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红茶加工成形用揉捻机,一种红茶加工成形用揉捻机,包括支撑架支撑的揉捻盘和茶叶桶,揉捻盘的外侧活动套装有压盖,所述揉捻盘包括定位外盘、中间转盘、定位内盘和下料盘,所述中间转盘位于定位外盘和定位内盘之间,且中间转盘与定位外盘、定位内盘活动套接,所述压盖的上方传动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的内腔充气加压使压盖受恒定且向下的下压力。通过定位外盘、中间转盘、定位内盘和下料盘构成的揉捻盘,利用中间转盘相对定位外盘和定位内盘可转动的结构设计,从而联动压盖上方的竖管,使得竖管的内腔充气加压后,控制压盖受恒定且向下的下压力,能控制压盖对茶叶桶内的茶叶保持恒定的压力值,进而确保茶叶揉捻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加工成形用揉捻机
[0001]本申请涉及茶叶揉捻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红茶加工成形用揉捻机。
技术介绍
[0002]红茶是常用的茶饮之一,具有抗衰老、提神醒脑、养胃护胃等功效,红茶在加工时,茶叶的揉捻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现有的茶叶揉捻通常利用茶叶揉捻机进行茶叶的揉捻,通过茶叶揉捻机对茶叶揉捻,可保持茶叶纤维组织不致破坏,且能确保茶叶品质均一。
[0003]然而,现有的茶叶揉捻机在使用时,由于初始时设定压盖对茶叶的下压力后,随着揉捻工作的持续进行,茶叶的体积逐渐减小,使得茶叶受压盖的压力随之减小,从而导致后续压盖对茶叶的下压力不足,影响茶叶揉捻质量的问题,为此,提供一种红茶加工成形用揉捻机,能控制压盖对茶叶始终保持恒定的差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红茶加工成形用揉捻机,具备的茶叶揉捻期间所受压力恒定的优点,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心存在的茶叶揉捻后续受压力较低,导致茶叶揉捻质量差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茶加工成形用揉捻机,包括支撑架支撑的揉捻盘和茶叶桶,揉捻盘的外侧活动套装有压盖,所述揉捻盘包括定位外盘、中间转盘、定位内盘和下料盘,所述中间转盘位于定位外盘和定位内盘之间,且中间转盘与定位外盘、定位内盘活动套接,所述压盖的上方传动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的内腔充气加压使压盖受恒定且向下的下压力。
[0006]进一步,所述中间转盘外侧的顶部活动套装在定位外盘和定位内盘之间,且中间转盘底部的内外两侧分别延伸至定位外盘和定位内盘的下方,所述中间转盘底部的内外两侧与定位外盘、定位内盘之间分别通过轴承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中间转盘的外侧与定位外盘的内侧壁之间设有橡胶圈,中间转盘的内壁与定位内盘的外侧之间设有橡胶圈。
[0008]进一步,所述中间转盘的底部螺纹套装有限定套,所述限定套的顶部螺纹套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顶端与竖管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竖管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内侧与连动杆的外侧密封贴合,所述第一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底端与压盖的顶部固定套接,所述竖管的底端固定套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内侧壁与限位管的外侧壁活动套接,所述连动杆的外侧与限位管的内侧壁活动套接,所述竖管侧面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接通有第一导管,两个第一导管之间接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侧接通有第二导管。
[0009]进一步,所述限位管与连动杆之间设有密封圈,定位套与限位管之间设有密封圈。
[0010]进一步,所述竖管的外侧固定套装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外侧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底端与支撑架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中间转盘上固定套装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底部接通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的底部接通有第三导管,所述定位管的顶端固定套接有中间竖管,所述中间竖管的外侧开设有通气孔,中间竖管的顶部固定套接有定位竖管,所述定位竖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竖管活动套装在所述第二活塞的外侧,所述竖管的底部固定套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内侧壁与定位竖管的外侧壁活动套接,所述定位套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联动竖轴,两个联动竖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盖,所述压盖的内侧与定位竖管的外侧壁活动套接,所述定位竖管的内部开设有通气槽,所述定位竖管顶端的一侧开设有通孔。
[0012]进一步,所述通气孔的气体总流通量小于定位管内部气体流通量。
