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行走装置及其地形识别、车身姿态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584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海行走装置及其地形识别、车身姿态控制方法,采用四履带模式实现行走,装置包括履带模块、悬挂机构、车体、地形识别系统、车身姿态控制系统。履带模块有4个,每个履带模块均安装有姿态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车体上安装有惯导,地形识别系统由4个履带姿态传感器和车体上的惯导组成。当采矿车在海底作业时,车身姿态控制系统根据所搭载的4个履带姿态传感器采集的姿态信息计算出当前车体的状态,通过悬挂系统实时调节压力或是长度,通过惯导监控调整效果,可使采矿车车体产生较小的纵倾角、横摇角,增加采矿车的抗倾覆能力和地形通过能力,从而适应海底复杂的地形。从而适应海底复杂的地形。从而适应海底复杂的地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海行走装置及其地形识别、车身姿态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尤其是一种深海行走装置及其地形识别、车身姿态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底地面常有异形崎岖路况,深海机器人如采矿车在海底行走探测时,容易受到地形影响,卡滞不前甚至翻车。
[0003]目前,行业中常在行走装置两侧设置大面积的履带作为异形地面专用装置,但遇到高低起伏大的路况时,仍会产生履带局部与地面接触、局部悬空的情况,导致整体车身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深海行走装置及其地形识别、车身姿态控制方法,旨在提高采矿车的地形通过能力、过坑能力、越障能力和抗倾覆能力。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深海行走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顶部设置电子舱及惯导,所述车体上引出有悬挂机构,悬挂机构伸出车体的一端铰接连接有履带模块,
[0007]所述悬挂机构包括:
[0008]悬挂油缸,铰接在车体上,
[0009]四连杆机构,铰接在悬挂油缸的活塞杆上,四连杆机构的两平行面分别与车体、履带模块铰接;履带模块绕铰接点做回转运动。
[0010]所述履带模块上安装有姿态传感器,所述车体上安装有惯导,惯导和姿态传感器信号传入电子舱内控制器;悬挂油缸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传输至电子舱内。
[0011]电子舱内包括悬挂长度控制系统和悬挂压力控制系统。
[0012]一种深海行走装置的地形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在深海行走装置的行走过程中,每个履带模块上的姿态传感器实时测量对应履带模块的姿态信息,车体上的惯导实时测量车体姿态信息,每个悬挂油缸上的压力传感器测量每个悬挂油缸的压力值,并传输至电子舱内控制器处;姿态信息包括纵倾角和横摇角,
[0014]电子舱中的地形识别系统根据所收到的信号,判断深海行走装置的车体处于平地行走、坡面行走或异形海底地形行走。
[0015]当每个履带模块上的姿态传感器所采集的纵倾角、横摇角都是0时,车体处于水平状态;
[0016]当每个履带模块上的姿态传感器所采集的纵倾角为0且横摇角不为0时;或:当每个履带模块上的姿态传感器所采集的纵倾角相等且不为0时;或:当每个履带模块上的姿态
传感器所采集的纵倾角相等且不为0且横摇角不为0时,判断深海行走装置在坡道上行驶;
[0017]当有至少一个的履带纵倾角与其它履带纵倾角不相等时,判定深海行走装置在异形海底地形行走。
[0018]地形识别过程中,纵倾角、横摇角的判断顺序如下:
[0019]先判断纵倾角是否相等;
[0020]纵倾角相等的前提下,判断纵倾角是否为0;
[0021]纵倾角为0的前提下,判断横摇角是否为0,横摇角为0则无需补偿,横摇角不为0则启用悬挂长度控制系统补偿横摇角;
[0022]纵倾角不为0的前提下,判断横摇角是否为0,横摇角为0则启用悬挂长度控制系统补偿纵倾角,横摇角不为0则启用悬挂长度控制系统补偿纵倾角和横摇角;
[0023]纵倾角如不相等,则单个纵倾角不为0时,为单履带遇障碍,启用悬挂压力控制系统进行补偿;
[0024]两个纵倾角不为0时,为双履带遇障碍,启用悬挂压力控制系统进行补偿;
[0025]两个以上的纵倾角不为0时,为异形地形行驶,启用悬挂压力控制系统进行补偿。
[0026]每个履带模块上的姿态传感器所测得的横摇角,取平均值作为地形横摇角。
[0027]一种深海行走装置的车身姿态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当深海行走装置在平地上行走时,无需补偿姿态;
[0029]当深海行走装置在坡道上行走时,启用悬挂长度控制系统对纵倾角、横摇角进行补偿;
[0030]当深海行走装置在异形海底地形行走时,启用悬挂压力控制系统控制每个悬挂油缸的油腔压力,使各悬挂油缸输出的支撑力保持相等,车体趋于水平状态。
[0031]悬挂长度控制算法如下:
[0032]令左前、右前、左后、右后悬挂油缸的伸缩量分别为:L1、L2、L3、L4,令左右履带的间距为B,前后履带中心距为H。各悬挂油缸的伸缩量计算分别方法为:
[0033]当履带姿态传感器测得纵倾角为β时,以悬挂油缸伸出50%位置为零点,令左前L1、右前L2悬挂油缸缩短值等于左后L3、右后L4悬挂油缸的伸长值,即:
[0034]L3=

