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丸粒化藜麦种子催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958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丸粒化藜麦种子催芽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催芽箱和催芽槽,所述催芽箱内顶部安装有调温室,所述催芽箱内底部安装有回流室,所述催芽箱内部中间安装有旋转管,所述旋转管顶部位于调温室内部安装有电机A,所述催芽箱内部两侧通过支撑座安装有催芽槽,所述旋转管两侧位于催芽槽顶部安装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下表面安装有喷头,所述调温室内底部安装有鼓风机。一种丸粒化藜麦种子催芽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大多数丸粒化藜麦催芽装置对催芽室装置内部温度控制效果有限,藜麦催芽时温度控制精准度较差,影响丸粒化藜麦种子催芽效果的问题,提高了藜麦催芽的温度控制精度,从而提高了藜麦种子的催芽效果。从而提高了藜麦种子的催芽效果。从而提高了藜麦种子的催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丸粒化藜麦种子催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藜麦种植
,具体为一种丸粒化藜麦种子催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藜麦是藜科藜属植物,穗部可呈红、紫、黄,植株形状类似灰灰菜,成熟后穗部类似高粱穗,藜麦富含的维生素、多酚、类黄酮类、皂苷和植物甾醇类物质具有多种健康功效,植株大小受环境及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从0.3

3米不等,茎部质地较硬,可分枝可不分,单叶互生,叶片呈鸭掌状,叶缘分为全缘型与锯齿缘型,藜麦花两性,花序呈伞状、穗状、圆锥状,藜麦种子较小,呈小圆药片状,藜麦具有高蛋白,其所含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3%,还是一种低果糖低葡萄糖的食物,能在糖脂代谢过程中发挥有益功效,跟随者农业经济的发展,藜麦种子种植前,常常需要对其进行丸粒化处理,经丸化处理的种子,粒径增大到原种子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表面形状整齐规则,并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目前在藜麦种植前,使用催芽机构对其紧凑催芽后,再进行移栽种植。
[0003]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的藜麦催芽装置如公开号为CN209251021U公开的一种藜麦种子发芽装置,当所述罩体关闭,所述藜麦种子发芽装置为密闭状态时,所述热风机可选择的开启或不开启加热功能,从而所述热风机可选的向所述罩体内输送冷风或热风,热风机从下端开口的所述进风口送风自下而上流过罩体最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从而令整个藜麦种子发芽装置升温或单纯空气循环。
[0004]现有的大多数丸粒化藜麦催芽装置对催芽室装置内部温度控制效果有限,藜麦催芽时温度控制精准度较差,影响丸粒化藜麦种子的催芽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丸粒化藜麦种子催芽装置,提高了藜麦催芽的温度控制精度,从而提高了藜麦种子的催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丸粒化藜麦种子催芽装置,具备催芽温度控制精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大多数丸粒化藜麦催芽装置对催芽室装置内部温度控制效果有限,藜麦催芽时温度控制精准度较差,影响丸粒化藜麦种子的催芽效果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丸粒化藜麦种子催芽装置,包括催芽箱和催芽槽,其中所述催芽箱内顶部安装有调温室,所述催芽箱内底部安装有回流室,所述催芽箱内部中间安装有旋转管,所述旋转管顶部位于调温室内部安装有电机A,所述催芽箱内部两侧通过支撑座安装有催芽槽,所述旋转管两侧位于催芽槽顶部安装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下表面安装有喷头,所述调温室内底部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输出端通过输送管连接于催芽箱内部,所述输送管靠近鼓风机一侧安装有升温箱,所述输送管靠近升温箱一侧安装有降温箱,所述鼓风机输入端通过抽风管连接于催芽箱。
[0007]优选的,所述催芽箱内顶部靠近鼓风机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催芽箱内顶部远离温度传感器一侧安装有湿度传感器,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对催芽箱内部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监测。
[0008]优选的,所述催芽箱两侧安装有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钢化玻璃分设于催芽箱两侧中间位置处,通过设置两个钢化玻璃,便于催芽箱内部丸粒化藜麦种子接收太阳光照。
[0009]优选的,所述回流室一侧中间安装有电机B,所述电机B输出轴位于回流室内部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下表面均安装有搅拌杆,通过电机B带动搅拌轴和搅拌杆转动,增加药剂混合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催芽槽两侧中间安装有滑板,两侧所述滑板插接于两侧支撑座内部,便于拆装催芽槽。
