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抗震装置,包括调节装置、连接装置、减震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方杆和第二方杆,第一方杆与第二方杆交叉连接,在上下端连接有上伸缩组件、下伸缩组件,所述调节装置左右两侧通过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连接固定,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设有滑动调节口,所述上伸缩组件、下伸缩组件内设有可伸缩的组件,下伸缩组件设有安装孔位,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内侧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内侧通过弹性簧连接有固定片,固定片侧边连接有边板,所述固定架开设有边槽,所述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通过中连接杆、拐角杆实现水平连接、垂直连接,该装置拆装方便,结构灵活,为建筑物提供稳固支撑,减缓震动。动。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抗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抗震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抗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城乡既有建筑总面积超过500亿平方米,而其中以砖砌体墙为主要承重和抗震墙体的砖混结构建筑所占比例较大。一般而言,砖砌体材料抗拉、抗剪强度较低,而抗压强度相对较高,具有自重大、整体性差、易发生脆性破坏等特点,导致其抗震性能较差,在强烈地震作用下易发生严重破坏或倒塌,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大量砖混结构房屋倒塌,震害损失惨重。因此,为提高农村建筑物结构的整体性,对现存的大量不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的砖混结构建筑物的内部或外部架设抗震装置,以提高农村建筑物的整体性和抗震性。
[0003]公开号为“CN21661634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减震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减震装置,是由前支撑减震架、后支撑减震架、左支撑减震架、右支撑减震架通过端部连接组合构成方框型支撑结构。顶架和底架通过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连接,第一缓冲机构包括顶杆和缓冲缸,其中第一缓冲机构位于顶架和底架的两端上下支撑连接,第二缓冲机构位于顶架和底架中部且交叉支撑连接。本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紧凑,支撑力大,可靠性强,缓冲、减震功效显著,可广泛用于土木工程特别是在建筑房屋基础、桥梁支座、震动设备的底座中用于减震、防震、抗震,以避免土木工程结构的损伤。
[0004]该技术虽然能够实现对农村建筑物的支撑和防震,但是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农村建筑物的具体尺寸对该技术进行下料,操作施工较为费力困难,下料切割会在施工现场产生较多的粉尘,影响施工者的身体健康,同时结构不易变化,对建筑物的适应度较低,当已经加固完成的农村建筑物拆除时,用于该农村建筑物的抗震装置的组件的拆除较为困难,拆除后的组件可重复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抗震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抗震装置安装时需要下料,操作施工较为费力困难,下料切割会在施工现场产生较多的粉尘,影响施工者的身体健康,同时结构不易变化,对建筑物的适应度较低,且当已经加固完成的农村建筑物拆除时,用于该农村建筑物的抗震装置的组件的拆除较为困难,拆除后的组件可重复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抗震装置,包括若干个调节装置围成的方形框架结构、各调节装置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连接装置还连接有减震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方杆、第二方杆、上伸缩组件、下伸缩组件,所述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中连接杆、拐角杆,所述减震装置进一步包括:固定架、弹性簧、固定片、边板;
[0008]所述第一方杆与第二方杆呈X型交叉连接,并在上下端分别连接有上伸缩组件、下伸缩组件,所述调节装置左右两侧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固定;所述连接装置上开设有滑动调节口,使得上伸缩组件、下伸缩组件因适应建筑物尺寸向两侧伸展时,第一方杆、第二方杆两端在滑动调节口配合滑动,两侧高度随之变化;
[0009]所述上伸缩组件、下伸缩组件内设置有可在水平方向伸缩的弹性伸缩组件,下伸缩组件还设置有安装孔位,所述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的内侧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内侧通过弹性簧连接有固定片,固定片侧边连接有边板,所述固定架配合边板的运动方向开设有边槽,当固定片受到压力时,所述边板可在边槽内移动;
[0010]所述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通过中连接杆、拐角杆分别实现水平方向连接、垂直方向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弹性伸缩组件进一步包括上滑杆和下滑杆,上滑杆和滑杆内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上条孔和下条孔,所述上条孔和下条孔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弧形上端条、弧形下端条,两侧的弧形上端条、弧形下端条之间分别通过上弹簧、下弹簧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固定架中段右侧开设有边槽,其呈“凹”字型,与固定片和边板所组成的“凸”字型组件在受压时配合滑动。
