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波球囊治疗用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囊内设有2个及以上可以产生脉冲冲击波的工作电极,所述工作电极设有脉冲冲击波输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管将球囊放入到血管内存在钙化的区域并展开到钙化物附近,利用球囊内设有的工作电极输出脉冲冲击波使该区域的钙化物松动、破碎,使该处病变血管可以通过球囊正常舒展开来,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使得手术得以继续进行。使得手术得以继续进行。使得手术得以继续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波球囊治疗用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血管治疗用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冲击波球囊治疗用导管。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由心血管病变引起的一些列并发症疾病都是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的出现对血管阻塞引发的血管狭窄等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血管钙化是类成骨细胞(osteoblast like cell)和类破骨细胞(osteoclast like cell)平衡失调的结果,血管钙化是血管壁Ca过量沉积。它是动脉硬化,血管狭窄、脑栓塞、心肌梗死、糖尿病,肾钙化、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和诱发因素。
[0004]现在临床通常采用传统的球囊导管介入治疗,通过球囊导管扩张血管技术来打开血管中的钙化病灶,但在球囊扩展血管释放压力使钙化物碎裂的同时,血管壁也可能会因球囊扩张时的压力而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球囊导管存在的功能单一,易造成挤压损伤血管壁的问题,技术一种能预先将需挤压的钙化血块粉碎而不会造成血管壁损伤的冲击波球囊治疗用导管。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冲击波球囊治疗用导管,其特征在于:它由工作球囊和安装在工作球囊中的能产生脉冲冲击波的至少2个工作电极,所述工作电极设有脉冲冲击波输出口。
[0008]所述工作球囊中的各工作电极间隔设置,障碍工作电极均使用绝缘热缩管包裹已达到绝缘效果,所述绝缘热缩管设有冲击波输出口,所述工作电极在所述绝缘热缩管输出口露出脉冲冲击波输出口。
[0009]所述各工作电极连接至脉冲高压电源控制装置,所述脉冲高压电源控制设备用脉冲式放电使电极释放能量并在输出口产生脉冲冲击波。
[0010]所述各工作电极使用多路连接方式与所述脉冲高压电源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脉冲高压电源控制装置利用移动电源或固定电源进行供电。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以传统的球囊导管为基础做出改动,设计增加了脉冲冲击波治疗功能,以此杜绝了在临床时使用传统球囊导管进行血管扩张术时球囊压力对血管壁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同时确保附着在血管壁上的钙化物可以得到有效的破碎,增加手术治疗效果的效益,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0013]与现有的球囊导管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传统球囊导管的技术基础上进行研发,研发出了一种冲击波球囊治疗用导管。所述冲击波球囊导管上设有作用于血管钙化病
灶部位用作扩张血管的工作球囊,所述工作球囊内设有2个及以上工作电极。
[0014]所述工作电极使用连接器连接到脉冲高压电源控制装置,所述脉冲高压电源控制装置可利用移动电源与固定电源等多种供电方式进行供电。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冲击波球囊治疗用导管整体结构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冲击波输出口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工作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工作电极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
工作球囊;2
‑
第一工作电极;3
‑
第二工作电极;4
‑
冲击波输出口热缩管,5
‑
第一冲击波输出口、6
‑
第二冲击波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有说明。
[0021]如图1
‑
4所示。
[0022]一种冲击波球囊治疗用导管,设有用于钙化部位的工作球囊1,所述工作球囊1中设有2个及以上工作电极组(图1),所述工作电极组上设有脉冲冲击波输出口(如图2)。在工作球囊1的导管内设有2个及以上工作电极2、3,该工作电极2、3有利于实现对钙化物进行破碎,同时杜绝可能因工作球囊1扩展释放压力而破坏血管壁的问题,有利于临床手术的顺利进行。工作电极组有第一工作电极2和第二工作电极3组成;所述第一工作电极2和第二工作电极3上设有热缩管4,且所述第一工作电极2和第二工作电极3及其上设有的热缩管4都分别设有对应脉冲冲击波输出口5、6。所述冲击波球囊治疗用导管使用连接器连接至脉冲高压电源控制装置,冲击波球囊治疗用导管工作电极由脉冲高压电源控制装置输送稳定的脉冲电压,此时工作电极由脉冲冲击波输出口输出脉冲冲击波。所述冲击波球囊治疗用导管在临床中,工作球囊随导管放置至血管内钙化病灶位置,球囊轻微扩展至钙化病灶位置,使用工作电极1或工作电极2输出脉冲冲击波对钙化物进行破碎,从而达到消除钙化物的目的,钙化物破碎完成后,工作球囊进一步扩张血管,让手术可以正常进行。
[0023]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工作电极的具体结构如图3、4所示。工作电极所使用的材质包含但不局限于钨、镍、铂、铱、不锈钢等材料。所述工作电极组包含有第一内电极201、第二内电极203、第一绝缘套管205、第二绝缘套管206、第一外电极202、第二外电极204、第一导线208、第二导线209和第三导线210。所述第一内电极201、第一绝缘套管205和第一外电极202同轴相互叠加放置,如图3所示,第一内电极201与第二内电极203间隔一定距离分别放置于球囊1内部海波管207上,如图3,第一内电极201设置在底部,第一绝缘套管205设置在第一内电极201与第一外电极202之间;第一绝缘套管205开设有第一能量输出口211a,第一外电极202开设有略大于第一绝缘套管205所开设的能量输出口211b且同轴叠加,如图4。所述第二内电极203、第二绝缘套管206和第二外电极204同轴互相叠加放置,第二内电极203设置在底部,第二绝缘套管206设置在第二内电极203与第二外电极204之间;第二绝缘套管206开设有第三能量输出口212a,第二外电极204开设有略大于第二绝缘套管206所开设的第四能量输出口212 b且同轴叠加,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导线208与第一内电极201连接并延伸
至连接器,第二导线209与第二内电极203连接并延伸至连接器,第三导线210分别与第一外电极202、第二外电极204连接并延伸至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高压脉冲电源发生控制装置连接,冲击波电极对由高压脉冲电源发生控制装置提供高压脉冲能量。作为本技术的冲击波治疗用电极组还可作多种变型,其中的一种变型是与冲击波治疗用球囊导管组合使用,如图1、2所示,冲击波治疗用球囊导管工作球囊部位内设置有冲击波电极对,导管工作球囊从患者身上的进入部位通过导丝推进到血管内的钙化病灶区域,冲击波电极位置可以通过x射线成像或荧光透视等检查方法来确定。在工作球囊到达血管内存在病灶的目标区域时,球囊可以被填充液体(如:葡萄糖注射液、盐水或混入显影剂的盐水)。在球囊被注射填充液体后,设置在球囊内的冲击波电极可以被激活用以产生冲击波使血管壁上的钙化物破裂。血管壁上钙化物的破裂情况可以通过x射线成像或荧光透视等检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波球囊治疗用导管,其特征在于:它由工作球囊和安装在工作球囊中的能产生脉冲冲击波的至少2个工作电极,所述工作电极设有脉冲冲击波输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球囊治疗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球囊中的各工作电极间隔设置,障碍工作电极均使用绝缘热缩管包裹已达到绝缘效果,所述绝缘热缩管设有冲击波输出口,所述工作电极在所述绝缘热缩管输出口露出脉冲冲击波输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国胜,彭成庆,匡皓,尹浩,吴国佳,谷秋阳,邓衍乐,张艳,沈凯,万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沃福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