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抗菌分子的双层抗菌敷料、制备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98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载抗菌分子的双层抗菌敷料、制备及应用。该双层抗菌敷料包括:负载抗菌分子的鱼皮明胶纳米纤维层和脱细胞鱼皮基质层,其中,鱼皮明胶纳米纤维层厚度为0.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抗菌分子的双层抗菌敷料、制备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制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负载抗菌分子的双层抗菌敷料、制备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烧伤是目前所有疾病中痛苦最大、治疗难度最高的疾病之一。目前的烧伤治疗多采用现代医学科技手段与药物配合的方式,但其仍是以牺牲皮肤换取生命的方法能使大面积烧伤的部分患者存活。虽然,研究人员进行了活性表皮修复组织的开发,但在应用方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0003]脱细胞基质是一种由动物或人类皮肤制成的无细胞组织薄片,它保留了真皮的胶原成分和组织基本结构,同时也保留了基底膜成分,是目前最为理想的细胞微环境,已成为仿生型再生医疗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热点,并在创伤和烧伤修复、口腔医学、组织缺损等领域得以应用。但是目前现有技术仍存在如下问题:(1)烧伤伤口常伴有过量渗出液,由于其中包含有大量有利于细菌生长的有机物质,从而导致伤口具有大量的细菌生物膜产生率,加剧伤口愈合的难度,而目前鱼皮明胶几乎没有抑菌作用。(2)脱细胞鱼皮基质三维结构较为松散,很难起到与外部环境隔离作用,容易导致伤口感染。
[0004]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具有抑菌作用,隔离作用,结构规整,可工业化生产的新型抗菌敷料,有效促进烧伤伤口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抗菌分子的双层抗菌敷料,该双层抗菌敷料兼具抗菌、生物安全性高、创面修复能力强、隔离效果好、结构规整等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如上双层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本方法操作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如上双层抗菌敷料的应用。
[0008]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载抗菌分子的双层抗菌敷料,所述双层抗菌敷料包括:负载抗菌分子的鱼皮明胶纳米纤维层和脱细胞鱼皮基质层;其中,鱼皮明胶纳米纤维层厚度为 0.05

2mm,鱼皮明胶纳米纤维直径为100

600nm,脱细胞鱼皮基质层厚度为0.01

1mm。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抗菌敷料,其外层为负载抗菌分子的鱼皮明胶纳米纤维层,内层为脱细胞鱼皮基质层,从结构和组分上看,外层的鱼皮明胶纳米纤维层可以为内层脱细胞鱼皮基质层提供阻隔作用,减少外部环境的影响,有效保护脱细胞鱼皮基质层,使之更好地发挥修复组织作用,并且抗菌肽的添加能进一步提高双层敷料的抗菌活性;内层的脱细胞鱼皮具有与猪、牛皮类似的仿生结构,还含有更为丰富的脂肪和Ω

