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剩磁钕铁硼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1194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剩磁钕铁硼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钕铁硼磁体具有以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剩磁钕铁硼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钕铁硼磁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结钕铁硼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烧结钕铁硼磁体作为第四代永磁材料,以其优良的磁性能被称为“磁王”,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风电、压缩机、电梯,以及工业自动化等众多领域。
[0003]进入21世纪以来,磁钢更多的关注于矫顽力性能的提升,尤其是在储量较为稀少的重稀土资源的供给出现失衡,导致原材料价格急速上涨而带来的成本压力下,众多学者及企业纷纷开始研究在降低重稀土使用量的前提下,保持甚至提高矫顽力性能,以保证磁钢在工作温度下的耐减磁能力,如细晶技术或晶界扩散技术。
[0004]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以及高能效节能家电的新政策推出,电机的小型化、高能效指标成为新的关注点,为了保证尽可能的降低电机尺寸,保持甚至提高电机的输出功率,作为动力核心的磁钢必须具备高的能量密度,即高剩磁。
[0005]理论上纯钕铁硼磁体的极限剩磁为1.61T,目前,在实验室条件下可获得的剩磁最高为1.56T,但由于工艺难度及设备精度等原因,远远不足以实现量产。同时,新能源汽车以及节能家电等领域使用的磁钢,其主流剩磁范围为1.10

1.40T之间,若可进一步提高剩磁,则可有效促进电机小型化以及高能效等级的要求。
[0006]专利CN11724985A,采用低B组分(0.80

0.93wt%)熔炼合金,使其具有一定量的过渡金属相(R6T
13
M)制备烧结磁体(或扩散后磁体),并将烧结磁体(或扩散后磁体)在400℃以上600℃以下的温度进行10秒以上30分钟以下的保温处理,使其兼具高剩磁和高Hcj,剩磁可达到1.41T。采用低B组分使其在晶界生成了宽度较大的R6T
13
M相,但依照钕铁硼磁体剩磁理论公式要求,降低了主相体积比例,使其Br不可避免的降低,而且虽然晶界中的R6T
13
M相有利于Hcj的提升,但该晶界相稳定性较差,对设备工艺难度控制要求高,磁体方形度易出现波动,不能稳定大于0.95,直接影响电机的高温耐减磁能力。
[0007]专利CN10744699A,采用低B组分(0.94wt%)熔炼合金,制备柱状晶比例为95%以上的合金薄皮,采用旋转氢脆炉处理,用高压氮气制备3.75

3.9μm大小的气流磨粉,可制备Br在1.44

1.48T,Hcj达到14

16kOe的超高性能的钕铁硼磁体。控制了合金鳞片的柱状晶比例,优化了HD生产工艺,控制气流磨粉的粒度范围,以及匹配了烧结工艺,获得高Br及高Hcj的磁体。但其RE含量极低,在烧结时没有足够的富Nd相均匀包裹主相晶粒,进行助烧结,同时没有Zr或Ti的硼化物等晶界相的存在,容易形成异常晶粒长大,由于磁体晶粒大小的均匀性差引起方形度恶化,虽然具备高的Br和Hcj,但是异常晶粒长大区域极易产生反向磁化,使得磁体的耐减磁能力劣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剩磁钕铁硼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钕铁硼磁体,所述磁体具有以R

