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力式电极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102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LF精炼炉加热工位中的接力式电极升降装置。与“r”型结构相比,导电回路短,功率损耗小,并可进一步缩小电极圆。本装置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固定夹和电极夹持器的轮换动作,完成电极向炉内的延伸。固定夹的旋转臂与夹头、联接座、活塞杆端均用销轴绞结,固定夹的两液压缸无腔杆连通,并借助于夹头上的弹性装置,使夹持中心与电极轴线保护一致。与立柱联接的电极夹持器腹内装有二端分别旋有中空螺栓及螺母,内部安置蝶形弹簧组的T形套,使导电块与电极间产生足够大的压力。(*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LF精炼炉加热工位中的电极升降装置。LF精炼炉加热工位中的电极升降装置,一般均借用电炉的“Γ”型电极升降结构形式。这是一种由三个用液压缸顶升并与铅垂线成一定角度的“Γ”型结构组成的电极升降装置。这种装置在使用中存在着二个弊端;其一是电源由短网进入水冷电缆,再经入“Γ”型架上的导电铜管到电极夹持器,然后再流入电极。因此,导电回路较长,进电位置较高,致使回路的损耗功率也较大。其二是“Γ”型电极升降装置的结构比较庞大,限制了电极圆的进一步缩小,而电极圆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炉壁的使用寿命,电极圆越大,炉壁的使用寿命越低,这在小吨位的LF精炼炉中问题尤为突出。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力式电极升降装置,以解决“Γ”型电极升降装置存在的导电回路长,回路损耗功率大和电极圆受到限制等不足之处。本技术的任务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附附图说明图1是接力式电极升降装置的侧视图。附图2是夹持中心可随电极轴线偏移而偏移的固定夹俯视图。附图3是与升降立柱直接联接的电极夹持器俯视图。参照附图1,所述的接力式电极升降装置是由支座(1)、压轮(2)、立柱(3)、液压缸(4)、固定夹(5)、电极夹持器(6)、水冷电缆(7)、上限位开关(8)、下限位开关(9)及联接座(10)组成。支座(1)由中空的上座、中座、下座组成,立柱(3)从支座(1)中穿过。支座(1)的上座其四个侧面均开有窗口,窗口上装有压轮(2),从四面压紧立柱侧面。立柱(3)由液压缸(4)驱动,可作上下移动。在立柱(3)的下端直接联接着电极夹持器(6),随着立柱(3)的移动,电极夹持器(6)也随之上下移动。电极夹持器(6)上的过渡导电板接水冷电缆(7),水冷电缆(7)的另一端接短网。支座(1)的上座通过联结座(10),联接着一个固定夹(5)。在支座(1)上座的一侧,分别装有一个上限位开关(8)和下限位开关(9),用以控制立柱(3)的升降行程。在熔炼过程中,电极夹持器(6)夹住电极逐渐下行,当立柱(3)撞块撞及支座(1)上的下限位开关(9)时,原先张开的固定夹(5)便将电极抱合,此时电极夹持器随即松开,立柱(3)上升,当立柱(3)撞块撞及上限位开关(8)时,立柱(3)停止上升,电极夹持器(6)夹紧电极,固定夹(5)松开,完成一次电极延伸动作。参照附图2,联接在支座(1)上的固定夹(5)是由夹头(11),销轴(12)、(13)、(15)、(17),液压缸(16)、联接座(10)、顶杆(18)、套(19)、弹簧(20)、槽(21)、换向阀(22)、压力继电器(23)、(24),旋转臂(14)组成。固定夹(5)通过联接座(10)与支座(1)的上座相联接。安装于支座(1)上座二侧腹的液压缸(16),其尾端通过销轴(17)与支座(1)上座绞接,活塞杆端一侧通过销轴(15)与旋转臂(14)绞接,旋转臂(14)由销轴(13)与联接座(10)绞接。夹头(11)通过销轴(12)与旋转臂(14)绞接。在液压缸(16)的液压回路上装有一只换向阀(22)和二只压力继电器(23)、(24),两只液压缸无杆腔连通,当立柱(3)撞及支座(1)上的下限位开关(9)时,立柱停止下降,液压缸(16)无杆腔进油,推动旋转臂(14),旋转固定夹(5)呈夹紧状态。待油压上升到一级压力时,压力继电器(23)发讯,换向阀(22)得电切断油路,固定夹(5)便呈“刚化状态”,待压力上升到某一定值时,夹紧动作完成,压力继电器(24)发讯,电极夹持器(6)松开,旋转臂(14)上装有一个与夹头(11)焊接的套(19),穿过其二端分别有二个带有滑轮的顶杆(18),二顶杆(18)的尾部连接着一只连接弹簧(20),顶杆(18)上的滑轮嵌装在旋转臂(14)的槽(21)中,由此组成一个弹簧装置。