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导轨用钢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194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密导轨用钢及其生产方法,用于代替传统55钢的全新精密导轨用钢,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4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导轨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行业中的机械制造用钢,具体涉及一种精密导轨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导轨是一种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的槽或脊,可承受、固定、引导移动装置或设备并减少其摩擦的导向装置。导轨表面上的纵向槽或脊,用于导引、固定机器部件、专用设备、仪器等。导轨主要用于直线往复运动,拥有比直线轴承更高的额定负载,同时还可以承担一定的扭矩,可以实现负载情况下的高精度直线运动。导轨作为导向装置,具有导向精度、精度保持性、刚度、低速运动平稳性等性能。影响导向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导轨的几何精度和接触精度,导轨的结构形式,导轨的刚度和热变形。影响导轨精度保持性的主要因素是其耐磨性。影响导轨刚度的主要因素是导轨的形状、尺寸与支承件的连接方式及受力状况。影响导轨低速运动平稳性的主要因素是导轨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精度。一种优质导轨必须具备足够的刚度、耐磨性、加工精度和光洁度。
[0003]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电力工业、数据通信、城市轨道交通、汽车、造船等行业的发展,对直线导轨的需求也迅速增长。近年,我国钢铁冶炼技术和导轨加工技术稳步提升,国产导轨质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过进口产品,呈现逐步替代进口的趋势。
[0004]目前国内普通直线导轨多使用GB/T 699

2015的55钢,国家《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699

2015)标准中的55钢规定:C:0.52%~0.60%,Si:0.17%~0.37%,Mn:0.50%~0.80%,P≤0.035%,S≤0.035%,Cr≤0.25%,Ni≤0.30%,Cu≤0.25%。力学性能可达到:Rm≥645Mpa,Rel≥380Mpa,A≥13%,Z≥35%,热轧硬度≤255HBW。这种钢制造的精密导轨的缺点是性能不稳定、淬透性差、刚度低、表面光洁度差、低速运动平稳性差、导向精度低、综合使用成本高。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机器人将逐渐替代人工进行标准化作业,机器人作业的精度受精密导轨的影响非常大;高端数控机床对精密导轨的要求也非常高,急需一种更加可靠的精密导轨用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密导轨用钢,同时提供这种钢的生产方法。通过化学成分的全新设计、冶炼工艺的优化、控制轧制生产高纯净度、高性能稳定性、高淬透性、高刚度精密导轨用钢。
[0006]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比较低的C、Si含量,在钢中添加适量Cr、Ni、Al等元素,在确保强度的同时,提高了钢的性能稳定性、淬透性、刚度和导轨的表面质量。通过添加少量的Cr元素,形成Cr的碳化物,确保钢的强度和刚度,同时提高钢的淬透性,确保热处理后导轨组织和性能的均匀一致;通过添加Ni元素提高钢的表面镀Ni层的形成速度和致密性,提高电镀后的光洁度,减少导轨的摩擦,提高运行时的平稳性,确保其导向的精度;通过添加少量的Al元素,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强韧性;使用控制轧制来均匀钢的组织,控制钢的硬度,避免冷拔成
型断裂,提高导轨的综合性能;本专利技术圆钢制造精密导轨时可以经受更多次冷拔成型,相比常规的55钢冷轧导轨,优化了综合性能,提高了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本专利技术具有经济、稳定、质优等优点,能很好的克服传统55钢制造精密导轨的缺点,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生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精密导轨用钢,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48%

0.50%,Si:0.10%

0.15%,Mn:0.70%

0.80%,Cr:0.30%

0.35%,Ni:0.35%

0.45%,Mo≤0.05%,Cu≤0.05%,Al:0.035%

0.050%,Ti≤0.0050%,P≤0.015%,S≤0.003%,[O]≤15ppm,余量为Fe。
[0008]下面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精密导轨用钢化学成分的限定理由:C:能够与Mn、Cr形成碳化物,有利于提高钢的强度,但是会降低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本专利技术相对于普通55钢,采用低碳设计,依靠合金元素来提高钢的强韧性,将C含量限定为0.48%