[001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红茶加工成形用揉捻机,通过定位外盘、中间转盘、定位内盘和下料盘构成的揉捻盘,利用中间转盘相对定位外盘和定位内盘可转动的结构设计,从而联动压盖上方的竖管,使得竖管的内腔充气加压后,控制压盖受恒定且向下的下压力,推动压盖保持稳定的下移趋势,从而在对茶叶揉捻期间,能控制压盖对茶叶桶内的茶叶保持恒定的压力值,进而确保茶叶揉捻的效果,相较于现有的茶叶揉捻机来说,避免了茶叶揉捻期间,茶叶桶内茶叶的总体积逐渐减小,从而导致后续压盖对茶叶的下压力不足,影响茶叶揉捻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公开的原理。
[0015]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揉捻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茶叶桶和竖管的正视剖切图;
[0018]图3为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2中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茶叶桶和竖管的正视剖切图;
[0021]图6为图5的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图5的D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定位外盘;2、中间转盘;3、定位内盘;4、下料盘;5、茶叶桶;6、压盖;7、定位杆;701、连动杆;8、竖管;9、第一导管;10、三通管;11、第二导管;12、第一活塞;13、限位管;14、定位套;15、限定套;16、定位竖轴;17、定位横轴;18、支撑轴;19、支撑套;20、定位管;21、旋转接头;22、第三导管;23、中间竖管;24、定位竖管;241、通气槽;242、通孔;25、第二活塞;26、联动竖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
[0026]请参阅图1
‑
图2,一种红茶加工成形用揉捻机,包括支撑架支撑的揉捻盘和茶叶桶5,揉捻盘包括定位外盘1、中间转盘2、定位内盘3和下料盘4,定位外盘1的内侧活动套接有中间转盘2,中间转盘2的内侧活动套接有定位内盘3,定位内盘3和定位外盘1的底部均设有定位竖轴16,两个定位竖轴16之间设有定位横轴17,定位横轴17位于中间转盘2的下方,通过定位竖轴16、定位横轴17连接定位外盘1和定位内盘3,使得定位外盘1和定位内盘3整体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定位内盘3的内侧设有可打开的下料盘4,在揉捻结束后,可打开下料盘4,揉捻好的茶叶经下料盘4落下进行收集。
[0027]请参阅图2
‑
图3,中间转盘2外侧的顶部活动套装在定位外盘1和定位内盘3之间,且中间转盘2底部的内外两侧分别延伸至定位外盘1和定位内盘3的下方,且中间转盘2底部的内外两侧与定位外盘1、定位内盘3之间分别通过轴承固定连接,使得中间转盘2能够在定位外盘1和定位内盘3之间转动,中间转盘2的外侧与定位外盘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橡胶圈,中间转盘2的内壁与定位内盘3的外侧之间设有橡胶圈,在长时间使用后,更换磨损的橡胶圈即可,避免中间转盘2与定位外盘1、定位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加工成形用揉捻机,包括支撑架支撑的揉捻盘和茶叶桶(5),揉捻盘的外侧活动套装有压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盘包括定位外盘(1)、中间转盘(2)、定位内盘(3)和下料盘(4),所述中间转盘(2)位于定位外盘(1)和定位内盘(3)之间,且中间转盘(2)与定位外盘(1)、定位内盘(3)活动套接,所述压盖(6)的上方传动连接有竖管(8),所述竖管(8)的内腔充气加压使压盖(6)受恒定且向下的下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加工成形用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转盘(2)外侧的顶部活动套装在定位外盘(1)和定位内盘(3)之间,且中间转盘(2)底部的内外两侧分别延伸至定位外盘(1)和定位内盘(3)的下方,所述中间转盘(2)底部的内外两侧与定位外盘(1)、定位内盘(3)之间分别通过轴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茶加工成形用揉捻机,其特征在于,中间转盘(2)的外侧与定位外盘(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橡胶圈,中间转盘(2)的内壁与定位内盘(3)的外侧之间设有橡胶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加工成形用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转盘(2)的底部螺纹套装有限定套(15),所述限定套(15)的顶部螺纹套接有定位杆(7),所述定位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动杆(701),所述连动杆(701)的顶端与竖管(8)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竖管(8)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第一活塞(12),所述第一活塞(12)的内侧与连动杆(701)的外侧密封贴合,所述第一活塞(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管(13),所述限位管(13)的底端与压盖(6)的顶部固定套接,所述竖管(8)的底端固定套接有定位套(14),所述定位套(14)的内侧壁与限位管(13)的外侧壁活动套接,所述连动杆(7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根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绿月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