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可移动分散式污染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241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20
一种矿山可移动分散式污染修复装置,包括装置底盘、废水处理箱、土壤处理箱、配药加药箱、电机箱、配电室和太阳能板;所述装置底盘上设置有车轮,装置底盘上间隔设置有深耕犁和细耕犁,废水处理箱、土壤处理箱、电机箱、配电室均设置在装置底盘上方;所述废水处理箱设置在装置底盘上方的前端,所述土壤处理箱设置在废水处理箱的后方,配药加药箱和电机箱均设置在土壤处理箱的后方,且配药加药箱设置在电机箱的上方,配电室设置在装置底盘上方的后端;所述配药加药箱包括修复药剂入口、纵搅拌轴、药剂筛板和横搅拌轴;所述配电室内设置有蓄电器和配电柜,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矿山可移动分散式污染修复装置的顶部。式污染修复装置的顶部。式污染修复装置的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可移动分散式污染修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染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矿山可移动分散式污染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矿山开采资源的规范化管理,越来越多不符合矿山建设标准及相关环保要求的矿山被依法关停,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矿山,且这些矿山绝大部分由于建设者的环保意识薄弱,生产期没有对矿山的环境进行治理和保护,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一些规范化建设的合法矿山,随着开采作业的持续推进,选矿洗矿作业的开展,较难避免不会对矿山的土壤和水体等环境介质造成一定的污染。矿山常见污染为酸性废水、重金属废水、尾矿库泄漏导致的浊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等。针对这些污染,目前常见的治理手段为集中式处理:废水采用建设集中处理设施集中收集处置,污染土壤采用集中风险管控等方式进行处理,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大。但目前受矿山地形起伏等地形地貌特点、运输条件等影响,对于分布较散的小点源污染区域治理不足,治理装置缺乏。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矿山可移动分散式污染修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可移动分散式污染修复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受矿山地形、运输条件等影响,对于分布较散的小点源污染区域治理不足,治理装置缺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矿山可移动分散式污染修复装置,包括装置底盘、废水处理箱、土壤处理箱、配药加药箱、电机箱、配电室和太阳能板;
[0006]所述装置底盘上设置有车轮,装置底盘上间隔设置有深耕犁和细耕犁,废水处理箱、土壤处理箱、电机箱、配电室均设置在装置底盘上方;所述废水处理箱设置在装置底盘上方的前端,所述土壤处理箱设置在废水处理箱的后方,配药加药箱和电机箱均设置在土壤处理箱的后方,且配药加药箱设置在电机箱的上方,配电室设置在装置底盘上方的后端;
[0007]所述废水处理箱包括废水搅拌器、废水箱投药口、废水箱抽泥管道及矩形密封箱体,废水搅拌器设置在矩形密封箱体内,废水箱投药口设置在矩形密封箱体的顶部,废水箱抽泥管道的入口设置在矩形密封箱体的底部;矩形密封箱体的侧壁上部设置有处理水出水口;
[0008]所述土壤处理箱包括洒水器、耕地筛分轮和升降杆;洒水器的进水口与处理水出水口通过管道相连;土壤处理箱的中部设置有升降杆支架,升降杆活动设置在升降杆支架上,升降杆的下端与耕地筛分轮连接;
[0009]所述配药加药箱包括修复药剂入口、纵搅拌轴、药剂筛板和横搅拌轴;修复药剂入口设置在配药加药箱的顶部,纵搅拌轴、药剂筛板和横搅拌轴从上至下依次分布;
[0010]所述配电室内设置有蓄电器和配电柜,
[0011]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矿山可移动分散式污染修复装置的顶部。
[00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土壤处理箱还包括挡渣板,挡渣板固定设置在土壤处理箱下端的前后两侧。
[00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土壤处理箱还包括加药板,加药板与配药加药箱的药剂出口相连,用于引导药剂撒在耕地筛分轮上。
[001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矿山可移动分散式污染修复装置的前端设置有拖钩,拖钩用于与前方的牵引车进行连接。
[00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蓄电器设置在配电室的顶部,配电柜设置在配电室的前部。
[001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废水处理箱的废水入口设置在矿山可移动分散式污染修复装置的前下方。
