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汇流排悬挂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70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17
一种汇流排悬挂线夹,包括相对布置的左线夹本体、右线夹本体及U型衬垫、连接螺栓副,左线夹本体与右线夹本体均包括上端的连接部和下端的夹持部,连接部通过紧固螺栓副固定连接在一起,且连接部的内端面上通过相对设置弧形凹槽围合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台阶孔,连接螺栓副自下而上插装在台阶孔中;夹持部的相对面上顺线路方向对称设有汇流排夹持槽,汇流排夹持槽的顶壁、底壁及侧壁上顺线路方向均设置有卡槽,且侧壁上的卡槽的槽底设置有限位孔;U型衬垫的顶部、底部及外侧均具有与卡槽适配的凸筋,且外侧的凸筋上具有凸台;U型衬垫嵌装在汇流排夹持槽中,并使所述凸筋对应嵌入卡槽中,凸台嵌入所述限位孔内,将U型衬垫固定在汇流排夹持槽中。排夹持槽中。排夹持槽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汇流排悬挂线夹


[0001]本技术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刚性悬挂供电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汇流排悬挂线夹。

技术介绍

[0002]与本技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刚性悬挂接触网汇流排定位线夹(CN204020604),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线夹本体,两块线夹本体的线夹夹头(汇流排夹持槽)处均镶嵌有尼龙垫块,尼龙垫块与汇流排相接触处的尼龙垫块上具有尼龙凸起,该尼龙凸起可以很好的保护汇流排的下接触面和侧接触面,不易造成汇流排表面损伤,但是对于与汇流排顶面并无保护,可能会引起汇流排卡滞。同时所述的尼龙垫块通过弹性圆柱销固定安装于线夹本体上,为分体式结构,不但安装工艺较复杂,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尼龙垫块的连接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汇流排悬挂线夹,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汇流排悬挂线夹,包括相对布置的左线夹本体、右线夹本体及U型衬垫、连接螺栓副,所述左线夹本体与右线夹本体均包括上端的连接部和下端的夹持部,所述连接部通过紧固螺栓副固定连接在一起,且所述连接部的内端面上通过相对设置弧形凹槽围合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台阶孔,所述连接螺栓副自下而上插装在台阶孔中;所述夹持部的相对面上顺线路方向对称设有汇流排夹持槽,所述汇流排夹持槽的顶壁、底壁及侧壁上顺线路方向均设置有卡槽,且所述侧壁上的卡槽的槽底设置有限位孔;所述U型衬垫的顶部、底部及外侧均具有与卡槽适配的凸筋,且所述外侧的凸筋上具有凸台;所述U型衬垫嵌装在汇流排夹持槽中,并使所述凸筋对应嵌入所述卡槽中,所述凸台嵌入所述限位孔内,将U型衬垫固定在汇流排夹持槽中。
[0005]所述左线夹本体连接部的内端面上具有水平凹槽,所述右线夹本体连接部的内端面上具有与水平凹槽适配的水平凸棱,且所述水平凸棱嵌入水平凹槽中,并使所述连接部的接缝与所述夹持部的中心重合。
[0006]所述左线夹本体连接部的内端面上具有水平凹槽,所述右线夹本体连接部的内端面上具有与水平凹槽适配的水平凸棱,且所述水平凸棱嵌入水平凹槽中,所述左线夹本体连接部的内端面凸出所述夹持部的中心,进而使所述连接部的接缝偏移所述夹持部的中心。
[0007]所述左线夹本体、右线夹本体连接部的内端面均包括第一结合面、第二结合面,且第二结合面向内凸出第一结合面;所述第一结合面上具有水平凹槽,所述第二结合面上具有水平凸棱;所述左线夹本体的第一结合面、第二结合面分别与右线夹本体的第二结合面、第一结合面相对,且所述上部具有水平凸棱嵌入水平凹槽中。
[0008]所述U型衬垫为尼龙衬垫,所述尼龙衬垫通过注塑工艺成型在汇流排夹持槽内,使
二者与成为一体,且所述尼龙衬垫与汇流排接触的三个面均为向内凸出的圆弧面。
[0009]所述卡槽为燕尾槽或T型槽,所述凸筋为与所述燕尾槽或T型槽适配的燕尾型。
[0010]左线夹本体、右线夹本体上端外侧均设有凸沿。
[001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尼龙垫块通过注塑工艺成型在汇流排夹持槽内与线夹本体成为一体结构,并通过燕尾槽或T型槽连接及限位孔定位,使尼龙垫块的连接可靠性更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低。
[0013]2、本技术尼龙衬垫上与汇流排接触的三个面均为向内凸出的圆弧面,贴合汇流排的实际工作状态,进一步提升了汇流排因热胀冷缩而窜动的灵活性。
[0014]3、本技术左、右线夹本体连接部的结合面通过设置的水平凹槽与水平凸棱嵌装,不但配合精准,安装方便,而且提高了线夹的整体抗弯性能。
[0015]4、本技术通过将左、右线夹本体连接部的接缝偏移夹持部的中心,进一步提高了线夹的整体抗弯性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左线夹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左线夹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左线夹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右线夹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3左线夹本体、右线夹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是本技术尼龙衬垫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是本技术结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1,参见图1、4、5、9、10。
[0028]一种汇流排悬挂线夹,包括相对布置的左线夹本体1、右线夹本体2及U型衬垫3、连接螺栓副4,所述左线夹本体1与右线夹本体2均包括上端的连接部和下端的夹持部,所述连接部通过紧固螺栓副5固定连接在一起,且所述连接部的结合面上通过相对设置弧形凹槽围合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台阶孔11,所述连接螺栓副4自下而上插装在台阶孔11中;所述夹持部的相对面上顺线路方向对称设有汇流排夹持槽6,所述汇流排夹持槽6的顶壁、底壁及侧壁上顺线路方向均设置有卡槽6

