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004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1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可以应用于LTE或NR等协议框架下,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预设用于编码的第二MAC PDU个数或预设用于编码的原数据总个数,再结合预设的编码码率计算编码包个数,再将由原数据生成的编码包和原数据包按照一定的规则顺序组成第一MAC PDU后承载在TB上进行传输。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网络编码技术应用在MAC层,以有效利用传输错误的TB中正确的数据包、以恢复出传输错误的原数据,从而提高高可靠低时延业务的性能,减少重传时延和提高传输的可靠性。本申请可以应用于XR业务和低时延业务。和低时延业务。和低时延业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低时延高速率场景中,因为低时延的要求可能无法保证反馈重传机制,错误的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直接被丢弃,会造成系统性能的巨大损失,那么如何利用错误的传输块中正确的数据包信息来提升高可靠低时延业务的性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传输块包含一个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其中,网络编码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候选技术,其可以通过对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原数据进行编码获得编码数据包(简称为编码包),并通过对编码数据包进行译码恢复原数据。换言之,编码包融合了若干个原数据的信息,因此可以用来恢复任意相关的原数据。该技术是一种可以有效改善无线通信系统传输性能的方法。
[0003]现有新一代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5G中,考虑将网络编码技术应用在层二(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以及MAC层)的某一层或者某两层之间。当MAC层的一个TB传输错误时,实际上这个错误的TB中只有个别数据包出现比特错误,大多数数据包还是能够保持正确的。如何将网络编码技术应用在MAC层,以有效利用传输错误的TB中正确的数据包成为了未来应用的一个重要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将网络编码技术应用在MAC层,以期有效利用传输错误的TB中正确的数据包、以恢复出传输错误的原数据,从而提高高可靠低时延业务的性能,减少重传时延和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0005]下面从不同的方面介绍本申请,应理解的是,下面的不同方面的实施方式和有益效果可以互相参考。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生成P个第一MAC PDU,再将这P个第一MAC PDU承载在P个TB上,传输承载这P个第一MAC PDU的P个传输块,其中一个第一MAC PDU承载于一个TB上。这P个第一MAC PDU包含K个第一数据包和Q个第二数据包,且该K个第一数据包和该Q个第二数据包按照预设规则排列。这里的第一数据包是原数据包,具体的,原数据包的定义可见下文描述,此处不赘述。第二数据包是编码包,比如冗余包。其中,每个原数据包包括一个原数据包包头或一个编码包包头,每个编码包(或冗余包)包括一个编码包包头。这里,原数据包包头的大小与编码包包头的大小可以相等。
[0007]上述预设规则用于表示原数据包和编码包(或冗余包)在这P个第一MAC PDU中的位置。可选的,该预设规则可以是收发两端自行协商的,也可以是预设的,还可以是其他方式确定的,以使收发两端均知道该预设规则。也就是说,根据该预设规则,可以推导出/推算出原数据包和编码包(或冗余包)分别在这P个第一MAC PDU中的位置。
[0008]本申请中的预设可以理解为设置、预先设置、预先定义、存储、预存储、预协商、预配置、固化、或预烧制。
[0009]这P个第一MAC PDU中每个第一MAC PDU包含整数个数据包,且每个第一MAC PDU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其他数据包的大小相等。其中,这P个第一MAC PDU中除每个第一MAC PDU包含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外其他数据包的大小均等于数据包预设大小(L),该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该数据包预设大小(L)。
[0010]上述K个第一数据包是K个原数据分别加包头(即原数据包包头或编码包包头)而得到。该K个原数据是P个第二MAC PDU分别执行分割操作而得到。这里的分割操作可以是对每个第二MAC PDU进行等大小分割。应理解,第二MAC PDU的大小可能不是分割大小的整数倍,故第二MAC PDU经过等大小分割而剩余的原数据可能小于分割大小,即第二MAC PDU的分割得到的最后一个原数据的大小可能小于分割大小。
[0011]上述K个第一数据包中的N个第一数据包是该K个原数据中的N个原数据分别加包头(即原数据包包头或编码包包头)而得到。该Q个第二数据包中的M个第二数据包是对该N个原数据进行网络编码操作而生成。其中,网络编码操作至少包括网络编码本身和加编码包包头,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填充操作或其他操作,在此不予赘述。
[0012]上述P,K,Q,N和M均为正整数,且K大于或等于N,Q大于或等于M。
[0013]一种实现方式中,如果K与N相等,且Q与M相等,则上述P个第一MAC PDU总共包括N个第一数据包和M个第二数据包。该N个第一数据包是N个原数据分别加包头(即原数据包包头或编码包包头)而得到,该M个第二数据包是对该N个原数据进行网络编码操作而生成。该N个原数据是P个第二MAC PDU分别执行分割操作而得到。其中,该N个原数据为一个网络编码分组或一个网络编码窗,对该网络编码分组或网络编码窗(即这N个原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可以得到与该网络编码分组对应的编码数据(即该M个第二数据包分别包含的编码数据)。
[0014]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如果K与N不相等(即K大于N),或Q与M不相等(即Q大于M),则该K个第一数据包是K个原数据分别加包头(即原数据包包头或编码包包头)而得到。该K个第一数据包中的N个第一数据包是该K个原数据中的N个原数据分别加包头(即原数据包包头或编码包包头)而得到。该Q个第二数据包中的M个第二数据包是对该N个原数据进行网络编码操作而生成。换句话说,上述Q个第二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包的数据部分与这K个第一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的数据部分满足网络编码关系。或者,该Q个第二数据包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二数据包是这K个第一数据包中的全部或部分第一数据包的数据部分经过网络编码操作而得到。该K个原数据是P个第二MAC PDU分别执行分割操作而得到。该N个原数据为一个网络编码分组或一个网络编码窗,该K个原数据中剩余的K