[0011]优选的,所述催芽槽内底部安装有土工布,所述催芽槽内部位于土工布顶部填充有培养土,所述催芽槽下表面设有漏水孔,通过设置的土工布和培养土,便于种植丸粒化藜麦种子。
[0012]优选的,所述调温室内底部两侧均安装有电机C,两侧所述电机C输出轴位于催芽箱内部两侧均安装有丝杆,两侧所述丝杆外表面均套接有滑块,两侧所述滑块相邻一侧中间安装有补光灯,通过电机C带动丝杆转动,通过丝杆带动滑块和补光灯移动,增加催芽箱内部丸粒化藜麦种子的补光均匀度。
[0013]优选的,所述回流室内底部安装有上水泵,所述上水泵输出端安装有上水管,所述上水管末端插接于旋转管内部,所述旋转管与上水管间隙位置处安装有油封,所述回流室顶部两侧均安装有过滤网,通过设置的过滤网,对回流的水进行过滤收集,方便循环使用。
[0014]优选的,所述升温箱内部安装有加热丝,所述降温箱底部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冷端连接于降温箱内部,所述调温室两侧中间均设有散热孔,便于调节催芽箱内部温度。
[0015]优选的,所述催芽箱下表面四个角位置处安装有移动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技术通过设置鼓风机、升温箱和降温箱,达到对催芽箱内部温度进行精准控制的效果,在调温室内底部设置鼓风机,在鼓风机输出端通过输送管连接于催芽箱内部,在输送管靠近鼓风机一侧设置升温箱,在输送管靠近升温箱一侧设置降温箱,在升温箱内部设置加热丝,在降温箱底部设置半导体制冷器,在半导体制冷器冷端连接于降温箱内部,在调温室两侧中间均设有散热孔,以解决现有的大多数丸粒化藜麦催芽装置对催芽室装置内部温度控制效果有限,藜麦催芽时温度控制精准度较差,影响丸粒化藜麦种子催芽效果的问题,提高了藜麦催芽的温度控制精度,从而提高了藜麦种子的催芽效果。
[0018]2、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机A、旋转管、喷淋管和上水泵,达到对催芽槽进行均匀浇水的问题,在催芽箱内部中间设置旋转管,在旋转管顶部位于调温室内部设置电机A,在催芽箱内部两侧通过支撑座设置催芽槽,在旋转管两侧位于催芽槽顶部设置喷淋管,在喷淋管下表面设置喷头,以解决催芽箱内部浇水均匀度差,影响藜麦种子催芽效果的问题,提高了藜麦种子的浇水均匀度,从而提高了藜麦种子催芽效果。
[0019]3、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机C、丝杆和补光灯,达到对藜麦种子进行均匀补光的问题,在调温室内底部两侧均设置电机C,在两侧电机C输出轴位于催芽箱内部两侧均设置丝杆,在两侧丝杆外表面均套接有滑块,在两侧滑块相邻一侧中间设置补光灯,以解决催芽箱内部催芽槽较为密集,藜麦种子的光照均匀度较差,影响藜麦种子催芽效果的问题,提高了
藜麦种子的光照均匀度,从而提高了藜麦种子的催芽效果。
[0020]4、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机B、搅拌轴和搅拌杆,达到对药剂和水进行搅拌混合的问题,通过电机B带动搅拌轴和搅拌杆转动,从而将对药剂进行搅拌,以解决药剂与水混合均匀度差,影响后续药剂喷洒效果的问题,提高了藜麦种子的药剂喷洒均匀度,从而保证了藜麦种子的药剂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当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催芽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当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催芽箱;2、半导体制冷器;3、降温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丸粒化藜麦种子催芽装置,包括催芽箱(1)和催芽槽(30),其特征在于:所述催芽箱(1)内顶部安装有调温室(8),所述催芽箱(1)内底部安装有回流室(12),所述催芽箱(1)内部中间安装有旋转管(19),所述旋转管(19)顶部位于调温室(8)内部安装有电机A(4),所述催芽箱(1)内部两侧通过支撑座(17)安装有催芽槽(30),所述旋转管(19)两侧位于催芽槽(30)顶部安装有喷淋管(18),所述喷淋管(18)下表面安装有喷头(20,)所述调温室(8)内底部安装有鼓风机(24),所述鼓风机(24)输出端通过输送管(7)连接于催芽箱(1)内部,所述输送管(7)靠近鼓风机(24)一侧安装有升温箱(6),所述输送管(7)靠近升温箱(6)一侧安装有降温箱(3),所述鼓风机(24)输入端通过抽风管(25)连接于催芽箱(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丸粒化藜麦种子催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芽箱(1)内顶部靠近鼓风机(24)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6),所述催芽箱(1)内顶部远离温度传感器(26)一侧安装有湿度传感器(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丸粒化藜麦种子催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芽箱(1)两侧安装有钢化玻璃(9),所述钢化玻璃(9)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钢化玻璃(9)分设于催芽箱(1)两侧中间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丸粒化藜麦种子催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室(12)一侧中间安装有电机B(16),所述电机B(16)输出轴位于回流室(12)内部安装有搅拌轴(36),所述搅拌轴(36)上下表面均安装有搅拌杆(3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有华姚晓华吴昆仑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