L1ꢀꢀ
(1)
[0035]L4=

L2ꢀꢀ
(2)
[0036]各油缸的长度计算方法为:
[0037]L3‑
L1=H
·
tanβ
ꢀꢀ
(3)
[0038]L4‑
L2=H
·
tanβ
ꢀꢀ
(4)
[0039]则各悬挂油缸的伸缩量为:
[0040][0041][0042][0043][0044]当履带姿态传感器测得横摇角为α时,以悬挂油缸伸出50%位置为零点,令左前L1、左后L3悬挂油缸缩短值等于右前L2、右后L4悬挂油缸的伸长值,即:
[0045]L2=

L1ꢀꢀ
(9)
[0046]L4=

L3ꢀꢀ
(10)
[0047]各油缸的长度计算方法为:
[0048]L2‑
L1=B
·
tanα
ꢀꢀ
(11)
[0049]L4‑
L3=B
·
tanα
ꢀꢀ
(12)
[0050]则各悬挂油缸的伸缩量为:
[0051][0052][0053][0054][0055]当位于履带的姿态传感器测得横摇角为α,纵倾角β时,在方式(1)、方式(2)的基础上,各悬挂油缸的伸缩长度为:
[0056][0057][0058][0059][0060]悬挂压力控制算法如下:
[0061]令左前、右前、左后、右后悬挂油缸的压力分别为:P1、P2、P3、P4,各悬挂油缸的伸缩量计算分别方法为:
[0062][006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64]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当深海行走装置在海底作业时,电子舱接收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及时感知四个履带模块下对应的路况。通过悬挂系统适时调节悬挂油缸的压力,或伸出的长度,并通过惯导监控调整效果,使采矿车车体产生较小的纵倾角、横摇角,采矿车车体尽量保持水平,增加采矿车的抗倾覆能力和地形通过能力,从而适应海底复
杂的地形。
附图说明
[006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6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悬挂机构示意图。
[0067]图3为图3的信号传输示意框图。
[0068]图4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海行走装置,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顶部设置电子舱及惯导,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引出有悬挂机构(2),悬挂机构(2)伸出车体(1)的一端铰接连接有履带模块(3),所述悬挂机构(2)包括:悬挂油缸(201),铰接在车体(1)上,四连杆机构(202),铰接在悬挂油缸(201)的活塞杆上,四连杆机构(202)的两平行面分别与车体(1)、履带模块(3)铰接;履带模块(3)绕铰接点做回转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模块(3)上安装有姿态传感器,车体(1)电子舱内安装有惯导,惯导和姿态传感器信号传入电子舱内控制器;悬挂油缸(201)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传输至电子舱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海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子舱内包括悬挂长度控制系统和悬挂压力控制系统。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行走装置的地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深海行走装置的行走过程中,每个履带模块(3)上的姿态传感器实时测量对应履带模块(3)的姿态信息,车体(1)上的惯导实时测量车体姿态信息,每个悬挂油缸(201)上的压力传感器测量每个悬挂油缸(201)的压力值,并传输至电子舱控制器处;姿态信息包括纵倾角和横摇角,电子舱中的地形识别系统根据所收到的信号,判断深海行走装置的车体(1)处于平地行走、坡面行走或异形海底地形行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海行走装置的地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每个履带模块(3)上的姿态传感器所采集的纵倾角、横摇角都是0时,车体(1)处于水平状态;当每个履带模块(3)上的姿态传感器所采集的纵倾角为0且横摇角不为0时;或:当每个履带模块(3)上的姿态传感器所采集的纵倾角相等且不为0时;或:当每个履带模块(3)上的姿态传感器所采集的纵倾角相等且不为0且横摇角不为0时,判断深海行走装置在坡道上行驶;当有至少一个的履带纵倾角与其它履带纵倾角不相等时,判定深海行走装置在异形海底地形行走。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海行走装置的地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地形识别过程中,纵倾角、横摇角的判断顺序如下:先判断纵倾角是否相等;纵倾角相等的前提下,判断纵倾角是否为0;纵倾角为0的前提下,判断横摇角是否为0,横摇角为0则无需补偿,横摇角不为0则启用悬挂长度控制系统补偿横摇角;纵倾角不为0的前提下,判断横摇角是否为0,横摇角为0则启用悬挂长度控制系统补偿纵倾角,横摇角不为0则启用悬挂长度控制系统补偿纵倾角和横摇角;纵倾角如不相等,则单个纵倾角不为0时,为单履带遇障碍,启用悬挂压力控制系统进行补偿;两个纵倾角不为0时,为双履带遇障碍,启用悬挂压力控制系统进行补偿;
两个以上的纵倾角不为0时,为异形地形行驶,启用悬挂压力控制系统进行补偿。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海行走装置的地形识别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垦杜新光曹阳李松羽胡江平侯家怡阚甜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