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管震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72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试管震荡设备,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盒体,所述盒体通过弹性机构与外壳弹性连接,所述盒体的下方连接有贴片式震动马达,所述盒体的内壁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底板,设置有连接板、底板、盒体、第一弹簧、第一连接杆和贴片式震动马达,开启贴片式震动马达,带动盒体震动,进而带动盒体内部的试管进行震荡,大大提高了震荡效率,解决了通过人力摇晃试管来完成对试管内的溶液分布均匀,十分费时费力的问题,设置有夹板、第二连接杆、第二凹槽和第二弹簧,将试管插入一组夹板内部,对两侧的第二弹簧进行挤压,通过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有利于对不同直径尺寸的试管进行夹持,增加了实用性。增加了实用性。增加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管震荡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试管震荡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血液具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血液储存着人体健康信息,很多疾病需要验血,医院在进行静脉采血时,一般使用采血管对血液进行保存,然后通过摇晃试管,将试管内的溶液分布均匀同时加速反应的进行。
[0003]目前,在试管摇晃震荡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一般通过人力摇晃试管来完成对试管内的溶液分布均匀,十分费时费力;二、震荡过后,医护人员需要挨个将试管取出,十分不便,容易影响到试管震荡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一、一般通过人力摇晃试管来完成对试管内的溶液分布均匀,十分费时费力;二、震荡过后,医护人员需要挨个将试管取出,十分不便,容易影响到试管震荡效率。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试管震荡设备,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试管震荡设备,包括:
[0009]外壳,所述外壳的左侧连接有控制器;
[0010]盒体,所述盒体通过弹性机构与外壳弹性连接,所述盒体的下方连接有贴片式震动马达,所述盒体的内壁靠顶部位置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0011]底板,所述底板通过升降机构与盒体活动连接。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弹性机构的内部包括连接在第一凹槽上方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盒体固定连接,所述盒体的下方且位于第一弹簧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位置与第一凹槽的位置相对应。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与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为半球形形状。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的内部包括连接在盒体内壁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一端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往复丝杆的外侧连接有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内嵌在底板的内部。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板的内部且靠近通孔的位置对应开设有一组
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夹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板设置为弧形形状。
[0018]有益效果:
[0019]一、设置有连接板、底板、盒体、第一弹簧、第一连接杆和贴片式震动马达,将试管插入连接板内部,试管底端与底板接触,开启贴片式震动马达,带动盒体震动,进而带动盒体内部的试管进行震荡,大大提高了震荡效率,解决了通过人力摇晃试管来完成对试管内的溶液分布均匀,十分费时费力的问题;
[0020]二、设置有夹板、第二连接杆、第二凹槽和第二弹簧,将试管插入一组夹板内部,对两侧的第二弹簧进行挤压,通过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有利于对不同直径尺寸的试管进行夹持,增加了实用性;
[0021]三、设置有轴承座、往复丝杆、伺服电机和底板,震荡结束后,开启伺服电机,带动往复丝杆旋转,进而带动滚珠螺母和底板上升,将底板上方的试管顶升,方便一次性将所有试管都抬升,方便医护人员拾取。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
[0024]图3是本技术A处的放大图;
[0025]图4是本技术B处的放大图。
[0026]附图标记:1、连接板;2、夹板;3、盒体;4、外壳;5、控制器;6、轴承座;7、往复丝杆;8、底板;9、伺服电机;10、第一弹簧;11、第一连接杆;12、第一凹槽;13、第二凹槽;14、贴片式震动马达;15、第二连接杆;16、第三凹槽;17、第二弹簧;18、通孔;19、滚珠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试管震荡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28]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

图3所示,一种试管震荡设备,包括:
[0031]外壳4,外壳4的左侧连接有控制器5;
[0032]盒体3,盒体3通过弹性机构与外壳4弹性连接,盒体3的下方连接有贴片式震动马达14,盒体3的内壁靠顶部位置连接有连接板1,连接板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8,开启贴片式震动马达14,带动带动盒体3震动,进而带动盒体3内部的试管进行震荡,大大提高了震荡效率;
[0033]底板8,底板8通过升降机构与盒体3活动连接。
[0034]在一些示例中,外壳4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12,弹性机构的内部包括连接在第一凹槽12上方的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与盒体3固定连接,盒体3的下方且位于第一弹簧10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1,第一连接杆11的位置与第一凹槽12的位置相对应。
[0035]在一些示例中,底板8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13,第二凹槽13的位置与通孔18的位置相对应,将试管插入通孔18的内部,并使试管底端位置插入第二凹槽13内部。
[0036]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凹槽13设置为半球形形状,方便试管底端位置插入第二凹槽13内部,提高试管的夹持稳定性。
[00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38]设置有连接板1、底板8、盒体3、第一弹簧10、第一连接杆11和贴片式震动马达14,将试管插入连接板1内部,试管底端与底板8接触,开启贴片式震动马达14,带动盒体3震动,进而带动盒体3内部的试管进行震荡,大大提高了震荡效率,解决了通过人力摇晃试管来完成对试管内的溶液分布均匀,十分费时费力的问题。
[0039]实施例2:
[0040]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

4所示,升降机构的内部包括连接在盒体3内壁的伺服电机9,伺服电机9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往复丝杆7,往复丝杆7的一端连接有轴承座6,轴承座6与连接板1固定连接,往复丝杆7的外侧连接有滚珠螺母19,滚珠螺母19内嵌在底板8的内部,开启伺服电机9,带动底板8上升,将底板8上方的试管顶升,方便一次性将所有试管都抬升,方便医护人员拾取。
[0041]在一些示例中,连接板1的内部且靠近通孔18的位置对应开设有一组第三凹槽16,第三凹槽16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5,第二连接杆15的一端连接有夹板2,第二连接杆15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弹簧17,第二弹簧17的一端与夹板2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7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管震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4),所述外壳(4)的左侧连接有控制器(5);盒体(3),所述盒体(3)通过弹性机构与外壳(4)弹性连接,所述盒体(3)的下方连接有贴片式震动马达(14),所述盒体(3)的内壁靠顶部位置连接有连接板(1),所述连接板(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8);底板(8),所述底板(8)通过升降机构与盒体(3)活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震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12),所述弹性机构的内部包括连接在第一凹槽(12)上方的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与盒体(3)固定连接,所述盒体(3)的下方且位于第一弹簧(10)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位置与第一凹槽(12)的位置相对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震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13),所述第二凹槽(13)的位置与通孔(18)的位置相对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琴龙绮云刘泽江宋旭辉刁雪
申请(专利权)人: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