T

B型化合物为主要结构的晶粒,以及晶界相;所述钕铁硼磁体包括:
[0010]R:28%wt以上,30wt%以下;R代表稀土元素,选自Nd,或者Nd与下述稀土元素中的至少一种:Pr,La,Ce,Dy,Tb,Ho;
[0011]T:63wt%以上,70wt%以下;T选自Fe和/或Co,其中,Fe占T总量的99wt%以上;
[0012]B:0.98wt%以上,1.05wt%以下;
[0013]M1:大于0wt%,0.3wt%以下;M1选自Cu和Ga,且Ga占M1总量的75wt%以上。
[0014]M2:0.04wt%以上,0.15wt%以下;M2选自Zr、Ti、Nb中的至少一种。
[0015]优选地,M2选自Ti。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钕铁硼磁体的制备原料中,元素的原子数还满足如下以下条件:
[0017]2.15≤[R]/([B]‑
2[M2])≤2.35
[0018]其中,[R]为R的原子百分比,[B]为B的原子百分比,[M2]为M2的原子百分比。本专利技术中,原子百分比是指[某原子的数目]/[原料中各种原子的总数]。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当R选自Nd与下述稀土元素中的至少一种:Pr,La,Ce,Dy,Tb,Ho时,Dy,Tb,Ho等重稀土元素的总质量占磁体的质量的1wt%以下,优选为0.5wt%以下。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磁体具有以下磁性能:
[0021](1)方形度≥0.95;
[0022](2) Br≥1.44T;
[0023](3) Hcj≥1100kA/m。
[0024]本专利技术严格限定制备原料中各元素的含量,具体来讲:
[0025]因为Pr、Dy、Tb、Ho等稀土元素构成的R

T

B系主相晶粒的磁极化强度低于Nd,会显著降低磁体的Br,在保证磁体的高Br的同时,可通过少量使用Dy、Tb、Ho等重稀土元素来提高磁体的Hcj。当磁体中的R过高时,磁体的富钕相增多,Br降低;当R过低时,磁体中不能形成均匀连续的富Nd相进行主相晶粒的磁隔绝,磁体的Hcj及方形度会急剧恶化。
[0026]因为Co会占据主相晶粒中Fe的位置,而Co的原子磁矩要小于Fe,添加Co会降低磁体的Br,因此控制Fe占T总量的99%以上,同时,通过控制其他成分以及优化工艺弥补改善Co对磁体的耐腐蚀及耐温性。
[0027]现有技术采用低B(≤0.95wt%)来制备高性能钕铁硼磁体,通过形成R

T

Ga型晶界相来起到晶界相增厚,改善磁体的Hcj,但是晶界相的增厚,不可避免的降低了主相晶粒的体积比,进而会显著降低磁体的Br性能。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B含量来提高主相晶粒的体积比,提高磁体的Br,当B含量过低时,形成的富B相或富Nd相比例较高,主相晶粒体积比小,导致磁体Br偏低;当B含量过高时,富B相体积比例显著提高,会大幅降低磁性能。
[0028]M1主要在晶界相处富集,能够改善晶界相结构,大幅提高Hcj。当磁体中不含Cu、Ga时,磁体的主相晶粒和富B相相对粗大,会大幅降低磁体磁性能;当磁体中的Cu、Ga含量过高时,会抑制晶粒的长大,同时晶界相增厚,主相晶粒体积比降低,降低磁体的Br。当达到本专利技术的Ga含量时,可以显著提升磁体的Hcj,且对磁体温度系数的具有显著的优化作用,避免
低Co含量对磁体耐温性的影响。
[0029]M2与B形成A2B型化合物,在晶界相中存在,起到抑制磁体晶粒异常长大。当M2的含量过低时,不能有效形成A2B型化合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钕铁硼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钕铁硼磁体具有以R

T

B型化合物为主要结构的晶粒,以及晶界相;所述钕铁硼磁体包括:R:28%wt以上,30wt%以下;R代表稀土元素,选自Nd,或者Nd与下述稀土元素中的至少一种:Pr,La,Ce,Dy,Tb,Ho;T:63wt%以上,70wt%以下;T选自Fe和/或Co,其中,Fe占T总量的99wt%以上;B:0.98wt%以上,1.05wt%以下;M1:大于0wt%,0.3wt%以下;M1选自Cu和Ga,且Ga占M1总量的75wt%以上。M2:0.04wt%以上,0.15wt%以下;M2选自Zr、Ti、Nb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钕铁硼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钕铁硼磁体的制备原料中,元素的原子数还满足如下以下条件:2.15≤[R]/([B]

2[M2])≤2.35其中,[R]为R的原子百分比,[B]为B的原子百分比,[M2]为M2的原子百分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钕铁硼磁体,其特征在于,当R选自Nd与下述稀土元素中的至少一种:Pr,La,Ce,Dy,Tb,Ho时,Dy,Tb,H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永江刘磊王有花马丹姜云瑛
申请(专利权)人:江华正海五矿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