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挤压成型的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232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挤压成型的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稻育秧基质技术领域。为解决上述现有水稻育秧基质制备方法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挤压成型的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组分包括农林废弃物复合营养粉、稻壳、椰糠、预糊化淀粉、秸秆炭粉或稻壳炭粉、水稻壮秧剂和植物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具有营养丰富、基质松软、复水性好、保水和透气性好、使用方便的特点,且有利于水稻种子生长和预防虫害。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连续挤压成型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育秧基质板成型难的问题,易于规模化自动化生产,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的适应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挤压成型的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稻育秧基质
,尤其涉及一种连续挤压成型的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水稻育秧基质有粉状水稻育秧基质、模压成型水稻育秧基质板/盘、真空吸滤成型水稻育秧基质板/盘和造纸法成型水稻育秧基质板/盘。粉状水稻育秧基质不易储藏运输、保质期短、使用方便性差、播种前摆盘劳动力成本高。模压成型水稻育受成型设备产能限制生产规模不易放大。真空吸滤成型水稻育秧基质板/盘和造纸法成型水稻育秧基质板/盘受纸纤维或其他纤维组分的营养吸附能力和营养承载能力限制,导致基质板/盘营养不足,引起水稻育苗中晚期营养供不应求,受纸纤维或其他纤维组分的吸水保水能力限制,导致基质板/盘的保水性差,引起水稻育苗全过程频繁脱水,增加育苗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水稻育秧基质制备方法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挤压成型的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连续挤压成型的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农林废弃物复合营养粉35~45份、稻壳25~35份、椰糠15~25份、预糊化淀粉13~23份、秸秆炭粉或稻壳炭粉6~16份、水稻壮秧剂5~10份和植物油1~5份。
[0006]进一步的,所述农林废弃物复合营养粉的制备方法为:将重量份为40~50份的牛粪、25~35份的淀粉渣或菌菇渣、25~35份的玉米秸秆粉和10~20份的秸秆炭粉或稻壳炭粉进行充分混合后85~110℃杀菌3~5小时,降温后接入0.5~1份的嗜高温酵素菌,利用嗜高温酵素菌进行24~72小时主发酵,经简单的堆放辅助发酵后进行过筛形成复合营养粉。
[0007]进一步的,所述稻壳为120~130℃杀菌5~8h的稻壳。
[0008]进一步的,所述椰糠为砖型椰糠间断喷水成粉,自然风干的椰糠。
[0009]进一步的,所述秸秆炭粉或稻壳炭粉为长度小于3厘米的玉米秸秆或稻壳在400~600℃中温热解炭化形成的。
[0010]进一步的,所述水稻壮秧剂为市售水稻壮秧剂,所述植物油为市售植物油。
[0011]一种连续挤压成型的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的制备方法,原料称重,将粉体原料干搅拌达到混合均匀状态,将液体原料与常温自来水混合后均匀喷洒在粉体原料混合物上,搅拌至固液混合均匀状态,得到混合料,控制所述混合料含水率为20~25%,将所述混合料送入基质板挤压成型机进行连续挤压成型得到基质坯体,所述基质坯体切割后烘干即得到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续挤压成型的挤压机主轴转速35~60转/分钟,基质坯体出料速度3~4米/分钟。
[0013]进一步的,所述基质坯体的宽为280毫米、厚15~20毫米。
[0014]进一步的,所述烘干温度为50~60℃。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具有营养丰富、基质松软、复水性好、保水和透气性好的特点,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使用方便,有利于水稻种子生长和预防虫害。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的连续挤压成型制备方法与粉状水稻育秧基质相比,使用方便性大幅提高,播种前摆盘工时节省5~8倍,规模化育秧综合成本降低10~30%,水肥管理成本、育苗效果接近;与模压成型水稻育秧基质板/盘相比,显著提高了基质板的加工效率,小时成型能力提高1~10倍;与真空吸滤成型水稻育秧基质板/盘和造纸法成型水稻育秧基质板/盘相比,显著提高了基质板的营养物质含量,育苗期内不需补肥。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的连续挤压成型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育秧基质板成型难的问题,易于规模化自动化生产,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中。下列实施例中未具体注明的工艺设备或装置均采用本领域内的常规设备或装置,若未特别指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等均可市售获得;若未具体指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0020]实施例1
