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191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4
本申请涉及一种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使用期限的接触器对应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将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输入预先构建的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通过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获取接触器的第一预测使用期限;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通过样本接触器在多个温湿度条件下的多个样本数据拟合得到;基于第一预测使用期限,以及接触器的第二预测使用期限,预测接触器的使用期限;第二预测使用期限基于接触器的电耐久程度和机械耐久程度得到。采用本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接触器的使用期限。接触器的使用期限。接触器的使用期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力
,特别是涉及一种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
的发展,出现了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技术,该技术通过评估接触器的电耐久性和机械耐久性来预测接触器使用期限。
[000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某些接触器工作现场湿度较大,接触器使用期限往往比评估结果的时间短,导致通过评估接触器的电耐久性和机械耐久性预测得到的接触器使用期限与实际偏差较大,不能准确地反应接触器的真实运行使用期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准确预测接触器使用期限的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获取待预测使用期限的接触器对应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
[0007]将所述温度数据和所述湿度数据输入预先构建的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通过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获取所述接触器的第一预测使用期限;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通过样本接触器在多个温湿度条件下的多个样本数据拟合得到;
[0008]基于所述第一预测使用期限,以及所述接触器的第二预测使用期限,预测所述接触器的使用期限;所述第二预测使用期限基于所述接触器的电耐久程度和机械耐久程度得到。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温度数据和所述湿度数据输入预先构建的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之前,还包括:基于所述多个样本数据,得到所述样本接触器在所述多个温湿度条件下分别对应的多个使用期限数据;利用所述多个使用期限数据,拟合出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得到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多个样本数据,得到所述样本接触器在所述多个温湿度条件下分别对应的多个使用期限数据,包括:基于所述多个样本数据,得到各个样本数据分别对应的所述样本接触器的运行时间与工作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所述对应关系,获取所述工作电流为预设值时对应的目标运行时间;基于所述目标运行时间,得到所述样本接触器在所述各个温湿度条件下分别对应的使用期限数据。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所述多个使用期限数据,拟合出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包括:基于所述多个使用期限数据,拟合出所述多个使用期限数据对应的正态分布,以及累计失效概率与运行时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累计失效概率用于表征达到使用期限的样本接触器数量与样本接触器总数量的比值;基于所述正态分布,以及所述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正态分布,以及所述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包括:基于所述正态分布,以及所述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对应函数的对数转换函数的函数参数;基于所述函数参数,得到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正态分布,以及所述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对应函数的对数转换函数的函数参数,包括:基于所述正态分布,以及所述对应关系,得到所述多个使用期限数据对应的似然函数;基于所述似然函数,得到所述对数转换函数的函数参数。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15]温湿度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预测使用期限的接触器对应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
[0016]第一预测使用期限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温度数据和所述湿度数据输入预先构建的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通过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获取所述接触器的第一预测使用期限;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通过样本接触器在多个温湿度条件下的多个样本数据拟合得到;
[0017]使用期限预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预测使用期限,以及所述接触器的第二预测使用期限,预测所述接触器的使用期限;所述第二预测使用期限基于所述接触器的电耐久程度和机械耐久程度得到。
[0018]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0019]获取待预测使用期限的接触器对应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
[0020]将所述温度数据和所述湿度数据输入预先构建的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通过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获取所述接触器的第一预测使用期限;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通过样本接触器在多个温湿度条件下的多个样本数据拟合得到;
[0021]基于所述第一预测使用期限,以及所述接触器的第二预测使用期限,预测所述接触器的使用期限;所述第二预测使用期限基于所述接触器的电耐久程度和机械耐久程度得到。
[0022]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0023]获取待预测使用期限的接触器对应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
[0024]将所述温度数据和所述湿度数据输入预先构建的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通过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获取所述接触器的第一预测使用期限;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通过样本接触器在多个温湿度条件下的多个样本数据拟合得到;
[0025]基于所述第一预测使用期限,以及所述接触器的第二预测使用期限,预测所述接触器的使用期限;所述第二预测使用期限基于所述接触器的电耐久程度和机械耐久程度得到。
[0026]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0027]获取待预测使用期限的接触器对应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
[0028]将所述温度数据和所述湿度数据输入预先构建的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通过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获取所述接触器的第一预测使用期限;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通过样本接触器在多个温湿度条件下的多个样本数据拟合得到;
[0029]基于所述第一预测使用期限,以及所述接触器的第二预测使用期限,预测所述接触器的使用期限;所述第二预测使用期限基于所述接触器的电耐久程度和机械耐久程度得到。
[0030]上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获取待预测使用期限的接触器对应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将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输入预先构建的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通过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获取接触器的第一预测使用期限;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通过样本接触器在多个温湿度条件下的多个样本数据拟合得到;基于第一预测使用期限,以及接触器的第二预测使用期限,预测接触器的使用期限;第二预测使用期限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使用期限的接触器对应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将所述温度数据和所述湿度数据输入预先构建的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通过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获取所述接触器的第一预测使用期限;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通过样本接触器在多个温湿度条件下的多个样本数据拟合得到;基于所述第一预测使用期限,以及所述接触器的第二预测使用期限,预测所述接触器的使用期限;所述第二预测使用期限基于所述接触器的电耐久程度和机械耐久程度得到。2.一种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温度数据和所述湿度数据输入预先构建的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之前,还包括:基于所述多个样本数据,得到所述样本接触器在所述多个温湿度条件下分别对应的多个使用期限数据;利用所述多个使用期限数据,拟合出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得到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个样本数据,得到所述样本接触器在所述多个温湿度条件下分别对应的多个使用期限数据,包括:基于所述多个样本数据,得到各个样本数据分别对应的所述样本接触器的运行时间与工作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所述对应关系,获取所述工作电流为预设值时对应的目标运行时间;基于所述目标运行时间,得到所述样本接触器在所述各个温湿度条件下分别对应的使用期限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多个使用期限数据,拟合出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包括:基于所述多个使用期限数据,拟合出所述多个使用期限数据对应的正态分布,以及累计失效概率与运行时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累计失效概率用于表征达到使用期限的样本接触器数量与样本接触器总数量的比值;基于所述正态分布,以及所述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模型的模型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卿忠刘树强徐晟林道谭郭卫明胡忠山黄华何海欢李倩廖名洋陈海永冯家伟王盛霖朱磊王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