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光圈及其驱动机构及具有该可变光圈的透镜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94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包括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的运动路径所在平面平行,且作动件处于任一光圈档位位置时,至少一对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之间具有运动方向上的偏移量,或者磁性件二与多个磁性件一中的一个磁性件一处于吸合状态时,磁性件二与其他磁性件一之间具有运动方向上的偏移量。该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减小了空间占用,有利于可变光圈整体体积的缩小,以满足透镜镜筒的安装需求。且相较于传统电机驱动成本较低。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可变光圈及透镜镜头,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光圈及其驱动机构及具有该可变光圈的透镜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投影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变光圈及其驱动机构,还涉及一种透镜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投影行业的发展,用户使用的投影环境变化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需要投影设备表现出的色彩和亮度各有不同。例如,在白天客厅里进行投影,其环境亮度较亮,则要求投影设备表现出高亮状态,让投影画面更加清晰;但到晚上使用投影播放画面的时候,若投影亮度太高,会让画面色彩明亮化,则降低了对比,大大降低观影体验,此时就需要降低光通量,降低亮度,提高画面对比。
[0003]目前解决在投影设备光强的方式有降低LED灯的电流,或者使用光圈对光的遮挡。其中,降低电流在实际使用中并不会提高画面的对比,而使用光圈则是一个较优的方法。
[0004]常见的可变光圈通过电机、杠杆等结构驱动。如使用电机驱动多枚光阑叶片组成闸刀型光圈。然而,电机尺寸较大,故使得整体结构较大,难以放入镜筒内部。
[0005]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电机驱动可变光圈的体积较大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电机驱动可变光圈的体积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驱动机构的可变光圈及透镜镜头。
[0007]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包括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一一对应并设置有N对,每对所述磁性件一和所述磁性件二中至少有一者为电磁铁,各所述磁性件一固定安装,各所述磁性件二分别与相对于所述磁性件一具有运动自由度的作动件连接,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的运动路径所在平面平行,且所述作动件处于任一光圈档位位置时,至少一对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之间具有运动方向上的偏移量,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0009]优选地,上述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中,所述作动件处于任一光圈档位位置时,至少两对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之间具有运动方向上的偏移量且偏移量不同。
[0010]优选地,上述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中,所述作动件处于任一光圈档位位置时,其中一对所述磁性件一和所述磁性件二处于吸合状态,其余各对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之间具有运动方向上的偏移量。
[0011]优选地,上述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中,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的磁极方向垂直于运动方向。
[0012]优选地,上述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中,所述磁性件一和所述磁性件二分别沿着运
动方向间隔排列。
[0013]优选地,上述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中,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之间在二者的作用力方向上具有间隙。
[0014]一种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包括N个磁性件一和一个磁性件二,所述磁性件一为电磁铁,所述磁性件二或者所有的所述磁性件一固定安装,另一者与作动件连接,所述作动件与相对于固定安装的所述磁性件一或所述磁性件二具有运动自由度,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的运动路径所在平面平行,所述作动件处于任一光圈档位位置时,所述磁性件二与至少一个所述磁性件一之间具有运动方向上的偏移量,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0015]优选地,上述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中,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的磁极方向垂直于运动方向。
[0016]优选地,上述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中,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之间在二者的作用力方向上具有间隙。
