两层反力梁,降低了搭建难度。
[0010](2)可根据现有锚桩的位置,围绕中心钢柱搭建安装反力梁,避免了几个锚桩位置与试验桩不在一条直线上时难以搭建反力梁现象的发生,降低了试验成本及安装难度;解决了试、锚桩间距较大时需要特制符合尺寸的钢梁的问题,省时省力,试验成本得以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钢梁结构示意图;图中:1.试验桩;2.钢垫板;3.千斤顶;4.卡槽;5. 变截面钢梁;6.加强钢板;7.圆形钢卡环;8.中心柱;801.凹槽底座;802.钢柱;9.钢丝绳;10.锚固钢筋;11.锚具;12.锚桩;13.连接件;14.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工作原理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

3所示的一种可调节钢梁的静载试验装置,包括中心柱8,中心柱8包括凹槽底座801和钢柱802,凹槽底座801位于钢柱802的底部,凹槽底座801与钢柱802接触处形成卡槽4,变截面钢梁5的一端的下部突出部分通过卡槽4与凹槽底座801连接,变截面钢梁5一端的上部突出部分通过圆形钢卡环7紧固于钢柱802上,通过卡槽4及圆形钢卡环7使得变截面钢梁5的一端与中心柱8连接,变截面钢梁5可根据锚桩位置围绕试验桩1上的中心钢柱进行安装,避免了几个锚桩位置与试验桩1不在一条直线上时难以搭建反力梁现象的发生,可依据锚桩的位置随意调整安装变截面钢梁5的方向,其变截面钢梁5的另一端通过锚固钢筋10利用锚具11与锚桩12连接,中心柱8的底部设有千斤顶3,千斤顶3的底部位于试验桩1上,千斤顶3的伸缩端与中心柱8底部接触,为静载试验提供反力动力,进而对试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进行检测。中心柱8顶部设有连接件13,变截面钢梁5上设有表面设有若干连接环14,连接件13与连接环14之间设有钢丝绳9,用以增强变截面钢梁提供反力的能力。变截面钢梁5上表面靠近中心柱8处焊接有加强钢板6,其目的是为防止变截面钢梁上翼缘靠近钢柱802一端出现应力集中。千斤顶3与试验桩1之间设有钢垫板2,其目的是当试验桩1上表面不平整时,避免千斤顶3底部不平稳,对试验造成影响。变截面钢梁5为变截面钢梁,采用该种特制的变截面钢梁,其目的是减轻反力梁的重量,降低反力梁搭建难度、运输困难等问题。
[0013]使用时,首先在试验桩1顶放置钢垫板2,将千斤顶3置于钢垫板2上,并将中心柱8的凹槽底座801置于千斤顶3上,根据试验桩1周围现有锚桩的位置,将几个变截面钢梁的下端突出部分卡进圆形凹槽底座801的卡槽4内,利用两个圆形钢卡环7与变截面钢梁5上翼缘进行可靠连接,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为防止变截面变截面钢梁5上翼缘靠近中心钢柱9一端出现应力集中,在此处采用焊接方式设置加强钢板6,由于变截面变截面钢梁5可根据锚桩位置围绕中心钢柱进行安装,避免了几个锚桩位置与试验桩1不在一条直线上时难以搭建反力梁现象的发生。再将钢丝绳9一端连接在中心柱8的钢柱802上端连接件13上,另一端连接在钢梁上翼缘的连接环14上,以增强变截面钢梁提供反力的能力。利用锚具11及锚固钢筋10将变截面变截面钢梁5的另一端与锚桩12连接,当安装结束后,通过升起千斤顶3的伸出端,为静载试验提供反力,进而对试验桩1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进行检测,该装置可有效解决基桩静载试验安装难度大、对试锚桩位置要求苛刻以及试锚桩间距较大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钢梁的静载试验装置,包括中心柱,中心柱的底部设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位于试验桩上,千斤顶伸出端与中心柱底部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8)上设有钢梁结构,所述钢梁结构为可横向调节的若干变截面钢梁(5)组成,所述钢梁结构一端与中心柱(8)连接,另一端与锚桩(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钢梁的静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8)包括凹槽底座(801)和钢柱(802),所述凹槽底座(801)位于钢柱(802)的底部,所述凹槽底座(801)与钢柱(802)接触处形成卡槽(4),所述变截面钢梁(5)的一端的下部突出部分通过卡槽(4)与凹槽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普王嘉琪王雪陈彦玉李海涛杨利安裴小萍刘雄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