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应原皮试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9906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应原皮试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患者前臂的底座、用于放置点刺液瓶的固定板、用于挤压点刺液瓶的活动块、用于刺入患者皮肤的针座,所述固定板架设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固定板设有若干用于放置点刺液瓶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前端设有可被所述活动块挤压的缺口,所述活动块可前后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针座包括针板和若干间隔均匀的设置于所述针板底部的针尖,所述针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针板底部,所述针尖的数量与所述放置槽的数量相同,所述针尖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放置槽之间的间距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能够实现多种过敏原药液一次性滴注,并实现多点刺皮肤一次性完成,有效减少操作步骤,省时省力。省时省力。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应原皮试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应原皮试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是目前临床上最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过敏原诊断方法,其原理是过敏原与致敏机体皮肤内肥大细胞表面已结合的IgE结合,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过敏介质,导致局部血管扩张、渗出,表现为风团和红晕。目前,临床上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操作流程是:消毒患者皮肤后,将1小滴过敏原诊断试剂(约40种,含组胺阳性对照及生理盐水阴性对照)逐一间隔2

4cm滴于患者前臂屈侧皮肤,并用记号笔编号标记,然后用一次性点刺针逐一轻轻刺入皮肤表层。15

20分钟后通过比较不同过敏原与阳性对照的风团大小来确定患者对过敏原反应的强度,最终确定过敏原。
[0003]临床上,由于过敏原检测试剂超过40种之多,每种试剂单独存储于不同的试剂瓶,现有的点刺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缺点:1)每检测一个患者需要取出40多个试剂瓶,打开瓶盖,倒置瓶体滴液,再放正瓶体,关闭瓶盖,故操作繁琐,耗时长;2)试剂瓶盖反复打开后再关闭,试剂反复使用,若试剂瓶口不小心接触患者皮肤,容易被细菌污染,造成患者交叉感染;3)点刺试剂种类多,容易混淆,出错率高;4)点刺次数多,点刺用力不均匀,刺入皮肤的深度容易出现偏差,刺入过浅则不能刺破皮肤导致假阴性,刺入过深则疼痛感强烈且容易出血,影响结果判断的准确性;5)患者需要忍受40余次的刺痛,特别是儿童,存在抗拒心理,较难配合完成;6)在滴试剂液环节,挤压试剂瓶的力度很难统一,造成试剂的液滴大小不均匀,滴液剂量难以控制,常造成试剂浪费;7)点刺结果无原始照片,无法保存为客观的病历资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点刺法操作复杂、耗时长、无法保证试剂剂量均匀且患者不易配合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应原皮试检测装置。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变应原皮试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患者前臂的底座、用于放置点刺液瓶的固定板、用于挤压点刺液瓶的活动块、用于刺入患者皮肤的针座,所述固定板架设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固定板设有若干用于放置点刺液瓶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前端设有可被所述活动块挤压的缺口,所述活动块可前后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针座包括针板和若干间隔均匀的设置于所述针板底部的针尖,所述针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针板底部,所述针尖的数量与所述放置槽的数量相同,所述针尖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放置槽之间的间距相同。
[0007]优选的,所述底座设有用于放置患者前臂的凹槽。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板支架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支撑板架设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凹槽与所述放置槽处于同于竖直线上。
[0009]优选的,所述放置槽之间的间间距与所述针尖之间的间距均为2

4cm,所述针尖的
直径为0.1

0.6mm,所述针尖长度为1mm。
[0010]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检测装置一侧、用于收纳所述针座的收纳槽。
[0011]优选的,所述活动块两端设有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连接杆,所述固定板底部两端设有与所述连接杆配合的导轨和用于带动所述活动块前后移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连接杆上设有齿条,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主控装置,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主控装置。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底部还设有用于拍摄检查结果的摄像头和用于补光的照明装置,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照明装置均连接所述主控装置。
[0014]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查看或打印拍摄结果的外部终端,所述外部终端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主控装置,所述外部终端为电脑或打印机。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能够实现多种过敏原药液一次性滴注,并实现多点刺皮肤一次性完成,有效减少操作步骤,省时省力;此外,通过活动块按压点刺液瓶,力度均匀,有效保证剂量均匀。
[0017]2、本技术针尖可拆卸设置于针板底部,均为一次性使用,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0018]图1: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本技术的针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0、底座;20、固定板;21、放置槽;30、活动块;31、连接杆;40、针座;41、针板;42、针尖;50、支撑板;60、主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有点刺法操作复杂、耗时长、无法保证试剂剂量均匀且患者不易配合等问题。所以本技术提出新的方案,为更加清楚的表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
[0022]参见图1,一种变应原皮试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患者前臂的底座10、用于放置点刺液瓶的固定板20、用于挤压点刺液瓶的活动块30、用于刺入患者皮肤的针座40。
[0023]所述固定板20架设于所述底座10上方,所述固定板20设有若干用于放置点刺液瓶的放置槽21,所述放置槽21前端设有可被所述活动块30挤压的缺口,所述活动块30可前后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20。
[0024]所述针座40包括针板41和若干间隔均匀的设置于所述针板41底部的针尖42,所述针尖42顶部设有螺纹连接部,所述针板41底部设有与所述螺纹连接部配合的螺孔,所述针尖4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针板41底部。所述针尖42的数量与所述放置槽21的数量相同,所述针尖42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放置槽21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针尖42可拆卸设置于针板41底部,均为一次性使用,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0025]所述底座10设有用于放置患者前臂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和成人手臂形状匹配,便于准确放置手臂位置,以提高检查速度。
[0026]所述底座10与所述固定板20支架之间设有支撑板50,所述固定板20通过所述支撑
板50架设于所述底座10上方,所述凹槽与所述放置槽21处于同于竖直线上。
[0027]所述放置槽21之间的间间距与所述针尖42之间的间距均为2

4cm,所述针尖42的直径为0.1

0.6mm,所述针尖42长度为1mm。
[0028]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一侧设有用于所述针座40的收纳槽,需要使用时,拿出并通过人工方式刺入患者液滴下方的皮肤。
[0029]所述活动块30两端设有与所述固定板20连接的连接杆31,所述固定板20底部两端设有与所述连接杆31配合的导轨,所述活动块30可通过人力驱动其前后移动。
[0030]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20底部前端设有用于带动所述活动块30前后移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连接杆31上设有齿条,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
[0031]所述固定板20上设有主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应原皮试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患者前臂的底座、用于放置点刺液瓶的固定板、用于挤压点刺液瓶的活动块、用于刺入患者皮肤的针座,所述固定板架设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固定板设有若干用于放置点刺液瓶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前端设有可被所述活动块挤压的缺口,所述活动块可前后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针座包括针板和若干间隔均匀的设置于所述针板底部的针尖,所述针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针板底部,所述针尖的数量与所述放置槽的数量相同,所述针尖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放置槽之间的间距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应原皮试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用于放置患者前臂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应原皮试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板支架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支撑板架设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凹槽与所述放置槽处于同于竖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应原皮试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之间的间间距与所述针尖之间的间距均为2

4cm,所述针尖的直径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阅曾长陈金妹陈小珍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