[0017]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采用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配合的方式,且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的运动路径所在平面平行。在一种方式中,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一一对应并设置有N对,每对磁性件一和磁性件二中至少有一者为电磁铁,作动件处于任一光圈档位位置时,至少一对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之间具有运动方向上的偏移量;在另一种方式中,包括N个磁性件一和一个磁性件二,磁性件一为电磁铁,磁性件二与多个磁性件一种的一个磁性件一处于吸合状态时,磁性件二与其他磁性件一之间具有运动方向上的偏移量。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配合的方式,利用电磁吸力或斥力来操纵机械装置,实现光圈大小变化调整。且由于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通过较小的尺寸即能够提供可靠的作用力,故减小了空间占用,有利于可变光圈整体体积的缩小,以满足透镜镜筒的安装需求。且相较于传统电机驱动成本较低。另外,电磁驱动控制精度高,从而形成的光圈口径精度较高。再者,通过多组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设置位置的配合,能够实现光圈口径的多种变化,以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变光圈,该可变光圈包括上述任一种驱动机构。由于上述的驱动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可变光圈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20]一种可变光圈,包括X个磁性件一,Y个磁性件二,光圈壳体和叶片组件,X个所述磁性件一设置在所述光圈壳体,Y个所述磁性件二设置在所述叶片组件,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之间在二者的作用力方向上具有间隙,X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Y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
[0021]所述磁性件一为电磁铁,其中一个所述磁性件一和对应的所述磁性件二处于吸合状态时,其余各所述磁性件一与对应的所述磁性件二之间具有运动方向上的偏移量。
[0022]优选地,上述可变光圈中,所述光圈壳体上固定有印制电路板,所述印制电路板与各所述电磁铁分别电连接并向所述电磁铁输出正向和/或反向电流以控制所述电磁铁的磁极方向,或者控制所述电磁铁的通断电。
[0023]优选地,上述可变光圈中,所述叶片组件包括转盘支架和多个叶片,所述转盘支架转动安装于所述光圈壳体上,各所述叶片分别与所述光圈壳体转动连接,且所述转盘支架相对所述光圈壳体转动时带动各所述叶片旋转以调整所述叶片围成的光圈大小,所述磁性
件二固定于所述转盘支架上。
[0024]优选地,上述可变光圈中,所述光圈主体上设置有若干凸点,所述转盘支架的盘面承靠于所述凸点上;或者所述转盘支架上具有若干凸点,所述转盘支架通过所述凸点承靠于所述光圈主体上。
[0025]优选地,上述可变光圈中,所述光圈主体上具有垂直于所述光圈孔的轴向的定位凸起,所述转盘支架上具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导向槽,且所述限位导向槽的一侧具有避让凹槽,所述定位凸起由所述避让凹槽插入并旋转至与所述限位导向槽的凹台面相抵;
[0026]或者,所述转盘支架上具有垂直于所述光圈孔的轴向的定位凸起,所述光圈主体上具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导向槽,且所述限位导向槽的一侧具有避让凹槽,所述定位凸起由所述避让凹槽插入并旋转至与所述限位导向槽的凹台面相抵。
[0027]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透镜镜头,该透镜镜头包括上述任一种可变光圈。由于上述的可变光圈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可变光圈的透镜镜头也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一一对应并设置有N对,每对所述磁性件一和所述磁性件二中至少有一者为电磁铁,各所述磁性件一固定安装,各所述磁性件二分别与相对于所述磁性件一具有运动自由度的作动件连接,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的运动路径所在平面平行,且所述作动件处于任一光圈档位位置时,至少一对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之间具有运动方向上的偏移量,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件处于任一光圈档位位置时,至少两对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之间具有运动方向上的偏移量且偏移量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件处于任一光圈档位位置时,其中一对所述磁性件一和所述磁性件二处于吸合状态,其余各对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之间具有运动方向上的偏移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的磁极方向垂直于运动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一和所述磁性件二分别沿着运动方向间隔排列。6.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之间在二者的作用力方向上具有间隙。7.一种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磁性件一和一个磁性件二,所述磁性件一为电磁铁,所述磁性件二或者所有的所述磁性件一固定安装,另一者与作动件连接,所述作动件相对于固定安装的所述磁性件一或所述磁性件二具有运动自由度,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的运动路径所在平面平行,所述作动件处于任一光圈档位位置时,所述磁性件二与至少一个所述磁性件一之间具有运动方向上的偏移量,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的磁极方向垂直于运动方向。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一与所述磁性件二之间在二者的作用力方向上具有间隙。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秋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