3脂肪酸,可显著促进创面区域新生血管的生成,对于创伤修复尤其是难愈性创面的修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更有效诱导创面修复,并且脱细胞鱼皮基质免疫原性低,临床使用安全性好,其人
畜共患病毒传播风险远低于陆地哺乳动物来源的猪、牛皮,不会引起机体自身免疫反应。
[0011]进一步,所述负载抗菌分子的鱼皮明胶纳米纤维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形成于脱细胞鱼皮基质层上。
[0012]进一步,所述抗菌分子包含抗菌肽。
[0013]进一步,所述抗菌肽包括但不限于昆虫抗菌肽,哺乳动物抗菌肽,两栖动物抗菌肽,鱼类抗菌肽,软体动物抗菌肽,甲壳类动物抗菌肽,植物抗菌肽或细菌抗菌肽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抗菌肽具有耐碱性强、热稳定性好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它的引入主要是为了提高双层抗菌敷料的抗菌活性,防止在创口修复过程中,受到外界细菌的侵入影响创口修复效果,同时也能抑制创口的细菌滋生,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提及的牛乳铁蛋白抗菌肽或β
‑ꢀ
防御素为一类哺乳动物抗菌肽。
[0015]为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如上双层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将鱼皮酶解明胶溶于水,然后与抗菌分子配制成静电纺丝前驱液,然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在脱细胞鱼皮基质层上静电纺丝形成鱼皮明胶纳米纤维层,经热压贴合、交联、干燥后得到双层抗菌敷料。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的过程参数控制,使得鱼皮明胶纳米纤维层均匀覆盖在脱细胞鱼皮基质层上,从而得到结构规整的双层抗菌敷料,并且可根据具体应用需要裁减成规则的几何图形,如长方形,其规格可根据创面大小进行改变,例如:5cm
×
5cm, 5cm
×
10cm或10cm
×
10cm。外层鱼皮明胶纳米纤维不仅对外部细菌、微尘起到良好的阻隔作用,有效保护鱼皮基质层,发挥修复组织的效果;而且由纳米纤维所组成的外层,具有良好且快速的吸液性能,可及时迅速的将伤口的积液排出;另外抗菌肽的添加,可促使纳米纤维在降解过程中起到持久高效抗菌的作用。
[0019]在本申请中将热压贴合置于静电纺丝之后是为了将脱细胞鱼皮基质与鱼皮明胶纳米纤维层更好的复合在一起,其交联是为了实现双层抗菌敷料的可控降解、持续抗菌。
[0020]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术语鱼皮酶解明胶是指一种将鱼皮明胶通过酶解方法制备得到的鱼皮酶解明胶,其中酶解方法可以采用现有成熟技术进行。
[0021]进一步,鱼皮酶解明胶在水中的浓度为5~15%;所述静电纺丝前驱液中,抗菌分子的浓度为0.5~1%;所述配制静电纺丝前驱液的温度为45~60℃。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所述鱼皮酶解明胶的浓度为10%;所述配制静电纺丝前驱液的温度为 50℃。
[0022]进一步,所述静电纺丝的电压为15~25kV,所述静电纺丝的注射器针头的喷射距离为7

25cm。
[0023]进一步,所述热压贴合温度为40~60℃;所述热压贴合时间为0.1~30s。
[0024]进一步,所述交联选用的交联剂包括但不限于戊二醛、京尼平、甲醛、环氧氯丙烷、三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5]进一步,所述交联剂的浓度为1~5%。
[0026]进一步,所述交联时间为24~48h。
[0027]进一步,所述制备方法中在干燥结束后还包括灭菌。
[0028]进一步,所述灭菌选用高压蒸汽灭菌、Co60灭菌、电子束辐照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中的一种。
[0029]进一步,所述灭菌选用电子束辐照灭菌。
[0030]进一步,所述电子束辐照灭菌的辐照剂量为10~20KGy,辐照时间为0.1~7s。
[0031]脱细胞鱼皮基质层的制备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方法进行制备,目的将外购鱼皮经脱脂、脱细胞处理后,以制备出三维结构的完整脱细胞鱼皮基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脱细胞鱼皮基质层的方法:
[0032]取新鲜鱼皮去鳞、鱼肉、内侧筋膜,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浸泡,酸处理后用碱液清洗,之后在

60℃下反复冻融,取出后用表面活性剂进行脱细胞,碱液洗涤,冷冻干燥后得脱细胞鱼皮基质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抗菌分子的双层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抗菌敷料包括:负载抗菌分子的鱼皮明胶纳米纤维层和脱细胞鱼皮基质层;其中,鱼皮明胶纳米纤维层厚度为0.05

2mm,鱼皮明胶纳米纤维直径为100

600nm,脱细胞鱼皮基质层厚度为0.01

1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抗菌分子的鱼皮明胶纳米纤维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形成于脱细胞鱼皮基质层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分子包含抗菌肽;优选地,所述抗菌肽包括昆虫抗菌肽,哺乳动物抗菌肽,两栖动物抗菌肽,鱼类抗菌肽,软体动物抗菌肽,甲壳类动物抗菌肽,植物抗菌肽或细菌抗菌肽中的一种或多种。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双层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鱼皮酶解明胶溶于水,然后与抗菌分子配制成静电纺丝前驱液,然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在脱细胞鱼皮基质层上静电纺丝形成鱼皮明胶纳米纤维层,经热压贴合、交联、干燥后得到双层抗菌敷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鱼皮酶解明胶在水中的浓度为5~15%;所述静电纺丝前驱液中,抗菌分子的浓度为0.5~1%;所述配制静电纺丝前驱液的温度为45~6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的电压为15~25kV,所述静电纺丝的注射器针头的喷射距离为7

25cm。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贴合温度为40~60℃;所述热压贴合时间为0.1~30s;优选地,所述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伟鹏郭燕川陈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