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岱伦专利>正文

用于接收流体的醇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92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接收流体的醇化器,其包括一固定件,其上设有一轴承,以及一涡轮叶扇,通过该轴承与该固定件活动式连接;其中,当该涡轮叶扇被配置为接收该流体,借此带动该轴承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该醇化器主要可让酿制液体(例如红酒或是葡萄酒等酒类)与空气混合,使得酿制液体能够快速达到醒酒的目的。酿制液体能够快速达到醒酒的目的。酿制液体能够快速达到醒酒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接收流体的醇化器


[0001]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接收流体的醇化器,用以将酿制液体与空气充分混合达到醒酒的目的。

技术介绍

[0002]醒酒器也作醒酒瓶或醒酒壶,是一种用于醒酒或是接收倾倒流体的容器,特别是用于盛葡萄酒的容器,作用是让酒与空气接触,让酒的香气充分发挥,并让酒里的沉淀物隔开。常见的醒酒器通常是玻璃或水晶制作而成,多数为简单的长颈大肚、上窄下宽设计,将酒倒入其中,可增加酒暴露于空气的表面积,加快葡萄酒氧化过程,醒酒加速滞留于瓶中的葡萄果香绽放,进而软化葡萄酒中独有酚物质“丹宁”的涩味,实现降低酸度的效果,使红酒入喉的口感更加温和柔顺。醒酒器也能同时将瓶中的沉淀物与酒体分离,过滤多余的杂质。然而,市面上随手可得的醒酒器虽然能够醒酒,但传统的醒酒方式太耗费时间,对于餐厅或是急欲品酒的饕客而言,并非最佳的醒酒方式。
[0003]醒酒最常见的方法是将瓶装酒的酒体倒入醒酒瓶,不同的醒酒瓶会让酒体产生不同的氧化程度与醒酒效果,虽然氧气可以让酒体变得更好喝,但是,却也是酒体最大的杀手,过度氧化可能造成酒体变质走味。传统醒酒瓶仅能提供一次性醒酒,每次倒入醒酒瓶内的酒体,若醒酒时间过长,将导致酒体风味下降,无法有效地表现出酒体原本应有的酒质。
[0004]而有另一种醒酒方式为将红葡萄酒或白葡萄酒在未开启前整瓶放置于冰块当中进行降温的动作,接续倒入所谓的品酒杯(或高脚杯)中,并以摇晃品酒杯(或高脚杯)的方式来进行与空气接触的醒酒动作,最后才可饮用,然而,如此传统的方式不但费时且耗力,且经由摇晃的方式乃无法达到最佳的醒酒效果。
[0005]为了增加醒酒的效率,诞生了许多新设计的醒酒器。如中国台湾设计专利第D146984号所公开的产品,其具有一唧抽部、一输送管以及一输出部。该唧抽部包括一金属环体而内衬膨凸的软韧唧筒,该唧筒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气孔。该输出部则为气泡石,与输送管相通并可置于新开酒瓶中。通过反复压放唧抽部,外部空气可以通过输出部打入酒瓶内,与酒充分混合,达到醒酒的目的。虽然该专利技术的醒酒器设计简单,使用方便,但其为了醒酒而不断对酒瓶内部打气,是一种破坏饮酒气氛的举动。此外,打气速度太快,容易将瓶内酒喷溅出瓶外,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0006]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本领域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使用又可充分将酿制液体与空气混合的醇化器。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接收流体的醇化器,其包括一固定件,其上设有一轴承,以及一涡轮叶扇,通过该轴承与该固定件活动式连接;其中,当该涡轮叶扇被配置为接收该流
体,借此带动该轴承旋转,本专利技术的该醇化器主要可让酿制液体(例如红酒或是葡萄酒等酒类)与空气混合,使得酿制液体能够快速达到醒酒的目的。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涡轮叶扇的直径大于等于该轴承的外半径。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轴承的外直径范围为4mm~230mm,该轴承的内直径范围为4mm~150mm。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旋转件的该涡轮叶扇的半径范围为2mm~200mm。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醇化器还包括一轴杆,该轴杆穿设于该轴承之中,该轴杆的其中一端与该涡轮叶扇连接。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轴承至该涡轮叶扇的距离小于等于该轴承至该轴杆的另一端的距离。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旋转件的该轴杆的长度范围为1mm~300mm,该旋转件的该轴杆的直径范围为1mm~100mm。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醇化器还包括一外部构件,其连接于该轴杆的另一端。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醇化器还包括一外壳,其内部成型有一信道空间,该信道空间具有一上开口及一下开口。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外壳还包括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该下开口成型于该第一壳体的底部,多个透孔以同心圆环状排列方式成型于该下开口的周围。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上开口大于该下开口。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外壳进一步设置一出水口于该通道空间的外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构件分解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构件组合完成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剖视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剖视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剖视图(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剖视图(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示意图(一);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示意图(二);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涡轮叶扇上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的上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示意图(三);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示意图(四);图1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一);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实施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二)的涡轮叶扇上视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涡轮叶扇侧视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三);图18为实施例(三)的完成组设的立体外观图;
图19为实施例(三)的实施示意图(一);图20为实施例(三)的实施示意图(二);图21为实施例(三)的实施示意图(三);图2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四)。
[0021]其中,10:醇化器;101:固定件;102:轴承;1021:外半径;1022:外直径;1023:内直径;103:涡轮叶扇;1031:半径;1032:阻挡环;104:轴杆;1041:长度;1042:轴杆直径;105:外壳;1051:通道空间;1052:上开口;1053:下开口;1054:出水口;1055:迫紧件;1056:第一壳体;1057:第二壳体;1058:半径;1059:透孔;106:外部构件;107:外部构件;1071:穿孔;1072:容置空间;11:容器;111:瓶口;12:酒类液体;13:酒瓶;131:开口;20:醇化器;201:固定件;202:轴承;203:涡轮叶扇;204:外壳体;2041:出水管;2042:出水孔;2043:连接管;2044:容置空间;2045:固定部;2046:盖体;2047:透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参照图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详细地进行说明。
[0023]以下描述包括关于本专利技术中例示实施方式的具体信息。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及其伴随的详细描述仅是针对例示的实施方式。然而,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例示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变型和实施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和例示一般不按比例绘制,且非对应于实际的相对尺寸。
[0024]出于一致性和易于理解的目的,在示例性附图中通过标号以标示相同特征。然而,不同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在其它方面可能不同,因此不应狭义地局限于附图所示的特征。
[0025]本专利技术中的各词汇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且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内容。除非内文有特别指明,在此所使用的单数形式
ꢀ“
一”、“所述”以及“该“也包括复数形式。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或
ꢀ“
具有”,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接收流体的醇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件,其上设有一轴承,以及一涡轮叶扇,通过该轴承与该固定件活动式连接;其中,当该涡轮叶扇被配置为接收该流体,借此带动该轴承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化器,其特征在于,该涡轮叶扇的半径大于等于该轴承的外半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化器,其特征在于,该轴承的外直径范围为4mm~230mm,该轴承的内直径范围为4mm~15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化器,其特征在于,该涡轮叶扇的半径范围为2mm~20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化器,其特征在于,该醇化器还包括一轴杆,该轴杆穿设于该轴承之中,该轴杆的其中一端与该涡轮叶扇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醇化器,其特征在于,该轴承至该涡轮叶扇的距离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岱伦
申请(专利权)人:吴岱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