[001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搅拌轴的下方设置有药剂添加量控制闸门,药剂添加量控制闸门用于控制添加的药剂量。
[001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药加药箱内的空间被药剂筛板分隔为上下两层空间,且上层空间层漏斗状。
[001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深耕犁和细耕犁通过转动固定轴控制收放。
[0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将矿山废水处理和污染土壤处理紧密结合,通过处理后废水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对废水进行资源化利用。通过安装太阳能板和蓄电设备,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解决矿山一般处于较偏僻地区,修复过程中缺水、缺电的问题。
[0022]通过移动式一体化设置,解决矿山废水、污染土壤等散点分布,集中处理难度较大,处理成本较高的问题。同时充分考虑一般矿山废水污染指标较为简单,pH、重金属、悬浮物居多的特性,设置离心搅拌轴,将pH、重金属和悬浮物的处理设置于同一反应器中进行,简化处理工序,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0023]通过对矿山污染土壤进行原位翻耕、加药修复,减少异位处理清挖及运输过程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缩短修复工期,降低修复成本,提高修复效率。
[0024]对耕犁设备采用升降杆及筛分器的设计,使该装置能够适应矿山的地形起伏,增加药剂的有效接触面,提高药剂的使用效率。
[0025]通过不同的土壤耕犁方式的有序结合,实现污染土壤的原位破碎及与修复药剂的充分混匀,提高了修复效率。
[0026]本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化、集成化、模块化设置,能自由移动并充分利用太阳能,对矿山修复的适应性强,能够在缺水缺电的条件下进行使用,能够对散点分布的污染土壤和废水进行及时的、灵活高效的修复处理。
[0027]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耕地筛分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升降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药剂筛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其中,1、装置底盘;2、拖钩;3、废水处理箱;4、土壤处理箱;5、配药加药箱;6、电机箱;7、配电室;8、太阳能板;9、深耕犁;10、细耕犁;11、车轮;31、废水搅拌器;32、废水箱投药口;33、废水箱抽泥管道;41、洒水器;42、挡渣板;43、耕地筛分轮;44、升降杆;45、加药板;51、修复药剂入口;52、纵搅拌轴;53、药剂筛板;54、横搅拌轴;71、蓄电器;72、配电柜。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5]实施例1
[0036]一种矿山可移动分散式污染修复装置,包括装置底盘1、废水处理箱3、土壤处理箱4、配药加药箱5、电机箱6、配电室7和太阳能板8;
[0037]所述装置底盘1上设置有车轮11,优选采用双排6个车轮进行支撑。装置底盘1上间隔设置有深耕犁9和细耕犁10,废水处理箱3、土壤处理箱4、电机箱6、配电室7均设置在装置底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可移动分散式污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底盘(1)、废水处理箱(3)、土壤处理箱(4)、配药加药箱(5)、电机箱(6)、配电室(7)和太阳能板(8);所述装置底盘(1)上设置有车轮(11),装置底盘(1)上间隔设置有深耕犁(9)和细耕犁(10),废水处理箱(3)、土壤处理箱(4)、电机箱(6)、配电室(7)均设置在装置底盘上方;所述废水处理箱(3)设置在装置底盘上方的前端,所述土壤处理箱(4)设置在废水处理箱(3)的后方,配药加药箱(5)和电机箱(6)均设置在土壤处理箱(4)的后方,且配药加药箱(5)设置在电机箱(6)的上方,配电室(7)设置在装置底盘上方的后端;所述废水处理箱(3)包括废水搅拌器(31)、废水箱投药口(32)、废水箱抽泥管道(33)及矩形密封箱体,废水搅拌器(31)设置在矩形密封箱体内,废水箱投药口(32)设置在矩形密封箱体的顶部,废水箱抽泥管道(33)的入口设置在矩形密封箱体的底部;矩形密封箱体的侧壁上部设置有处理水出水口;所述土壤处理箱(4)包括洒水器(41)、耕地筛分轮(43)和升降杆(44);洒水器(41)的进水口与处理水出水口通过管道相连;土壤处理箱(4)的中部设置有升降杆支架,升降杆(44)活动设置在升降杆支架上,升降杆(44)的下端与耕地筛分轮(43)连接;所述配药加药箱(5)包括修复药剂入口(51)、纵搅拌轴(52)、药剂筛板(53)和横搅拌轴(54);修复药剂入口(51)设置在配药加药箱(5)的顶部,纵搅拌轴(52)、药剂筛板(53)和横搅拌轴(54)从上至下依次分布;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烨煊李青邹永立刘武王旭伟胡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