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防火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02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防火门,包括:密封腔,所述密封腔位于门的内部,所述密封腔的形状为工字形;凸轮,所述凸轮形状为椭圆形,所述凸轮旋转连接于密封腔中;手轮,所述手轮与凸轮固定连接,所述手轮位于门的外侧;上密封板,所述上密封板T字形设置;下密封板,所述下密封板倒T字形设置;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连接凸轮与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其中,所述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分别设在凸轮的上下两侧。其中密封腔中间竖直部分的腔是滑动轨道用于限制升降板的运动轨迹,所述凸轮的形状决定了升降板的行程,凸轮用于实现从动件升降版的升降从而带动上横板与下横板达到目标指定位置,连杆机构连接凸轮与密封板主要是为了用于实现下横板的收回。横板的收回。横板的收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防火门


[0001]本技术涉及防火门
,特别涉及一种家用防火门。

技术介绍

[0002]防火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的门。它是设在防火分区间、疏散楼梯间、垂直竖井等具有一定耐火性的防火分隔物。在房屋建筑中专门用于隔离火源,对于消防工作来说有着巨大的作用,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可以通过防火门来获取逃生机会,防火门除具有普通门的作用外,更具有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的作用,可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的蔓延,确保人员疏散。
[0003]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家用防火门,无法起到很好的密封性,隔烟能力差,在火灾发生时,即使关门后,有害气体仍然可以通过上下两侧的门缝很快的进入房间内,容易危害人员的身体健康,难以提供足够的救援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防火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位于门的内部,所述密封腔的形状为工字形,密封腔贯穿门的上下两侧;凸轮,所述凸轮形状为椭圆形,所述凸轮旋转连接于密封腔中;手轮,所述手轮与凸轮固定连接,所述手轮位于门的外侧;上密封板,所述上密封板T字形设置;下密封板,所述下密封板倒T字形设置;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连接凸轮与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其中,所述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分别设在凸轮的上下两侧。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腔设计为工字型,其中中间竖直部分的腔是滑动轨道用于限制升降板的运动轨迹,保证他的运动轨迹为直上直下,密封腔中的设计主要能够增加门的密封性,密封腔属于门的中间夹层,通过旋转手轮操控凸轮的转动,所述凸轮的形状决定了升降板的行程,凸轮用于实现从动件升降版的升降从而带动上横板与下横板达到目标指定位置,上横板与下横板能够堵住门缝,隔绝气体提高密封性,连杆机构连接凸轮与两个密封板主要是为了用于实现下横板的收回。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密封板包括上横板以及垂直于上横板中部的上升降板,所述下密封板包括下横板以及垂直于下横板中部的下升降板,所述凸轮通过连杆机构分别与上升降板和下升降板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密封板的两个部位横板与升降板分别为实现不同目的,横板的目的是堵住上下门缝实现密封,增加密封性,升降板的目的是把横板推动到指定位置,横板与升降板本身为一体。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位于门的一侧且有封盖;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位于下横板的内部,所述储水腔与所述注水管相连通,所述储水腔底部设有通
孔用于下水;防火吸水布,所述防火吸水布固设于下横板的下侧;防漏板,所述防漏板为L字形且位于储水腔内部底侧,所述防漏板上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条形下水孔;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设在门内且与防漏板固定相连;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开设在下升降板与下横板交界处,所述矩形槽的大小和形状与防漏板竖直部分相对应;条形孔,所述条形孔连通密封腔与门上有手轮的一侧,所述条形孔供注水管移动;其中,所述储水腔底部的通孔与所述防漏板中的下水孔交错分布,所述下横板上开设有供固定板伸入储水腔内与防漏板竖直部分连接的开孔。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水管用于向下横板内部的储水腔内灌入水,注水管设于门的一侧,是为了可以从门的外部直接进行灌水,注水管还配备有封盖是为了防止灰尘堵塞注水管,门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孔供注水管随着升降板的升降在门内滑动;储水腔是起到用来容纳水的作用,开设在下横板之中;储水腔内底部中央还设有一通孔用于使储水腔内的水流出,储水腔内底部还安装有一防漏板,防漏板为L字形,分别为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水平部分的作用是贴近储水腔堵住水流,在密封板不处于需要密封门缝的位置时,堵住其中的水流,它的形状大小与储水腔底部大小一致,防漏板底部还有长条状下水孔,长条状下水孔的位置与储水腔底部通孔交错设置,交错设置也是为了防止储水腔中的水在未发生火情时流出,竖直部分顶部连有固定板,固定板一端固设在门内,矩形槽开设在下升降板与下横板交界处并且是位于固定板的上方,目的在于由于固定板一端是固设在门内,另一端连接防漏板,当下升降板下降时,由于固定板位置固定,防漏板与储水腔分离,密封塞从下水孔中拔出,使储水腔中的水下流,为实现储水腔与防漏板的相对运动,所以要在下升降板表面开一个能容纳防漏板竖直部分与固定板的槽;防火吸水布用来吸收储水腔中流出来的水,浸了水的防火吸水布能够防止门外的气体进入门内提高门的密封性。