[002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续挤压成型的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及其制备方法。
[0022]本申请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农林废弃物复合营养粉35份、稻壳35份、椰糠15份、预糊化淀粉23份、秸秆炭粉6份、水稻壮秧剂10份和植物油5份。
[0023]本实施例中农林废弃物复合营养粉的制备方法为:将重量份为40份的牛粪、25份的淀粉渣、25份的长度小于3厘米的玉米秸秆粉和10份的秸秆炭粉进行充分混合后110℃杀菌3小时,降温后接入0.5份的嗜高温酵素菌,利用嗜高温酵素菌进行主发酵,发酵过程采用卧式螺旋搅拌发酵剂,翻料速度3~5转/分钟,连续翻转,主发酵72小时后经简单的堆放辅助发酵后进行过筛形成复合营养粉,筛网孔径为4~5毫米。
[0024]本实施例使用的是高温酵素菌是采购自百威国际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AT

3嗜高温酵素菌。
[0025]本实施例的稻壳为120℃杀菌8h的稻壳;椰糠为砖型椰糠间断喷水成粉,自然风干的椰糠;预糊化淀粉为用冷水可调成糊的变性淀粉,秸秆炭粉为长度小于3厘米的玉米秸秆在400℃中温热解炭化形成的。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粉体原料的粒径均不大于3毫米。
[0026]本实施例使用的水稻壮秧剂为黑龙江护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水稻苗床调理剂,植物油为九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玉米胚芽油。
[0027]本实施例提供的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的连续挤压成型的制备方法为:
[0028]将上述原料称重,将粉体原料干搅拌达到混合均匀状态,将液体原料植物油与重量份为21份的常温自来水混合后均匀喷洒在粉体原料混合物上,搅拌至固液混合均匀状态,得到混合料,控制所述混合料含水率为20~25%,将所述混合料送入基质板挤压成型机
进行连续挤压,连续挤压成型的挤压机主轴转速50转/分钟,基质坯体出料速度3~4米/分钟,成型得到宽为280毫米、厚15毫米的基质坯体,所述基质坯体切割后50~60℃烘干即得到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
[0029]本实施例提供的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各原料组分中,牛粪、淀粉渣、玉米秸秆粉及秸秆炭粉为基质板基础组分,营养丰富、松软、透气性好;稻壳作为瘠性物料与水混合后没有粘性而起骨架作用,可减少基质板坯体在后续干燥工序的收缩变形;椰糠作为基质保水剂,可提高基质的吸水、保水和复水性能;秸秆炭粉或稻壳炭粉作为多孔吸附料,可协同椰糠吸附营养和水分,起到营养和水分的蓄积与均化作用,并担负基质板的复水职责,提高基质板的营养均匀性、营养缓释作用和复水能力;水稻壮秧剂作为基质板主体营养添加剂,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挤压成型的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农林废弃物复合营养粉35~45份、稻壳25~35份、椰糠15~25份、预糊化淀粉13~23份、秸秆炭粉或稻壳炭粉6~16份、水稻壮秧剂5~10份和植物油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挤压成型的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农林废弃物复合营养粉的制备方法为:将重量份为40~50份的牛粪、25~35份的淀粉渣或菌菇渣、25~35份的玉米秸秆粉和10~20份的秸秆炭粉或稻壳炭粉进行充分混合后85~110℃杀菌3~5小时,降温后接入0.5~1份的嗜高温酵素菌,利用嗜高温酵素菌进行24~72小时主发酵,经简单的堆放辅助发酵后进行过筛形成复合营养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连续挤压成型的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稻壳为120~130℃杀菌5~8h的稻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挤压成型的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椰糠为砖型椰糠间断喷水成粉,自然风干的椰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挤压成型的炭基水稻育秧基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炭粉或稻壳炭粉为长度小于3厘米的玉米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景凤王春华于磊韩休海孙大明宋炜张明慧邢占强金德海任洪忱李金拾李菁尹园杜川东郑唯田野张宝奎钱晓辉赵忠良牟雪雷迟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