N(可能为0)个原数据属于另一个网络编码分组或另一个网络编码窗。也就是说,这P个第一MAC PDU包含的数据包可能来自两个不同的网络编码分组或网络编码窗。
[0015]其中,上述第二MAC PDU是RLC层传输至MAC层的数据(即RLC PDU)生成的MAC PDU。也就是说,该第二MAC PDU是RLC层传输至MAC层的数据添加MAC层附加信息而生成/得到的。应理解,关于“网络编码分组”的含义,可参见下文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0016]可见,本方案通过约束每个第一MAC PDU包含整数个数据包且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其他数据包的大小相等,还约束原数据包和编码包在一个或多个第一MAC PDU中的排列
顺序(位置),隐含了数据包的位置信息,以使接收端/译码端的MAC层可以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成P个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P个第一MAC PDU包含的K个第一数据包和Q个第二数据包按照预设规则排列,所述P个第一MAC PDU中每个第一MAC PDU包含整数个数据包且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其他数据包的大小相等,所述K个第一数据包是K个原数据分别加包头而得到,所述K个原数据是P个第二MAC PDU分别执行分割操作而得到,所述K个第一数据包中的N个第一数据包是所述K个原数据中的N个原数据分别加包头而得到,所述Q个第二数据包中的M个第二数据包是对所述N个原数据进行网络编码操作而生成,所述第二MAC PDU是无线链路控制层传输至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数据生成的MAC PDU,所述预设规则用于表示原数据包和编码包在所述P个第一MAC PDU中的位置,P,K,Q,N和M均为正整数,且K大于或等于N,Q大于或等于M;传输承载所述P个第一MAC PDU的P个传输块,一个第一MAC PDU承载在一个传输块上;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是原数据包且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包头为原数据包包头或编码包包头,所述第二数据包是编码包且包括编码包包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与N相等,Q与M相等,所述N和M均基于所述P个第一MAC PDU包含的数据包总数和编码码率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为预设值,所述N和M分别为:或者,N=n

M;其中,所述n表示所述P个第一MAC PDU包含的数据包总数,所述cr表示编码码率,为原数据包个数与总数据包的个数的比值,所述总数据包的个数为原数据包个数与原数据包编码生成的编码包的个数之和;符号表示向上取整,符号表示向下取整;所述n
i
表示所述P个第一MAC PDU中第i个第一MAC PDU包含的数据包个数。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所述P个第一MAC PDU中每个第一MAC PDU包含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是原数据包。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若所述P个第一MAC PDU中每个第一MAC PDU包含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数据包预设大小,则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是原数据包;若所述P个第一MAC PDU中最后一个第一MAC PDU包含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大小等于所述数据包预设大小,则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是编码包或原数据包。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所述P个第一MAC PDU中除每个第一MAC PDU包含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外的其他数据包中原数据包位于编码包之前。7.根据权利要求2

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包头为原数据包包头,所述原数据包包头和所述编码包包头的大小相等;所述原数据包包头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指示信息所在的数据包是原数据包;
所述编码包包头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和编码因子字段,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指示信息所在的数据包是编码包,所述编码因子字段用于指示码本的索引。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数据包包头和所述编码包包头还包括块标识字段或偏移字段,所述偏移字段用于指示所述P个第一MAC PDU中该偏移字段所在的第一MAC PDU相对于起始第一MAC PDU的偏移值,所述块标识字段用于指示包含所述块标识字段的数据包所在的网络编码分组的标识。9.根据权利要求2

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编码操作包括填充操作和编码操作,所述编码操作包括块编码或滑动窗口编码,所述填充操作用于对所述N个原数据中大小小于数据包预设大小与预设包头大小之差的原数据进行填充;若所述编码操作包括滑动窗口编码,所述编码包包头中还包括关联深度字段,所述关联深度字段用于指示该关联深度字段所在的第一MAC PDU之前的第一MAC PDU的个数,所述滑动窗口编码为对该关联深度字段所在的第一MAC PDU与该关联深度字段指示的历史第一MAC PDU中的原数据包一起进行编码。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预设的原数据包总个数,所述M基于所述N和编码码率确定。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为:或者,其中,所述cr表示编码码率,为原数据包个数与总数据包的个数的比值,所述总数据包的个数为原数据包个数与原数据包编码生成的编码包的个数之和;符号表示向上取整,符号表示向下取整。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若所述P个第一MAC PDU中每个第一MAC PDU包含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数据包预设大小,则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是原数据包。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还包括:所述P个第一MAC PDU中的所述N个第一数据包和所述M个第二数据包满足原数据包位于编码包之前的关系。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还包括:若所述N个第一数据包的最后一个第一数据包所在的第一MAC PDU的大小不是数据包预设大小的整数倍,则所述最后一个第一数据包所在的第一MAC PDU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是所述K个第一数据包中除所述N个第一数据包外的其他第一数据包;若所述M个第二数据包的任一第二数据包所在的第一MAC PDU不是数据包预设大小的整数倍,则所述任一第二数据包所在的第一MAC PDU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是所述K个第一数据包中除所述N个第一数据包外的其他第一数据包。15.根据权利要求10

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包头为编码包包头;所述编码包包头包括编码因子字段,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编码包包头中编码因子字段指示单位向量,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编码包包头中编码因子字段用于指示码本的索引。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包包头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志远董朋朋祝慧颖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