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摔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26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摔保护壳,包括保护壳本体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保护壳本体的角部处的防摔护角,所述保护壳本体的角部开设有插入孔,所述防摔护角包括位于所述插入孔处的防摔部以及与所述防摔部连接的嵌入部,所述保护壳本体的内壁在所述插入孔周圈处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部的边缘凸出于所述防摔部的边缘设置,且所述嵌入部的边缘嵌入所述嵌入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摔保护壳,防摔部凸出于保护壳本体的表面设置,嵌入部嵌入至保护壳本体角部的内壁。防摔护角可以从保护壳本体上取下,不会影响使用手感,也可以安装在保护壳本体上,对配合使用的移动终端形成更可靠的保护。护。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摔保护壳


[0001]本技术属于终端配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摔保护壳。

技术介绍

[0002]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较高,为了保护移动终端的屏幕和外壳,大部分用户会使用保护壳。为了增强保护壳的防摔性能,部分保护壳在其四角处设置有防撞护角,由于防撞护角凸出于保护壳的表面设置,所以在用带有防撞护角的保护壳保护移动终端时,防撞护角会影响手部的操作,从而影响玩游戏的手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摔保护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撞护角凸出于保护壳的表面,容易影响移动终端的使用手感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摔保护壳,包括保护壳本体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保护壳本体的角部处的防摔护角,所述保护壳本体的角部开设有插入孔,所述防摔护角包括位于所述插入孔处的防摔部以及与所述防摔部连接的嵌入部,所述保护壳本体的内壁在所述插入孔周圈处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部的边缘凸出于所述防摔部的边缘设置,且所述嵌入部的边缘嵌入所述嵌入槽中。
[0005]采用上述方案时,在用户玩游戏、看视频时,或者在床、沙发等较为安全的地方使用移动终端时,可以将防摔护角取下,以免影响使用手感。在其他情况下使用时,可以将防摔护角装上。
[0006]可选地,所述嵌入部包括与所述防摔部连接的第一嵌入单元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嵌入单元两端的第二嵌入单元,所述第一嵌入单元和所述第二嵌入单元通过连接颈部连接,所述第二嵌入单元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颈部的宽度;
[0007]所述嵌入槽包括第一沉槽以及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沉槽两端的第二沉槽,所述第一沉槽和所述第二沉槽通过缩颈槽连接,所述第二沉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缩颈槽的宽度,所述第一嵌入单元设于所述第一沉槽内,所述连接颈部设于所述缩颈槽内,所述第二嵌入单元设于所述第二沉槽内。
[0008]在嵌入部位于嵌入槽内时,在连接颈部和缩颈槽的配合作用下,第二嵌入部22面向连接颈部的一端与缩颈槽处形成的台阶相抵接,使第二嵌入部不会沿着嵌入槽的底壁从插入孔滑出。因此,在防摔保护壳内安装有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的角部至少与第二嵌入单元相抵接,使防摔护角不会脱落。
[0009]其中,第一嵌入单元的尺寸与第一沉槽的尺寸相同,连接颈部和缩颈槽的尺寸相同,第二嵌入单元与第二沉槽的尺寸相同。当防摔护角安装于保护壳本体上时,嵌入部与保护壳本体的内壁平齐设置。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嵌入单元的边缘凸出于所述防摔部的边缘设置,使所述第一嵌入单元的边缘形成裙边部,所述裙边部位于所述第一沉槽内。
[0011]可选地,所述防摔部和所述第一嵌入单元均呈弧形设置。
[0012]可选地,所述防摔部的内部中空设置。
[0013]采用上述方案时,防摔部的内部形成气囊,在防摔护角受到冲击时,具有较大的缓冲空间,不会对移动终端产生较大的作用力,更有利于保护移动终端。具体而言,防摔部可呈封闭设置,其内部形成气囊。或者,防摔部具有开口,开口面向保护壳本体的内部,第一嵌入部可位于防摔部开口的周圈处。
[0014]可选地,所述防摔部与所述嵌入部的连接处为所述防摔部的根部,所述防摔部远离所述嵌入部一侧为所述防摔部的顶部,所述防摔部自其根部至其顶部逐渐变大。
[0015]在上述方案中,防摔部自其根部至其顶部逐渐变大,如此,使防摔部的顶部面积大于插入孔的面积,从而使得防摔部伸出至保护壳本体外部之后,防摔部不容易自行回落至保护壳本体的内部。这样,在移动终端从防摔保护壳内取出后,防摔护角也不会从保护壳本体上脱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6]可选地,所述防摔护角和所述嵌入部一体成型设置。
[0017]可选地,所述防摔保护壳还包括挂环部,所述挂环部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防摔部的远离所述保护壳本体一侧,所述防摔部和挂环部之间形成有挂孔。移动终端使用该方案中的防摔保护壳时,可以将挂绳穿设在挂孔中,挂在脖子上使用,解放用户的双手。
[0018]可选地,所述挂环部包括依次折弯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均与所述保护壳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
[0019]其中,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均与保护壳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使得挂环部沿保护壳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保持防摔保护壳的宽度不变,避免防摔保护壳挂到其他物体上。可选地,第二连接段与保护壳本体的宽度方向平行,使得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相互垂直,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相互垂直。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连接处、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处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圆角,使挂环部的外侧平滑。
[0020]可选地,所述防摔护角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保护壳本体的四角处。
[0021]本技术提供的防摔保护壳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防摔保护壳包括保护壳本体和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防摔护角,防摔护角包括防摔部和嵌入部,防摔部凸出于保护壳本体的表面设置,嵌入部嵌入至保护壳本体角部的内壁,嵌入部的边缘凸出于防摔部的边缘设置,使得嵌入部的边缘位于嵌入槽内。在本技术中,防摔护角可以从保护壳本体上取下,不会影响使用手感,也可以安装在保护壳本体上,对配合使用的移动终端形成更可靠的保护。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防摔保护壳的立体结构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壳本体的局部结构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防摔护角的立体结构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防摔保护壳的立体结构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防摔护角的立体结构图。
[0028]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9]1‑
保护壳本体;11

插入孔;12

嵌入槽;121

第一沉槽;122

第二沉槽;123

缩颈槽;2

防摔护角;21

防摔部;22

嵌入部;221

第一嵌入单元;222

第二嵌入单元;223

连接颈部;23

挂环部;231

第一连接段;232

第二连接段;233

第三连接段;234

挂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摔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壳本体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保护壳本体的角部处的防摔护角,所述保护壳本体的角部开设有插入孔,所述防摔护角包括位于所述插入孔处的防摔部以及与所述防摔部连接的嵌入部,所述保护壳本体的内壁在所述插入孔周圈处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部的边缘凸出于所述防摔部的边缘设置,且所述嵌入部的边缘嵌入所述嵌入槽中;所述嵌入部包括与所述防摔部连接的第一嵌入单元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嵌入单元两端的第二嵌入单元,所述第一嵌入单元和所述第二嵌入单元通过连接颈部连接,所述第二嵌入单元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颈部的宽度;所述嵌入槽包括第一沉槽以及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沉槽两端的第二沉槽,所述第一沉槽和所述第二沉槽通过缩颈槽连接,所述第二沉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缩颈槽的宽度,所述第一嵌入单元设于所述第一沉槽内,所述连接颈部设于所述缩颈槽内,所述第二嵌入单元设于所述第二沉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摔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入单元的边缘凸出于所述防摔部的边缘设置,使所述第一嵌入单元的边缘形成裙边部,所述裙边部位于所述第一沉槽内。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柏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佳乐事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