[0013]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位包括:第一固定耳和第二固定耳,用于与建筑物保持相对固定。
[0014]优选地,根所述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滑动调节口,所述螺钉设置于滑动调节口内,螺钉上设置有挡片。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方杆、第二方杆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轴筒和第一下轴筒、第二上轴筒和第二下轴筒。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方杆和第二方杆相互接触的一侧开设有辅助安装缺口。
[0017]优选地,所述上端条和下端条的顶端、底端分别连接有限位端板。
[0018]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耳的底端连接有找平片,所述找平片的底端与下端条底端的限位端板的底端齐平。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抗震装置,在架设于建筑物周围时,根据建筑物的尺寸操作人员调节调节装置中的第一方杆和第二方杆之间的角度,向两边拉动上伸缩组件和下伸缩组件以适应建筑物的尺寸,第一方杆、第二方杆两端在滑动调节口配合滑动,两侧高度随之变化,在此过程中,上条孔、下条孔中设置的上弹簧、下弹簧受到挤压后,向两侧的弧形上端条、弧形下端条提供反方向的力,进而为上滑杆、下滑杆提供向两侧的力,实现合围时该农村建筑物的抗震装置与农村建筑物的匹配,加强了对第一方杆、第二方杆、上滑杆、下滑杆形态的固定,便于装置基础结构的构建。并且在这种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抗震装置中,上述的调节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连接杆、拐角杆完成方形框架结构的构建,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通过固定在滑动调节口的螺栓与调节装置进行连接,并且第一连接片连接在调节装置左侧,第二连接片连接在调节装置右侧。当两个调节装置之间需要实现水平方向的连接时,左侧调节装置的第二连接片通过螺栓固定在中连接杆左侧,右侧调节装置的第一连接片通过螺栓固定在中连接杆右侧,两个调节装置通过中连接杆实现水平方向的连接;当两个调节装置之间需要实现垂直方向的连接时,两个调节装
置靠近垂直角一侧的连接片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拐角杆的左右两侧,实现垂直方向的连接,加强了与砖混结构建筑物之间的适配程度,以此实现对砖混结构建筑物的紧箍。
[002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抗震装置,其中上伸缩组件包括两个相互滑动配合的上滑杆,两个上滑杆上均开设有上条孔,上条孔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弧形上端条,两个弧形上端条之间通过上弹簧连接,下伸缩组件包括两个相互滑动配合的下滑杆,两个下滑杆上均开设有下条孔,下条孔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弧形下端条,两个弧形下端条之间通过下弹簧连接上滑杆、下滑杆之间相互配合滑动;其弧形上端条和弧形下端条通过特有的形状适应上条孔、下条孔,为上弹簧和下弹簧的活动提供便利,有利于工作人员对该装置的安装,加强了该装置的灵活程度,提高了该装置与建筑物之间的贴合度。
[0022]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抗震装置,其中第一连接片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调节装置围成的方形框架结构、各调节装置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连接装置还连接有减震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方杆(2)、第二方杆(3)、上伸缩组件(29)、下伸缩组件(30),所述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连接片(1)、第二连接片(31)、中连接杆(9)、拐角杆(10),所述减震装置进一步包括:固定架(21)、弹性簧(22)、固定片(23)、边板(24);所述第一方杆(2)与第二方杆(31)呈X型交叉连接,并在上下端分别连接有上伸缩组件(29)、下伸缩组件(30),所述调节装置左右两侧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固定;所述连接装置上开设有滑动调节口(33),使得上伸缩组件(29)、下伸缩组件(30)因适应建筑物尺寸向两侧伸展时,第一方杆(2)、第二方杆(3)两端在滑动调节口(33)配合滑动,两侧高度随之变化;所述上伸缩组件(29)、下伸缩组件(30)内设置有可在水平方向伸缩的弹性伸缩组件,下伸缩组件(30)还设置有安装孔位(32),所述第一连接片(1)、第二连接片(31)的内侧连接有固定架(21),固定架(21)的内侧通过弹性簧(22)连接有固定片(23),固定片(23)侧边连接有边板(24),所述固定架(21)配合边板(24)的运动方向开设有边槽,当固定片(23)受到压力时,所述边板(24)可在边槽内移动;所述第一连接片(1)与第二连接片(31)通过中连接杆(9)、拐角杆(10)分别实现水平方向连接、垂直方向连接。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组件进一步包括上滑杆(11)和下滑杆(15),上滑杆(11)和滑杆(15)内分别开设有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叔杰,温树芳,彭树山,章鲁,郭凯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德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