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救生腰带充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救生腰带用手动充气装置,包括安装座和固定盒,安装座的数目为两组,固定盒位于两组安装座之间,固定盒的顶部设置圆筒状罩壳,圆筒状罩壳内安装有下冲组件,下冲组件作用于下方的下压触发组件,安装座的底部设置储气瓶,储气瓶的顶端连接气瓶撞针,安装座上安装有充气嘴,固定盒的正面安装有手动开启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掰动手动开启组件中的手动抬杆,下冲组件冲击下压触发组件中的受力柱,两组翻边块冲击气瓶撞针,两组储气瓶内的高压气体通过充气嘴进入救生腰带两侧气囊内,实现对救生腰带的两侧气囊充气,显著提高了容易度,明显降低了水中自救时的风险。明显降低了水中自救时的风险。明显降低了水中自救时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生腰带用手动充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救生腰带充气设备
,具体是一种救生腰带用手动充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救生腰带是一种救护生命的设备,类似于救生圈,采用尼龙充气装置、气囊、气瓶、腰带等制作而成,是预防意外溺水的主要设备之一。本设备适用于会游泳人群,在水中游泳时,将救生腰带系在腰上,如遇意外情况,有可能发生溺水时,拉动抬杆,腰带上的浮力气囊就会打开,让游泳者轻松浮出水面,防止溺水死亡。可广泛应用于客货轮、游艇、军用、水警、水上缉私艇、水上施工作业、海上钻井平台、抗洪救灾、打捞防汛、领航、水文、水利等领域。
[0003]现有用于救生腰带的手动充气装置,是通过拉绳拉动小抬杆按压撞针,撞针向下刺破储气瓶的膜片,实现充气。缺点是拉动拉绳的力气要大,未成年人无法拉动。且这些装置无法固定,在水中出现危险时,成年人也不一定找到拉绳,或没有力气拉动拉绳。
[0004]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生腰带用手动充气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的未成年人也能使用,且在水中轻松拉动,实现自救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救生腰带用手动充气装置,包括安装座和固定盒,所述安装座的数目为两组,所述固定盒位于两组安装座之间并通过螺栓与两组安装座固定连接,且固定盒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圆筒状罩壳,所述圆筒状罩壳内安装有下冲组件,所述下冲组件作用于下方的下压触发组件;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置储气瓶,所述储气瓶的顶端位于安装座内并连接气瓶撞针,且两组安装座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充气嘴,充气嘴的另一端与救生腰带的充气口相连;
[0008]所述下压触发组件包括U型传力杆,所述U型传力杆的水平部分位于固定盒内,所述U型传力杆两端的竖直部分向上穿出固定盒,且U型传力杆穿出固定盒的两端均固定设置翻边块,两组所述安装座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触发槽,且翻边块延伸入触发槽内并与气瓶撞针的顶端连接;
[0009]所述固定盒的正面安装有手动开启组件,所述U型传力杆水平部分的顶部固定设置受力柱,且受力柱的正面固定设置卡杆机构,所述手动开启组件包括手动抬杆和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竖直设置并转动安装在固定盒的正面,所述手动抬杆的一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手动抬杆的另一端穿过卡杆机构并与连接环相连。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冲组件包括冲击球、竖向固定筒和下压弹簧,所述竖向固定筒固定安装在圆筒状罩壳的内顶壁,所述冲击球的顶部固定设置冲击杆,所述冲击杆的顶端固定设置下压板,所述下压弹簧固定连接下压板的顶部和圆筒状罩壳的内顶壁。
[0011]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固定筒的开口朝下,所述下压板顶部固定连接导向活动杆,且导向活动杆向上插入竖向固定筒内,所述下压弹簧套设在竖向固定筒的外周面。
[0012]进一步的,卡杆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受力柱正面的卡块,所述固定盒的正面对应开设有供卡块穿出的开口,且卡块穿出开口的一侧开设有沿X向设置的一字卡槽,所述手动抬杆穿过一字卡槽,所述卡块夹住手动抬杆。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一字卡槽的槽顶壁和槽底壁均固定设置卡紧防脱层,且卡紧防脱层压住手动抬杆的外周面。
