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凝剂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169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絮凝剂加药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投放管,所述投放管上表面开设有中转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电动液压杆伸缩端的的延伸,使两个推片相互靠近,通过推片的移动带动第一盖片进行移动,第二盖片和第三盖片与第一盖片的构造相同,第一盖片左端的外限位片大于第二盖片右端的内限位片,第二盖片左端的外限位片大于第三盖片右端的内限位片,通过电动液压杆伸缩端的的延伸,使第一盖片、第二盖片和第三盖片对中转槽进行遮盖,减少中转槽内的絮凝剂的存放,通过电动液压杆伸缩端的的延伸和收缩,可以调节中转槽内的存放的絮凝剂用量,从而实现控制絮凝剂的投放量,减少了资源浪费。减少了资源浪费。减少了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絮凝剂加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讲是一种絮凝剂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絮凝剂溶于水后能使水中的细小微粒和自然胶粒凝聚成大块絮状物,从而自水中除去,故用作供水和废水的混凝剂。
[0003]中国专利CN202221939076.7公开了一种干粉一种絮凝剂加药装置,包括底部开设有出料孔的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内腔中部和下端均为弧形结构,且储料箱的内腔中部转动设置有搅拌件,所述储料箱的内腔下端密封转动设置有送料杆,所述送料杆的一端贯穿并裸露在储料箱的外侧,且储料箱的侧面设有驱动搅拌件和送料杆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送料杆的周侧面开设有中转槽。该干粉一种絮凝剂加药装置,可以对絮凝剂进行搅拌和干燥,能够避免絮凝剂结块和堵塞管道,还能够对絮凝剂进行间歇式输送,并且可以通过热风吹散絮凝剂,从而使絮凝剂飘散到污水池中,可以提高絮凝剂的溶解效果,从而提高絮凝效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以下几个问题:
[0004](1)无法对絮凝剂的投放量进行控制,容易发生絮凝剂的投放量过多,造成资源浪费。
[0005](2)投放管靠左侧风口短暂吹风,导致投放管内壁无法做到均匀干燥,且投放管远离风口一侧容易受潮,絮凝剂会发生结块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絮凝剂加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投放管,所述投放管上表面开设有中转槽,且投放管左侧外壁连通有连接管,所述投放管左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杆,且电动液压杆沿着所述投放管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所述电动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片,且推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盖片,所述第一盖片包括盖片主体,且盖片主体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内限位片,所述盖片主体左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外限位片,所述第一盖片外壁套设有第二盖片,且第二盖片的外壁套设有第三盖片,所述第一盖片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分布在所述第二盖片和所述第三盖片左侧外壁,所述中转槽内壁开设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滑槽,左侧所述推片外壁开设有气孔,且气孔装置有四个。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气孔内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片右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上端外口尺寸大于中转槽的上端内口尺寸。
[0010]进一步的,所述投放管内壁设置有电加热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投放管内壁固定连接有气凝胶毡层,且气凝胶毡层位于电加热层和投放管之间。
[0012]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絮凝剂加药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0013]其一:本技术通过两个电动液压杆伸缩端的的延伸,使两个推片相互靠近,通过推片的移动带动第一盖片进行移动,第二盖片和第三盖片与第一盖片的构造相同,第一盖片左端的外限位片大于第二盖片右端的内限位片,第二盖片左端的外限位片大于第三盖片右端的内限位片,通过电动液压杆伸缩端的的延伸,使第一盖片、第二盖片和第三盖片对中转槽进行遮盖,减少中转槽内的絮凝剂的存放,通过电动液压杆伸缩端的的延伸和收缩,可以调节中转槽内的存放的絮凝剂用量,从而实现控制絮凝剂的投放量,减少了资源浪费。
[0014]其二:本技术随后通过给电加热层供电,使电加热层发热,可对投放管内壁进行均匀烘干,防止絮凝剂在投放管内会发生结块现象。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投放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投放管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盖片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投放管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投放管;2、中转槽;3、连接管;4、电动液压杆;5、推片;6、第一盖片;601、内限位片;602、外限位片;603、盖片主体;7、第二盖片;8、第三盖片;9、限位板;10、滑块;11、滑槽;12、单向阀;13、电加热层;14、气凝胶毡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絮凝剂加药装置,如图1

图4所示,包括投放管1,投放管1上表面开设有中转槽2,且投放管1左侧外壁连通有连接管3,投放管1左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杆4,且电动液压杆4沿着投放管1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电动液压杆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片5,且推片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盖片6,第一盖片6包括盖片主体603,且盖片主体603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内限位片601,盖片主体603左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外限位片602,第一盖片6外壁套设有第二盖片7,且第二盖片7的外壁套设有第三盖片8,第一盖片6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滑块10,且滑块10分布在第二盖片7和第三盖片8左侧外壁,中转槽2内壁开设有与滑块10相匹配的滑槽11,左侧推片5外壁开设有气孔,且气孔装置有四个;通过两个电动液压杆4伸缩端的的延伸,使两个推片5相互靠近,通过推片5的移动带动第一盖片6进行移动,第二盖片7和第三盖片8与第一盖片6的构造相同,第一盖片6左端的外限位片602大于第二盖片7右端的内限位片601,第二盖片7左端的外限位片602大于第三盖片8右端的内限位片601,通过电动液压杆4伸缩端的的延伸,使第一盖片6、第二盖片7和第三盖片8对中转槽2进行遮盖,减少中转槽2内的絮凝剂的存放,通过电动液压杆4伸缩
端的的延伸和收缩,可以调节中转槽2内的存放的絮凝剂用量,从而实现控制絮凝剂的投放量,减少了资源浪费,使连接管3吹向中转槽2内部的气流通过气孔,快速流动的气流可以加速中转槽2内部絮凝剂的下落,并使可以吹散下落过程中的絮凝剂,从而增大絮凝剂的散落范围。
[0023]具体的气孔内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12;通过单向阀12,防止絮凝剂穿过单向阀12进入连接管3和电动液压杆4之间,防止堆积的絮凝剂影响推片5的移动,保证了推片5的正常移动。
[0024]具体的第一盖片6右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且限位板9的上端外口尺寸大于中转槽2的上端内口尺寸;通过限位板9,对第二盖片7和第三盖片8进行位置限制,保证了第二盖片7和第三盖片8跟随限位板9进行收缩移动。
[0025]具体的投放管1内壁设置有电加热层13;通过给电加热层13供电,使电加热层13发热,可对投放管1内壁进行均匀烘干,防止絮凝剂在投放管1内会发生结块现象。
[0026]具体的投放管1内壁固定连接有气凝胶毡层14,且气凝胶毡层14位于电加热层13和投放管1之间;气凝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絮凝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放管(1),所述投放管(1)上表面开设有中转槽(2),且投放管(1)左侧外壁连通有连接管(3),所述投放管(1)左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杆(4),且电动液压杆(4)沿着所述投放管(1)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所述电动液压杆(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片(5),且推片(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盖片(6),所述第一盖片(6)包括盖片主体(603),且盖片主体(603)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内限位片(601),所述盖片主体(603)左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外限位片(602),所述第一盖片(6)外壁套设有第二盖片(7),且第二盖片(7)的外壁套设有第三盖片(8),所述第一盖片(6)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滑块(10),且滑块(10)分布在所述第二盖片(7)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毅孙海波茆则新鲍伟超吴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东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