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行驶轨迹的规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281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行驶轨迹的规划方法,包括:步骤S1:计算障碍物填充路径并存储文件,对障碍物填充路径进行采样并分段计算,当障碍物填充路径能够通过车辆时,利用分段计算结果,查询文件,得到第一轨迹;步骤S2:采用在线的轨迹优化方法直接计算求解,得到第二轨迹;步骤S3:对第一轨迹和第二轨迹进行联合优化,得到最终规划轨迹。解决了轨迹规划的全局平顺性不强,轨迹规划生成效率低,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通过性不高的问题。环境下的可通过性不高的问题。环境下的可通过性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行驶轨迹的规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驾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行驶轨迹的规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自动驾驶轨迹算法多采用采样和优化的方法,有的只有采样,有的只有优化,有的是先采样再进行优化。基于采样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搜索路径的形状,但是限制在于采用不同分辨率会有不同的结果。分辩率设置过低,能够搜索得到的路径也就越少,但计算效率得到保证。分辨率设置过高,能够在复杂环境下搜索得到路径的可能性也会增加,但计算效率就无法保证,尤其是要求保证实时性的运行环境下。基于优化的算法,一般能够在相对复杂的空间中求解,该类算法相对于采样的算法,相应的配置较少。不过,基于优化的算法所生成的轨迹具有局部最优特性,可能会存在紧贴障碍物或者线条弯曲太多,不符合一般车辆平滑行驶路径的倾向。基于前两者的优劣,很多算法也会在利用采样算法搜索得到粗解的情况下,增加优化操作,对轨迹进行二次优化。这类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在粗解一定有解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优化路径曲线。然而,此类算法因为以粗解采样计算为前提,所以并未完全发挥基于优化算法在相对复杂空间的可求解特性,自动驾驶车辆可通过性并未增强。
[0003]由此可见,现有的车辆行驶轨迹的规划方法,存在这样的问题:轨迹规划的全局平顺性不强,轨迹规划生成效率低,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通过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行驶轨迹的规划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轨迹规划的全局平顺性不强,轨迹规划生成效率低,导致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通过性不高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行驶轨迹的规划方法,包括:步骤S1:计算障碍物填充路径并存储文件,对障碍物填充路径进行采样并分段计算,当障碍物填充路径能够通过车辆时,查询文件,得到第一轨迹;步骤S2:采用在线的轨迹优化方法直接计算求解,得到第二轨迹;步骤S3:对第一轨迹和第二轨迹进行联合优化,得到最终规划轨迹。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利用步骤S1和步骤S2得出第一轨迹和第二轨迹,对两个轨迹进行联合处理,获得最终的轨迹解输出给控制,利用离线计算、查询结果和在线轨迹优化并对两条轨迹进行联合优化,解决了轨迹规划的全局平顺性不强,轨迹规划生成效率低,导致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通过性不高的问题。
[0007]进一步的,计算障碍物填充路径并存储文件,离线采样分段计算,查询文件,得到第一轨迹包括:在长度不同的路径进行网格处理,并获取连接点,离线遍历求解障碍物填充网格时的路径,生成障碍物填充网格的ID以及对应的求解路径并存储在文件中。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对于不同曲率半径的道路,曲率半径越大的路径对应选取求解的L路径越大,曲率越小的道路选取求解的L路径越小。在直道上,显然选取L路段越大的进行分段求解越加合适。在弯曲道路上,选取L路段越小的
进行分段求解越合适。
[0009]进一步的,计算障碍物填充路径并存储文件,离线采样分段计算,查询文件,得到第一轨迹还包括:步骤S11:按照道路方向对自动驾驶前方道路进行切割;步骤S12:对切割后的每段道路进行栅格化处理;步骤S13:在栅格化道路中进行障碍物填充,并获得障碍物键值;步骤S14:利用障碍物键值查询文件,得到每段道路对应的规划轨迹;步骤S15:按照道路分段顺序对规划轨迹进行拼接,得到第一轨迹。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轨迹生成求解时间完全传递给离线的网格轨迹生成,完全去除了求解时间,将轨迹求解时间降低为数据存储查询时间,在离线操作中,不同个数障碍物,不同位置的障碍物的解都不一样,该操作在实时操作中计算遍历非常复杂,然而在离线操作中可以不计时间损耗,最终在部署时只有作为简单的结果查询。
[0011]进一步的,采用在线的轨迹优化方法直接计算求解,得到第二轨迹包括:
