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073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新的多级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具备:利用侧热输送循环,其具有利用侧压缩机、利用侧热交换器、利用侧减压装置和利用侧级联热交换器,使利用侧制冷剂循环;热源侧热输送循环,其具有热源侧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热源侧减压装置和热源侧级联热交换器,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级联热交换器,其使上述利用侧冷凝器的上述利用侧制冷剂与上述热源侧蒸发器的上述热源侧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控制装置,上述利用侧制冷剂是沸点为-30℃以上且25℃以下的制冷剂,且上述热源侧制冷剂是沸点为-55℃以上且低于-30℃的制冷剂。将这样的制冷装置作为解决手段。将这样的制冷装置作为解决手段。将这样的制冷装置作为解决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提出有具备利用侧热输送循环和热源侧热输送循环的、二级制冷剂循环的所谓的二级制冷装置(专利文献1、2)。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WO2015/140872号
[0006]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WO2015/140873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本申请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多级制冷装置。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0]项1.一种制冷装置,其具备:
[0011]利用侧热输送循环,其使利用侧制冷剂循环;
[0012]热源侧热输送循环,其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
[0013]级联热交换器,其使上述利用侧制冷剂与上述热源侧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0014]上述利用侧制冷剂是沸点为-30℃以上且25℃以下的制冷剂,且上述热源侧制冷剂是沸点为-55℃以上且低于-30℃的制冷剂。
[0015]项2.如项1所记载的制冷装置,其中,
[0016]上述热源侧热输送循环为具有热源侧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热源侧减压装置和热源侧级联热交换器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0017]项3.如项1或2所记载的制冷装置,其中,
[0018]上述利用侧热输送循环为具有利用侧压缩机、利用侧热交换器、利用侧减压装置和利用侧级联热交换器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0019]项4.如项1或2所记载的制冷装置,其中,
[0020]上述利用侧热输送循环为具有泵、利用侧热交换器和利用侧级联热交换器的热输送循环。
[0021]项5.如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中,
[0022]上述热源侧制冷剂和上述利用侧制冷剂在上述级联热交换器中的流通方向为逆流。
[0023]项6.如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中,
[0024]上述热源侧制冷剂是燃烧速度为10cm/s以下的制冷剂,且上述利用侧制冷剂是燃烧速度为3cm/s以下的制冷剂。
[0025]项7.如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中,
[0026]上述热源侧制冷剂是由ASHRAE分类为2L级的制冷剂,且上述利用侧制冷剂是由ASHRAE分类为A1级的制冷剂。
[0027]项8.如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中,
[0028]上述热源侧制冷剂包含HFO-1123和/或HFO-1132。
[0029]项9.如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中,
[0030]上述热源侧制冷剂为R32、R452B或R454B,且上述利用侧制冷剂为选自R513A、R515A、R515B、R1224、R1234yf、R1234ze、R1233及R1336中的至少一种。
[0031]项10.如项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中,
[0032]上述热源侧制冷剂为包含HFO-1132的制冷剂,且上述利用侧制冷剂为选自R513A、R515A、R515B、R471A、R1224、R1234yf、R1234ze、R1233及R1336中的至少一种。
[0033]项11.如项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为空调设备、冰箱、冰柜、冷水机、制冰机、冷蔵陈列柜、冷冻陈列柜、冷冻冷藏机组、冷冻冷藏仓库用制冷机、车载用空调设备、涡轮制冷机或螺杆制冷机。
[0034]项12.如项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为家庭用空调设备、商用空调设备、工业用空调设备、或大楼用多功能空调设备。
[0035]专利技术效果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能够安全地使用沸点低、高压力且高密度且制冷能力高的制冷剂那样的新的多级制冷装置。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的结构的图。
[0038]图2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具备:
[0040]利用侧热输送循环,其使利用侧制冷剂循环;
[0041]热源侧热输送循环,其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
[0042]级联热交换器,其使上述利用侧制冷剂与上述热源侧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0043]上述利用侧制冷剂是沸点为-30℃以上且25℃以下的制冷剂,且上述热源侧制冷剂是沸点为-55℃以上且低于-30℃的制冷剂。
[0044]热源侧是指室外机侧,也记载为高级侧、高温侧、初级侧。从性能提高的观点来看,优选在热源侧使用具有优异的制冷剂特性的制冷剂。利用侧是指室内机侧,也记载为低级侧、负荷侧、低温侧、次级侧。从直接冷却人或对象物的观点来看,优选在利用侧使用安全性高的制冷剂。
[0045]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是至少具备利用侧热输送循环(负荷用热介质回路)和热源侧热介质回路的二级热输送循环的所谓的多级制冷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也可以具备3级以上的热输送循环。
[0046]级联热交换器在后述那样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具有热源侧级联热交换器和利用侧
级联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具体而言,在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制冷剂在利用侧级联热交换器冷凝,制冷剂在热源侧级联热交换器蒸发,因此,热从利用侧向热源侧移动。
[0047]利用侧热输送循环使利用侧制冷剂循环。利用侧热输送循环也可以是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作为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利用侧制冷循环具有利用侧压缩机、利用侧热交换器、利用侧减压装置、以及利用侧级联热交换器。
[0048]另外,利用侧热输送循环也可以是泵式热输送循环。作为泵式热输送循环的利用侧热输送循环具有泵、利用侧热交换器和利用侧级联热交换器。
[0049]例如,如图1所示,作为利用侧减压装置,能够使用膨胀阀13等。或者,作为利用侧减压装置,也能够使用毛细管等其它的减压装置。另外,利用侧热交换器也能够作为冷热源使用。
[0050]例如,在利用侧热输送循环的必要制冷剂量根据运转状况的变化大幅变动的情况等时,例如如图2所示,也可以在将利用侧级联热交换器12和利用侧膨胀阀13之间连通的配管中配设受液器15。
[0051]利用侧热输送循环优选具有检测利用侧热输送循环的高压压力的利用侧高压压力检测装置、和检测利用侧热输送循环的低压压力的利用侧低压压力检测装置。另外,利用侧热输送循环优选具有检测从利用侧压缩机喷出的利用侧制冷剂的温度的利用侧喷出温度检测装置。
[0052]利用侧高压压力检测装置及利用侧低压压力检测装置只要是实质上检测压力的装置即可。即,利用侧高压压力检测装置及利用侧低压压力检测装置既可以是检测利用侧制冷剂的压力本身,另外,也可以是检测能够换算成利用侧制冷剂的压力的其它的物理量。
[0053]利用侧喷出温度检测装置只要是实质上检测温度的装置即可。即,利用侧喷出温度检测装置既可以是检测利用侧制冷剂的喷出温度本身,另外,也可以是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利用侧热输送循环,其使利用侧制冷剂循环;热源侧热输送循环,其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级联热交换器,其使所述利用侧制冷剂与所述热源侧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所述利用侧制冷剂是沸点为-30℃以上且25℃以下的制冷剂,且所述热源侧制冷剂是沸点为-55℃以上且低于-30℃的制冷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侧热输送循环为具有热源侧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热源侧减压装置和热源侧级联热交换器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侧热输送循环为具有利用侧压缩机、利用侧热交换器、利用侧减压装置和利用侧级联热交换器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侧热输送循环为具有泵、利用侧热交换器和利用侧级联热交换器的热输送循环。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侧制冷剂和所述利用侧制冷剂在所述级联热交换器中的流通方向为逆流。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侧制冷剂是燃烧速度为10cm/s以下的制冷剂,且所述利用侧制冷剂是燃烧速度为3cm/s以下的制冷剂。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久保瞬土屋立美仲上翼山田拓郎德野敏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