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的多层工艺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95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的多层工艺布置结构,涉及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领域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的多层工艺布置结构,包括设置在配料楼内的配料浇注工段,配料楼从二层开始布置,在配料楼内三层楼面上设置有浇注搅拌机,在配料楼内的二层楼面上设置有模具;与二层楼面同高度位置处设置有静停养护工段,从而充分利用蒸压釜前预养轨道区域的上部空间;模具在二层高度的静停养护工段、浇注工段与设置在一层高度的切割工段之间运转通过升降转运设备实现。在蒸压釜上设置有平台,平台上设置有网片焊接工段,网片焊接工段加工制作后的网片转运至鞍架座循环工段组网,以便于后续板材加工。以便于后续板材加工。以便于后续板材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的多层工艺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领域生产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的多层工艺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蒸压加气混凝土行业,普遍是将静停室、切割区、蒸压釜及釜前后轨道、包装区布置在一层。近些年,开始流行将钢筋网片的焊接和鞍架循环过程放置在静停室和釜前轨道的二层平台上(便于省出原料堆放区域)。现有方案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率低。对于土地面积小的投资者,按现有工艺布置方式设计的工厂往往存在因釜数量不足、工艺不流畅而导致产能低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蒸压加气混凝土行业工艺布置方式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的多层工艺布置结构,通过将静停养护工段布置在釜前预养轨道上方的二层平台上,以充分利用蒸压釜前轨道区域的上部空间,与目前在用布置形式相比,相同产能的情况下厂房面积减少了静停室区域,同等产能占地更小。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的多层工艺布置结构,包括配料浇注工段,配料楼从二层开始布置,浇注搅拌机设置在配料楼的三层,浇注时料浆从配料楼的三层流入二层的模具内;与二层楼面同高度位置处设置有静停养护工段,所述静停养护工段布置在蒸压釜前预养轨道上方的二层平台上,从而充分利用蒸压釜前轨道区域的上部空间,与目前在用布置形式相比,相同产能的情况下厂房面积减少了静停室区域,同等产能占地更小;通过将浇注工段与静停养护工段在同一高度,使得浇注后的模具能够水平移至静停养护工段,从而保证工艺的衔接性,提高生产效率,并能够保证后续生产的质量。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静停养护工段上方的三层平台上设置有鞍架座循环工段,以便于满足板材的生产加工需求。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蒸压釜设置在地面一层上,所述蒸压釜上方水平设置有釜上平台,所述釜上平台上设置有网片焊接工段,网片焊接工段加工制作后的网片通过转运设备转运至鞍架座循环工段组网。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釜上平台与鞍架座循环工段下方的三层平台相齐平,从而保证网片制作与后续组网工艺衔接性较好。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运设备为行车或吊机或升降平台,以将网片焊接工段加工制作后的网片通过转运设备转运至鞍架座循环工段组网,从而适应网片焊接工段与鞍
架座循环工段不在同一层高度的需求。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升降转运设备,所述升降转运设备用于模具在二层高度的静停养护工段、浇注工段与设置在一层高度的切割工段之间运转。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转运设备为模具升降装置,所述模具升降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模具升降平台,所述模具升降平台下表面水平设置有模具运行轨道,所述模具运行轨道与水平面相齐平,模具运行至模具运行轨道并全部位于升降平台上以后,模具升降平台携带模具车由一层上升至二层或二层下降至一层,当模具运行轨道与目标层模具轨道同高后,模具车从模具运行轨道经目标层模具轨道驶入目标层,从而完成模具在不同层间的转运。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模具升降平台下表面水平设置的模具运行轨道的外端部设置有定位器,以保证模具升降平台升降时能够精准定位到一层或二层,使得模具运行轨道与目标层模具轨道准确对接,便于模具车驶出。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转运设备为模具吊机,模具吊机水平运行方向为沿模具运行方向或垂直模具运行方向中的一种,采用液压式或卷扬式实现升降。
[0016]3.有益效果
[0017]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的多层工艺布置方式,通过将静停养护工段布置在蒸压釜前预养轨道上方的二层平台上,从而充分利用蒸压釜前轨道区域的上部空间,与目前在用布置形式相比,相同产能的情况下厂房面积减少了静停室区域,同等产能占地更小;
[0019](2)本技术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的多层工艺布置方式,配料浇注工段下部的浇注工位设置在配料楼内的二层楼面上,静停养护工段设置在与配料楼的二层楼面相齐平位置处,通过将配料浇注工段下部的浇注工位与静停养护工段设置在同一层,从而保证工艺的衔接性,提高生产效率,并能够保证后续生产的质量;
[0020](3)本技术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的多层工艺布置方式,蒸压釜的釜上平台上设置有网片焊接工段,网片焊接工段加工制作后的网片通过转运设备转运至鞍架座循环工段组网,以便于满足板材的生产加工需求;
[0021](4)本技术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的多层工艺布置方式,所述转运设备为行车或吊机或升降平台,从而适应网片焊接工段与鞍架座循环工段不在同一层高度的需求;
[0022](5)本技术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的多层工艺布置方式,所述釜上平台与鞍架座循环工段下方的三层平台相齐平,从而保证网片制作与后续组网工艺衔接性较好;
[0023](6)本技术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的多层工艺布置方式,还包括升降转运设备,所述升降转运设备用于携带各工段生产后的模具在一、二层平台之间完成运转,所述升降转运设备为模具升降装置,所述模具升降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模具升降平台,所述模具升降平台下表面水平设置有模具运行轨道,所述模具升降平台下表面水平设置的模具运行轨道的外端部设置有定位器,以保证模具升降平台升降时能够精准定位到一层或二层,使得模具运行轨道与目标层模具轨道准确对接,便于模具车驶出;
[0024](7)本技术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的多层工艺布置方式,所述升降转运设备为模具吊机,模具吊机水平运行方向为沿模具运行方向或垂直模具运行方向中的一种,采用液压式或卷扬式实现升降。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多层工艺布置立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多层工艺布置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

地面一层;2

配料楼;21

二层楼面;22

浇注搅拌机;3

模具;4

釜前编组工段;5

静停养护工段;51

二层平台;6

鞍架座循环工段;7

模具升降装置;8

蒸压釜;81

釜上平台;9

网片焊接工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9]实施例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的多层工艺布置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蒸压釜(8),蒸压釜(8)前的轨道上设置有釜前编组工段(4),所述釜前编组工段(4)前设置有浇注工段,所述浇注工段设置在配料楼(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楼(2)从二层开始布置,所述浇注工段包括在配料楼(2)内设置的浇注搅拌机(22),在配料楼(2)内的二层楼面(21)上对应浇注搅拌机(22)下部设置有模具(3);在釜前编组工段(4)上方的二层平台(51)上设置有静停养护工段(5),浇注工段与静停养护工段(5)在同一高度;还包括升降转运设备,通过升降转运设备将模具(3)在二层高度的静停养护工段(5)、浇注工段与设置在一层高度的切割工段之间运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的多层工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停养护工段(5)上方的平台上设置有鞍架座循环工段(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的多层工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压釜(8)设置在地面一层(1),所述蒸压釜(8)上方水平设置有釜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范吉伟张叶信孙海江小飞徐顺武王威杭永成汤维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