固定夹(5)的夹头(11)在最初夹紧时,夹头(11)自然地绕旋转臂(14)上的销轴随势略为转移,嵌在槽(21)内的端部带滑轮的二个顶杆(18)之一会受到压缩,套(19)内的连接弹簧(20)也随之受压,直到夹头弧线与电极外圆完全密合为止,待压力上升到某一值,便完成了夹紧动作,电极夹持器(6)松开,立柱开始上升,当立柱(3)上升撞及上限位开关(8)时,立柱停止上升,电极夹持器夹紧,夹紧后换向阀(22)失电,液压缸(16)有腔杆进油,夹头(11)打开,在弹簧(20)的作用下,受压缩的顶杆(18)逐渐延伸,夹头(11)便恢复到原始状态。参照附图3电极夹持器(6)是由缸座套(25)、销轴(26)、中空螺栓(27)、锁紧螺母(28)、套(29)、螺母(30)、电极夹(31)、导电块(32)、液压缸(33)、锁紧螺母(34)、隔环(35)、蝶形弹簧组(36),轴(37)、联轴器(38)和轴(39)组成。与立柱(3)下端直接联接的电极夹持器(6),其一侧装有一个底部与缸座套(25)螺栓联接的液压缸(33),缸座套(25)和置于电极夹(31)腹中的T形套(29)与电极夹(31)连成一体。轴(37)的一端与液压缸(33)活塞端用销轴(26)绞接,另一端穿过带中空螺栓(27)的T形套(29)与带绝缘的联轴器(38)连接,再由轴(39)将导电块(32)与联轴器(38)连接。在轴(37)的中部装一只隔环(35),并套上一组蝶形弹簧组(36),旋转中空螺栓(27),用锁紧螺母(28)锁紧,以压缩蝶形弹簧组(36),使导电块(32)与电极之间获得足够的工作压力,以减少接触电阻,减少功率损耗,螺母(30)可在套(29)上旋动,用来调节其端面与隔环(35)的间距S。S的作用是使电极夹持器(6)在放开电极时,保证蝶形弹簧组(36)在工作压力范围内不至被压坏。当立柱(3)下行撞及下限位开关(9)时,固定夹夹紧,压力上升,经由压力继电器(24)发汛,电极夹持器上的液压缸(33)有腔杆进油,活塞杆拉动轴(37),与轴(37)联接的隔环(35)随之移动,压缩蝶形弹簧组(36),直至间距S消失紧贴螺母(27)端面,电极夹持器(6)便处于松开状态,立柱可以上升。当立柱(3)上升撞及上限位开关(8)时,立柱(3)上升停止,电极夹持器(6)中的液压油缸(33)有腔杆油回油箱接上回路,蝶形弹簧组(36)张开,压迫导电块(32)夹紧电极。本技术与现有的“Γ”型电极升降装置相比,其结构紧凑,进电位置低,因此,电极圆可进一步下降,并降低二次回路功率损耗。同时由于固定夹的夹持中心可在一定范围内随意浮动,保证了熔炼过程的稳定性。权利要求1.一种由支座(1)、立柱(3)、液压缸(4)、固定夹(5)、电极夹持器(6)所组成的接力式电极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夹(5)、电极夹持器(6)分别置于支座(1)和立柱(3)上。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力式电极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夹(5)上旋转臂(14)与夹头(11)、联接座(10)、液压缸(16)的活塞杆端之间,以及液压缸(16)尾端与支座(1)之间均由销轴(12)、(13)、(15)、(17)绞接。3.按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接力式电极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夹(5)的夹头(11)上装有一个二端带有滑轮的顶杆(18)且中间放置弹簧(20)的套(19),它嵌入与旋转臂螺栓联接的槽(21)中,组成一个弹性装置。4.按权利要求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支座(1)、立柱(3)、液压缸(4)、固定夹(5)、电极夹持器(6)所组成的接力式电极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夹(5)、电极夹持器(6)分别置于支座(1)和立柱(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周勋孙银钦陈佩南李成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第五钢铁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