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跟防扭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87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后跟防扭鞋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足弓位置的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防扭片;所述本体的后跟位置设置有槽孔,所述槽孔内安装有减震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鞋底,通过设置有TPU防扭片,在人们因用力不适而导致鞋底产生侧滑时,防扭片能够起到稳定支撑足部和保护双脚的作用,减少侧翻概率,避免外力伤害,同时后跟位置设置有槽孔,槽孔内设置有减震装置,可用于对脚后跟起到保护防扭作用的同时兼具减震效果。护防扭作用的同时兼具减震效果。护防扭作用的同时兼具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跟防扭鞋底


[0001]本技术涉及鞋底
,具体涉及一种后跟防扭鞋底。

技术介绍

[0002]鞋底从上到下包括内底、中底和大底。对于部分鞋来说,尤其是对于运动鞋来说,人们希望双脚在运动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减少震动带来的伤害,以实现锻炼或竞技的目的,减震鞋底的出现解决了部分问题,减震结构可以缓冲运动中地面对脚的剧烈冲击力,还有助于提高舒适感,减轻疲劳感,但是,仅有减震是不够的,还需要鞋底具有支持稳定性和防扭伤功能,避免运动损伤。
[0003]目前运动鞋的缓冲减震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缓冲吸震功能材料以及缓冲吸震结构来实现的。当使用缓冲吸震功能材料时,虽能取得较好的缓震功能,也极大地削弱了运动鞋的稳定性能。如常见的鞋底减震设计为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的全封闭式减震气囊,然而减震气囊密封一旦被破坏,空气泄漏,便失去了减震效果,并且减震气囊又厚又软,当鞋底将地面冲击力传给足底时,减震气囊易歪斜,不能进行校正,无法使鞋底恢复原状保护足部不被扭伤。针对此问题,现有的鞋底在后掌内置入与后跟鞋垫形似的稳定片,意图缓解在运动中前后掌的剧烈冲击力,并提高鞋子的缓震、支持和稳定的性能。但这种与后跟鞋垫形似的稳定片,其基本呈片状,未能很好地形成结构减振和支持、稳定,减震效果和稳定防扭作用非常有限,当受强力冲击时,无法有效减震、避免扭伤,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跟防扭鞋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后跟防扭鞋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足弓位置的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防扭片;所述本体的后跟位置设置有槽孔,所述槽孔内安装有减震装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防扭片向凹槽的前后两端延伸至前脚掌和后跟位置,所述防扭片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下表面与本体的足弓位置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槽孔的上端为长轴沿本体长度方向的椭圆状,其边缘为用于贴合脚足弓的弧面状。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与槽孔配合设置的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底块、设置于底块中心位置的弹性块以及设置于外壳内并与外壳边缘连接的弹性片。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片为“十”字型结构,其正中心的底面与弹性块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为上宽下窄的结构并固定连接于槽孔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块覆盖外壳的底部表面。
[0013]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底面位于前脚掌位置设置有多个折线防滑纹,后跟位置设置有由TPU制成的防滑垫,所述防滑垫设置有互相垂直的凹纹。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的鞋底,通过设置有TPU防扭片,在人们因用力不适而导致鞋底产生侧滑时,防扭片能够起到稳定支撑足部和保护双脚的作用,减少侧翻概率,避免外力伤害,同时后跟位置设置有槽孔,槽孔内设置有减震装置,可用于对脚后跟起到保护防扭作用的同时兼具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鞋底的仰视图;
[0018]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鞋底的减震装置俯视图;
[0019]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鞋底的防扭片的截面图。
[0020]图中:
[0021]本体

1,防扭片

2,支撑块

3,槽孔

4,外壳

5,底块

6,弹性块

7,弹性片

8,防滑纹

9,防滑垫

10,减震装置

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说明书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23]参照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后跟防扭鞋底,包括本体1,本体1的足弓位置的两侧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防扭片2,该防扭片2由TPU制成,本体1的后跟位置设置有槽孔4,槽孔4内安装有减震装置11,通过槽孔4以及槽孔4内的减震装置11可有效保护脚后跟以防扭,且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0024]进一步的,防扭片2向凹槽的前后两端延伸至前脚掌和后跟位置,防扭片2主要用于防护足弓部位,且延伸至前脚掌和后跟以对其侧面起到防护防止侧翻,防扭片2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块3,支撑块3下表面与本体1的足弓位置固定连接,支撑块3在能够起到对侧面的支撑,当脚底呈现侧翻趋势时,支撑块3的下表面与本体1连接的位置会对足弓部位起到支撑的作用。
[0025]进一步的,槽孔4的上端为长轴沿本体1长度方向的椭圆状,其边缘为用于贴合脚足弓的弧面状,以使脚踩鞋底时脚感舒适。
[0026]进一步的,减震装置11包括与槽孔4配合设置的外壳5、设置于外壳5内的底块6、设置于底块6中心位置的弹性块7以及设置于外壳5内并与外壳5边缘连接的弹性片8,弹性片8为“十”字型结构,其正中心的底面与弹性块7固定连接,当脚踩鞋底时,后跟挤压弹性片8,弹性片8的边缘拉动外壳5向中心聚集从而使鞋底后跟周围加固对脚后跟的保护以提高行走时脚后跟的稳定性,同时中心位置的弹性块7可对脚后跟起到缓冲作用。
[0027]进一步的,外壳5为上宽下窄的结构并固定连接于槽孔4内,外壳5与槽孔4适配,其结构上宽主要为了尽量扩大与脚底的接触面积,下窄则为了减少该槽孔4的体积防止后跟部位的质量过低不耐穿。
[0028]进一步的,底块6覆盖外壳5的底部表面,由于后跟设置有槽孔4,后跟的质量比前脚掌轻,在槽孔4内设置底块6以提供该鞋底后跟槽孔4内的稳定性。
[0029]进一步的,本体1的底面位于前脚掌位置设置有多个折线防滑纹9,后跟位置设置
有由TPU制成的防滑垫10,防滑垫10设置有互相垂直的凹纹,通过设置折线防滑纹9以及防滑垫10可进一步防止鞋底滑动,预防侧翻。
[0030]本技术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跟防扭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足弓位置的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防扭片;所述本体的后跟位置设置有槽孔,所述槽孔内安装有减震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跟防扭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扭片向凹槽的前后两端延伸至前脚掌和后跟位置,所述防扭片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下表面与本体的足弓位置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跟防扭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的上端为长轴沿本体长度方向的椭圆状,其边缘为用于贴合脚足弓的弧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跟防扭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与槽孔配合设置的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照林秀欣袁雄文钟素丹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鸿荣轻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