1,且所述侧壁上的卡槽6

1的槽底设置有限位孔6

2;所述U型衬垫3的顶部、底部及外侧均具有与卡槽6

1适配的凸筋3

1,且所述外侧的凸筋3

1上具有凸台3

2;所述U型衬垫3嵌装在汇流排夹持槽6中,并使所述凸筋3

1对应嵌入所述卡槽6

1中,所述凸台3

2嵌入所述限位孔6

2内,将U型衬垫3固定在汇流排夹持槽6中。
[0029]所述限位孔6

2优选为两个,对应所述凸台3

2也为两个。
[0030]为了保证左线夹本体1与右线夹本体2的连接部配合精准,安装方便,提高线夹的整体抗弯性能。所述左线夹本体1连接部的内端面上具有水平凹槽7,所述右线夹本体2连接部的内端面上具有与水平凹槽7适配的水平凸棱8,且所述水平凸棱8嵌入水平凹槽7中,并使所述连接部的接缝与所述夹持部的中心重合。所述夹持部的中心具体是指所述左线夹本体1与右线夹本体2下端的夹持部顺线路方向的中心线。
[0031]所述U型衬垫3优选尼龙衬垫,且所述尼龙衬垫与汇流排接触的三个面均为向内凸出的圆弧面,不但能进一步提升汇流排因热胀冷缩而窜动的灵活性,而且保证了在汇流排在发生倾斜、弯曲时能与汇流排贴合。
[0032]所述尼龙衬垫采用注塑工艺成型在汇流排夹持槽内,使二者与成为一体。
[0033]为了进一步提高尼龙衬垫与线夹本体结合的可靠性,所述卡槽6

1为燕尾槽或T型槽,所述凸筋3

1为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汇流排悬挂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布置的左线夹本体(1)、右线夹本体(2)及U型衬垫(3)、连接螺栓副(4),所述左线夹本体(1)与右线夹本体(2)均包括上端的连接部和下端的夹持部,所述连接部通过紧固螺栓副(5)固定连接在一起,且所述连接部的内端面上通过相对设置弧形凹槽围合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台阶孔(11),所述连接螺栓副(4)自下而上插装在台阶孔(11)中;所述夹持部的相对面上顺线路方向对称设有汇流排夹持槽(6),所述汇流排夹持槽(6)的顶壁、底壁及侧壁上顺线路方向均设置有卡槽(6

1),且所述侧壁上的卡槽(6

1)的槽底设置有限位孔(6

2);所述U型衬垫(3)的顶部、底部及外侧均具有与卡槽(6

1)适配的凸筋(3

1),且所述外侧的凸筋(3

1)上具有凸台(3

2);所述U型衬垫(3)嵌装在汇流排夹持槽(6)中,并使所述凸筋(3

1)对应嵌入所述卡槽(6

1)中,所述凸台(3

2)嵌入所述限位孔(6

2)内,将U型衬垫(3)固定在汇流排夹持槽(6)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汇流排悬挂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线夹本体(1)连接部的内端面上具有水平凹槽(7),所述右线夹本体(2)连接部的内端面上具有与水平凹槽(7)适配的水平凸棱(8),且所述水平凸棱(8)嵌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邓相龙刘娟林建袁文兵冯勇王睿鹏陈晓丹刘江磊卢涛王小琴张海强何花蕾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