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销孔,所述销孔设在凸轮一侧且分别靠近两端设置,所述销孔设在上升降板与下升降板靠近凸轮的一端;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转动连接在销孔中;连杆,所述连杆多个设置;其中,所述凸轮左侧的定位销与下升降板上的定位销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凸轮右侧的定位销与上升降板上的定位销之间通过连杆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销孔是用来安装定位销,定位销能够在销孔内旋转且不会掉出,连杆与定位销通过固定连接,分别连接凸轮和升降板上的定位销,其目的在于能把下升降板从下降后的位置复位。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凹槽,所述凹槽位于门框顶部,所述凹槽形状为与上横板对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门框顶部设置的凹槽主要是供密封腔中的上横板上升时进入,进入凹槽之后能够尽可能的隔断门两侧的气体交换。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固定设于密封腔内与上升降板和下升降板配合的内壁上,所述滑动轨道内侧设有滚子且与上升降板和下升降板滚动连接;卡珠装置,所述卡珠装置设在下升降板的外壁上用于限制下密封板因重力自动下落;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在密封腔内与下升降板上的卡珠装置配合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滑动轨道并在轨道上设有滚子,是为了增加滑动的流畅性,在密封腔侧壁下升降板两侧的位置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在密封腔的侧壁上,并且在下升降板的两侧上设有卡珠装置与限位凸起相互配合,下升降板两侧的卡珠装置与中
国专利CN104691691B中的锁紧机构相近,且属于常规的技术手段,因此不再详细描述卡珠装置的具体结构,卡珠装置设计目的在于当下升降板不下降时,下升降板因为本身受重力作用有可能会自己下滑至门缝的位置,卡珠装置与限位凸起的配合能够使下升降板在不下降时,不会因为受重力影响自己下落,起到限位的作用。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平台,所述平台位于凸轮距离圆心最远的两端。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椭圆形凸轮距离圆心最远的两段设为平台是为了当凸轮把上横板顶入门框凹槽内时不会因为凸轮与上升降板的接触面打滑而回到最低位置起不到密封作用,因为上升降板与凸轮的接触面为一个平面而不是曲面,平面能够使上升降板上升之后更稳定的处于上升后的位置。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位于储水腔底部垂直向上设置,所述密封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防火门,包括门(1)和门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门(1)包括:密封腔(11),所述密封腔(11)位于门(1)的内部,所述密封腔(11)的形状为工字形,所述密封腔(11)贯穿门(1)的上下两侧;凸轮(12),所述凸轮(12)形状为椭圆形,所述凸轮(12)旋转连接于密封腔(11)中;手轮(13),所述手轮(13)与凸轮(12)固定连接,所述手轮(13)位于门(1)的外侧;上密封板,所述上密封板T字形设置;下密封板,所述下密封板倒T字形设置;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连接凸轮(12)与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其中,所述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分别设在凸轮(12)的上下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板包括上横板(14)以及垂直于上横板(14)中部的上升降板(16),所述下密封板包括下横板(15)以及垂直于下横板(15)中部的下升降板(17),所述凸轮(12)通过连杆机构分别与上升降板(16)和下升降板(1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用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板包括:注水管(21),所述注水管(21)位于门(1)的一侧且有封盖(27);储水腔(22),所述储水腔(22)位于下横板(15)的内部,所述储水腔(22)与所述注水管(21)相连通,所述储水腔底部设有通孔(20)用于下水;防火吸水布(23),所述防火吸水布(23)固设于下横板(15)的下侧;防漏板(24),所述防漏板(24)为L字形且位于储水腔(22)内部底侧,所述防漏板(24)水平部分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条形下水孔(25);固定板(26),所述固定板(26)固设在门(1)内且与防漏板(24)固定相连;矩形槽(28),所述矩形槽(28)开设在下升降板(17)与下横板(15)交界处,所述矩形槽(28)的大小和形状与防漏板(24)竖直部分相对应;条形孔(29),所述条形孔(29)连通密封腔(11)与门(1)上有手轮(13)的一侧,所述条形孔(29)供注水管(21)移动;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百好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