[0012]步骤S21:对障碍物区域进行二维坐标中值查询法进行初始路径生成,生成轨迹簇,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取道路中心值;如果有障碍物,提取障碍物对应顶点至道路另一边的剩余横向范围;如果有多个障碍物横向排列,则提取可通过车辆的所有间隔。对间隔进行纵向排序,取间隔区域中心值坐标生成初始化曲线。在同一纵向范围内,针对某处或几处道路横向被切割成若干间隔区域,则对其道路间隔中心点坐标与纵向前后间隔进行全排列链接,生成所有的初始化曲线。步骤S22:生成凸多边形区域;步骤S23:利用目标函数对凸多边形区域进行优化;步骤S24:使用求解器进行多线程并行求解,每个线程对应不同的初始化曲线;步骤S25:如果求得多条轨迹,对其所需要通过的成本进行排序,取所需成本最小的为第二轨迹。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针对轨迹生成时,提出了独立进行轨迹优化生成方式,该方式不依赖在线查表法的结果,也不同于其它方法需要依赖利用动态规划求粗解;该方法直接生成初始化解集,构造凸多边形区域,再构建目标函数利用求解器进行求解。在这里,针对多个初始化轨迹,进行并行优化求解;有力保证了在采样方法无法求解时,能够借助凸优化的性质增加求解空间;在轨迹规划的表现来看,也即保证了在复杂环境下路径的生成,增强了可通过性。
[0014]进一步的,生成凸多边形区域包括:凸多边形区域生成原则为:凸多边形与障碍物不相交;相邻的两个凸多边形有重叠部分;路径起点和终点包含在凸多边形中。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借助凸优化的性质增加求解空间。
[0016]进一步的,对障碍物区域进行二维坐标中值查询法进行初始路径生成,生成轨迹簇,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取道路中心值,如果有障碍物,提取障碍物对应顶点至道路另一边的剩余横向范围包括:使用frenet坐标系标识障碍物位置,纵向为S,横向范围为L,当有多个障碍物时,由多个区间组成,过滤去除过窄的区间,将区间的中间点与前后的点连接,生成多条初始化曲线。
[0017]进一步的,过滤的原则是区间横向范围大于车辆宽度且有裕量。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防止车辆与障碍物进行触碰,扩大车辆通过的顺畅程度。
[0019]进一步的,对第一轨迹和第二轨迹进行联合优化,得到最终规划轨迹具体包括:横向范围折半取均值法:第一轨迹与第二轨迹之间均无障碍物隔离,直接对第一轨迹和第二轨迹的横向值L进行相加并取平均值,得到新的轨迹进行滤波优化,滤波优化的解为最终规划轨迹。
[0020]进一步的,对第一轨迹和第二轨迹进行联合优化,得到最终规划轨迹还包括:
[0021]当步骤S1无法得到第一轨迹,步骤S2得到第二轨迹时,第二轨迹以分辨率T进行采样,采样后的数值点利用五次多项式进行拟合,并计算拟合后轨迹的Tcost;第二轨迹将分辨率设置为2T进行采样,采样后的数值点利用五次多项式进行拟合,并计算拟合后轨迹的2Tcos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行驶轨迹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计算障碍物填充路径并存储文件,对障碍物填充路径进行采样并分段计算,当障碍物填充路径能够通过车辆时,利用分段计算结果,查询所述文件,得到第一轨迹;步骤S2:采用在线的轨迹优化方法直接计算求解,得到第二轨迹;步骤S3:对所述第一轨迹和所述第二轨迹进行联合优化,得到最终规划轨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障碍物填充路径并存储文件,对障碍物填充路径进行采样并分段计算,当障碍物填充路径能够通过车辆时,利用分段计算结果,查询所述文件,得到第一轨迹,包括:在长度不同的路径进行网格处理,并获取连接点,离线遍历求解障碍物填充网格时的路径,生成障碍物填充网格的ID以及对应的求解路径并存储在所述文件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障碍物填充路径并存储文件,离线采样分段计算,查询所述文件,得到第一轨迹,还包括:步骤S11:按照道路方向对自动驾驶前方道路进行切割;步骤S12:对切割后的每段道路进行栅格化处理;步骤S13:在栅格化道路中进行障碍物填充,并获得障碍物键值;步骤S14:利用所述障碍物键值查询所述文件,得到每段道路对应的规划轨迹;步骤S15:按照道路分段顺序对所述规划轨迹进行拼接,得到所述第一轨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在线的轨迹优化方法直接计算求解,得到第二轨迹,包括:步骤S21:对障碍物区域采用二维坐标中值查询法进行初始路径生成,生成轨迹簇,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取道路中心值,如果有障碍物,提取障碍物对应顶点至道路另一边的剩余横向范围;如果有多个障碍物横向排列,则提取可通过车辆的所有间隔;对间隔进行纵向排序,取间隔区域中心值坐标生成初始化曲线;在同一纵向范围内,针对某处或几处道路横向被切割成若干间隔区域,则对其道路间隔中心点坐标与纵向前后间隔进行全排列链接,生成所有的初始化曲线;步骤S22:初始化曲线所在间隔区域生成凸多边形区域;步骤S23:利用目标函数对所述凸多边形区域进行优化;步骤S24:使用求解器进行多线程并行求解,每个线程对应不同的初始化曲线;步骤S25:如果求得多条轨迹,对其所需要通过的成本进行排序,取所需成本最小的为所述第二轨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凸多边形区域包括:凸多边形区域生成原则为:凸多边形与障碍物不相交;相邻的两个凸多边形有重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文治王艳明郑鑫宇潘绍飞娄君杰章航嘉余勇郑习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均胜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