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麻醉用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硬脊膜外腔与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穿刺针。
技术介绍
通常的硬脊膜外腔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简称腰硬联合)术前麻醉,是在硬膜外腔阻滞针(亦称Ghoyl针)穿刺成功后,用蛛网膜下腔针(亦称腰麻针)通过硬膜外腔阻滞针针腔而刺破硬脊膜到蛛网膜下腔,并向蛛网膜下腔注入麻药,然后再由硬膜外腔阻滞针针腔置入硬膜外管到硬膜外腔,用于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这种联合麻醉较单一阻滞方法虽然优点多,可满足较复杂手术需要,但由于目前尚无有专用器具,因此这种先注麻后置硬膜外管的方法成功率难以保证,一旦置硬膜外管发生困难,就会影响腰麻效果,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实现先置硬膜外管再进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和注药的硬脊膜外腔与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穿刺针,以克服通常操作过程的缺陷,提高操作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该复合穿刺针包括针柄、针体、针栓,该针体内分别设置有置硬膜外管腔和腰麻针通过腔,两腔相切,对应该置硬膜外管腔的针体尖端侧部开有硬膜外管伸出口,对应该腰麻针通过腔的针体尖端正向开有腰麻针伸出口,所述的两腔分别配置有置硬膜外管针栓和腰麻针针栓。依照上述技术方案实现的硬脊膜外腔与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穿刺针,由于一针完成两腔穿刺,因此可方便实现先置硬膜外管再进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和注药的操作。利用本复合穿刺针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可避免通常操作过程存在的腰麻延误现象,保证腰麻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针柄部位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脊膜外腔与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穿刺针,包括针柄、针体、针栓,其特征在于该针体内分别设置有置硬膜外管腔和腰麻针通过腔,两腔相切,对应该置硬膜外管腔的针体尖端侧部开有硬膜外管伸出口,对应该腰麻针通过腔的针体尖端正向开有腰麻针伸出口,所述的两腔分别配置有置硬膜外管针栓和腰麻针针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友,边进东,
申请(专利权)人:郝友,边进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