0.50%。
[0009]Si:能溶于铁素体和奥氏体中起固溶强化作用,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尤其是提高钢的屈服强度;硅还有脱氧的作用,但含量随着硅含量的增加,硅会增加铁素体冷变形硬化率,使钢的冷加工困难,对冷加工性能有很不利的影响,因此本专利技术严格限制Si的含量0.10%

0.15%。
[0010]Mn:有固溶强化的作用,可扩大奥氏体区、降低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温度,进而细化铁素体晶粒、提高钢的强韧性。Mn还可以提高钢的淬透性,本专利技术为了提升钢的刚性,考虑到各种元素的匹配,将Mn含量控制在0.70%

0.80%之间;Cr:在钢中以碳化物形态存在,能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对钢的塑性、韧性影响较小,添加0.30%以上的Cr可以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确保导轨热处理后组织、性能均匀。一定量的Cr还可以提高钢的耐腐蚀性,减少导轨镀层损伤后的锈蚀。结合导轨的刚性要求,将Cr元素控制在0.30%

0.35%之间;Ni:在钢中可以稳定奥氏体,在提高强度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Ni还可以提高钢的表面镀Ni层的形成速度和致密性,提高电镀后的光洁度。但是由于Ni是贵重合金,影响生产成本,所以本钢种添加0.35%

0.45%的Ni。
[0011]Mo:能够细化钢的晶粒,提高钢的淬透性和耐磨性,Mo还能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但是Mo元素非常昂贵。本专利技术钢种不添加Mo元素,Mo含量控制在≤0.05%。
[0012]Cu:在钢中一般作为有害元素,当Cu含量超过0.20%且钢温超过1100℃时,钢材表面产生氧化脱碳,易在脱碳层晶界富集,形成铜脆、表面龟裂,严重影响钢材质量;Cu还会引起时效硬化,影响导轨的精度,本专利技术将Cu含量限定为≤0.05%。
[0013]Al:作为强脱氧剂和细化晶粒元素;一般钢中Al含量不宜过高,Al含量高的钢在浇注过程非常容易结瘤,造成大量报废;Al能够抑制钢的时效,提高钢的低温韧性,还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所以本专利技术将Al作为细化晶粒元素,含量限定在0.035%

0.050%。
[0014]Ti:Ti和N、C元素结合形成的碳氮化钛是一种带有棱角的硬质夹杂物,对钢的冷拔性能有非常大的危害,所以本专利技术将Ti含量限定在≤0.0050%。
[0015]P:使钢的晶粒粗化,增加钢的冷脆性,降低钢的冲击韧性、塑性,使冷加工性能变差。因此,本专利技术将P含量控制在0.015%以下;S:是易偏析元素,降低钢的延展性、韧性和耐腐蚀性。所以本专利技术对S含量进行了
严格控制,必须≤0.003%。
[0016]O:在室温时对钢的强度影响不大,但使钢的伸长率和面缩率显著的降低,在较低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导轨用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48%

0.50%,Si:0.10%

0.15%,Mn:0.70%

0.80%,Cr:0.30%

0.35%,Ni:0.35%

0.45%,Mo≤0.05%,Cu≤0.05%,Al:0.035%

0.050%,Ti≤0.0050%,P≤0.015%,S≤0.003%,[O]≤0.0015%,余量为Fe。2.一种精密导轨用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导轨用钢进行生产,包括步骤:铁水KR脱硫

转炉冶炼

LF钢包精炼

RH真空脱气

软吹

方坯连铸

缓冷

加热

轧制

缓冷

精整

入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密导轨用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铁水KR脱硫:在铁水包中加入250Kg石灰、萤石作为脱硫剂,单向搅拌铁水,在搅拌过程中再向铁水漩涡处投入200Kg~250Kg石灰、萤石混合脱硫剂,持续搅拌铁水,使脱硫剂与铁水中的硫充分反应,使用扒渣器去除90%以上的脱硫产物,重复以上操作,确保脱硫后铁水S<0.005%,其中,石灰、萤石的比例为3

4: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密导轨用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转炉冶炼:转炉采用双渣操作,控制出钢C≥0.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辉郑力宁吕亮潘海伟卢煜石可伟朱小龙陈坤蒋栋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