[0014]进一步的,所述充气嘴上设有外螺纹管,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对应开设有螺纹口,且充气嘴上的外螺纹管与安装座螺纹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通过掰动手动开启组件中的手动抬杆,下冲组件冲击下压触发组件中的受力柱,U型传力杆通过两组翻边块冲击气瓶撞针,两组储气瓶内的高压气体通过充气嘴进入救生腰带人两侧气囊内,实现对救生腰带气囊的充气,显著提高了容易度,避免因找不到拉绳或无力拉动拉绳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对救生腰带气囊进行充气时方便开启储气瓶,进一步缩短了对救生腰带的充气时长,使用效果好,安全性能更佳。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视);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下压触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手动开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俯视);
[0022]图5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中下压触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安装座;2、固定盒;21、开口;3、储气瓶;4、圆筒状罩壳;5、下压触发组件;6、充气嘴;7、手动开启组件;8、下冲组件;9、触发槽;10、气瓶撞针;51、U型传力杆;52、翻边块;53、受力柱;54、卡块;55、一字卡槽;56、卡紧防脱层;71、手动抬杆;72、转动轴;73、连接环;81、冲击球;82、冲击杆;83、下压板;84、竖向固定筒;85、下压弹簧;86、导向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
‑
6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救生腰带用手动充气装置,包括安装座1和固定盒2,安装座1的数目为两组,固定盒2位于两组安装座1之间并通过螺栓与两组安装座1固定连接,且固定盒2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圆筒状罩壳4,圆筒状罩壳4内安装有下冲组件8,下冲组件8作用于下方的下压触发组件5;安装座1的底部设置储气瓶3,储气瓶3的顶端
位于安装座1内并连接气瓶撞针10,且两组安装座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充气嘴6,充气嘴6的另一端与救生腰带的充气口相连,充气嘴6用于在充气状态下将储气瓶3内的高压CO2气体输送至救生腰带内;
[0028]下压触发组件5包括U型传力杆51,U型传力杆51的水平部分位于固定盒2内,U型传力杆51两端的竖直部分向上穿出固定盒2,且U型传力杆51穿出固定盒2的两端均固定设置翻边块52,两组安装座1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触发槽9,且翻边块52延伸入触发槽9内并与气瓶撞针10的顶端连接;下冲组件8包括冲击球81、竖向固定筒84和下压弹簧85,初始状态下,下压弹簧85处于压缩状态,竖向固定筒84固定安装在圆筒状罩壳4的内顶壁,冲击球81的顶部固定设置冲击杆82,冲击杆82的顶端固定设置下压板83,下压弹簧85固定连接下压板83的顶部和圆筒状罩壳4的内顶壁,下压板83受到下压弹簧85对其施加的挤压力;
[0029]固定盒2的正面安装有手动开启组件7,手动开启组件7包括手动抬杆71和转动轴72,转动轴72竖直设置并转动安装在固定盒2的正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生腰带用手动充气装置,包括安装座(1)和固定盒(2),所述安装座(1)的数目为两组,所述固定盒(2)位于两组安装座(1)之间并通过螺栓与两组安装座(1)固定连接,且固定盒(2)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圆筒状罩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罩壳(4)内安装有下冲组件(8),所述下冲组件(8)作用于下方的下压触发组件(5);所述安装座(1)的底部设置储气瓶(3),所述储气瓶(3)的顶端位于安装座(1)内并连接气瓶撞针(10),且两组安装座(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充气嘴(6),充气嘴(6)的另一端与救生腰带的充气口相连;所述下压触发组件(5)包括U型传力杆(51),所述U型传力杆(51)的水平部分位于固定盒(2)内,所述U型传力杆(51)两端的竖直部分向上穿出固定盒(2),且U型传力杆(51)穿出固定盒(2)的两端均固定设置翻边块(52),两组所述安装座(1)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触发槽(9),且翻边块(52)延伸入触发槽(9)内并与气瓶撞针(10)的顶端连接;所述固定盒(2)的正面安装有手动开启组件(7),所述U型传力杆(51)水平部分的顶部固定设置受力柱(53),且受力柱(53)的正面固定设置卡杆机构,所述手动开启组件(7)包括手动抬杆(71)和转动轴(72),所述转动轴(72)竖直设置并转动安装在固定盒(2)的正面,所述手动抬杆(71)的一端与转动轴(72)固定连接,所述手动抬杆(71)的另一端穿过卡杆机构并与连接环(7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腰带用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吴向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