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棒直线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轴棒直线电机,包括底座、线圈组件和磁钢组件;线圈组件设置在底座一侧,磁钢组件一端穿过线圈组件并滑动连接在底座,磁钢组件在线圈组件通电后做直线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摒弃了伺服电机与运动转变结构,将转动变为直线运动,改进为线圈组件和磁钢组件,通过电磁感应运动原理,令磁钢组件直接做直线运动,结构简单,将线圈与绝缘管组成的整体与外壳固定在一起,方便实现对线圈组件的组装,通过分体式结构的外壳设计,亦方便令线圈端部延伸出外壳外部。外部。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棒直线电机
[0001]本技术属于轴棒直线电机
,具体涉及轴棒直线电机。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驱动设备中,根据运动方向的不同,进而选择对应的驱动设备,比如采用伺服电机控制转动,采用气缸控制直线运动,但是相对来讲,伺服电机的最佳优点是精确转速控制,精确转数控制,因此在某些精度要求高的直线运动中,会采用伺服电机作为驱动,并结合相应的机械结构来将转动变为直线运动,进而将伺服电机的精确扭矩控制转变成
‑
精确速度控制,精确位置控制,精确推力控制,实现高精度直线运动系列的全新革命性产品;
[0003]其中采取伺服电机配合机械结构改变运动方向,类似于电缸结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公开号为CN107733147B,名称为轴棒直线电机的中国授权专利技术专利,其包括包括伺服电机、外缸筒、设置于外缸筒内部的丝杠、设置于外缸筒内部且与丝杠相配合的螺母以及与所述螺母连接且与螺母同步做直线往复运动的内缸筒,通过伺服电机、外缸筒以及内部的丝杠等结构的配合将转动变为直线运动。
[0004]虽然通过伺服电机配合机械结构,可以较好的将转动变为直线运动,但是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对应的成本必然也会相应的增加,因此需要一种可以直接进行直线运动的轴棒直线电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轴棒直线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将转动变为直线运动的方式中,采取伺服电机配合机械结构,较为复杂,同时相对增加成本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轴棒直线电机,包括底座、线圈组件和磁钢组件;线圈组件设置在底座一侧,磁钢组件一端穿过线圈组件并滑动连接在底座,磁钢组件在线圈组件通电后做直线往复运动。
[0008]采取线圈组件和磁钢组件配合,通电后在电磁感应原理下令磁钢组件做直线运动,而通过改变通电线圈上的电流流动方向,则可以改变磁钢组件的直线运动方向,进而实现直线往复运动,同时本申请的轴棒直线电机相比较现有技术,省去了伺服电机以及改变运动方向的结构,结构简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0009]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线圈组件包括外壳、线圈和绝缘管;外壳安装在底座上,线圈绕制在绝缘管外表面并卡设在外壳内部,线圈端部经外壳一侧伸出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通电,绝缘管与外壳通过紧固件固定,对外壳与绝缘管进行固定,令线圈组件结构稳固。
[0010]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外壳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上外壳和下外壳贴合侧开设有用于容置绝缘管的空腔,上外壳和下外壳上开设有与紧固件配合的第一螺孔;上外壳和下外壳的一侧开设有与线圈配合的通孔,对上外壳、下外壳以及绝缘管进行固定
安装,同时方便绕制在绝缘管上的线圈端部可以从通孔内伸出并与外接电源连接。
[0011]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外壳上开设有插槽,下外壳上固定有插块,插槽和插块相互配合,通过插槽和插块的设计,令上外壳和下外壳之间对齐贴合后不易偏移,方便后续的紧固件固定;上外壳和下外壳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紧固件的齐平槽,绝缘管的上下两端固定有与齐平槽贴合的垫块,垫块上开设有与紧固件配合的第二螺孔,使得绝缘管和外壳侧边齐平。
[0012]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线圈外表面包裹一层绝缘橡胶套,使得线圈绕制形成一圈一圈结构后彼此之间绝缘;通孔紧紧卡合有橡胶防护套,令线圈与外壳之间柔性连接。
[0013]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橡胶防护套的内外两端一体成型设置有橡胶限位块,令橡胶防护套可以卡合在通孔内,不会轻易沿通孔轴向移动。
[0014]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底座一侧固定有左限位座,底座另一侧固定有右限位座,左限位座和右限位座之间的底座上固定有竖板,竖板上开设有卡槽,上外壳上固定有与卡槽匹配的卡块,方便将线圈组件安装到底座上,并对线圈组件进行水平面方向上的限位。
[0015]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磁钢组件包括轴棒外壳和内置磁钢;轴棒外壳包括固定帽和移动杆;固定帽一端设置内螺纹,移动杆端部设置外螺纹,移动杆内部开设有容置腔,内置磁钢叠加放置在容置腔内部,令轴棒外壳为拆装式结构,方便安装内置磁钢。
[0016]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固定帽内侧固定有用于与内置磁钢紧紧抵接的抵接块,一定程度上杜绝螺纹连接后内置磁钢与固定帽之间存在空隙的可能,令内置磁钢之间紧密贴合在移动杆内部的容置腔中。
[0017]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轴棒外壳一端固定有滑动座,底座上固定有与滑动座匹配的滑轨,令轴棒外壳移动只能沿着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一定程度上保证轴棒外壳移动平稳;轴棒外壳另一端依次贯穿绝缘管和右限位座,使得轴棒外壳可以正常做直线往复移动。
[0018]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左限位座的右侧粘贴有第一软垫,对线圈组件内的外壳进行抵接,左限位座的左侧粘贴有第二软垫,避免滑动座移动时撞击到左限位座,令滑动座和左限位座之间柔性接触。
[0019]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滑动座的侧边固定有安装编码器的固定座,固定座的端部固定有用于保护编码器连接线的链条外壳;链条外壳呈两侧开口的链条式壳体,令链条外壳可以随滑动座移动而移动的同时,对后续安装编码器后的连接线进行防护。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技术摒弃了伺服电机与运动转变结构,将转动变为直线运动,改进为线圈组件和磁钢组件,通过电磁感应运动原理,令磁钢组件直接做直线运动,整体结构简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成本;
[0022]本技术将线圈与绝缘管组成的整体与外壳固定在一起,方便实现对线圈组件的组装,通过分体式结构的外壳设计,亦方便令线圈端部延伸出外壳外部;
[0023]本技术通过左限位座、右限位座、竖板、卡块以及卡槽的设计,方便将线圈组件安装到底座上,并且令线圈组件除了可以做上下方向的移动外,其他防线均被限位;
[0024]本技术采取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将多组内置磁钢安装到轴棒外壳内,并且通过抵接块的设计,可以令内置磁钢紧密贴合在轴棒外壳中,不会因可能存在的空隙而影响电磁感应运动。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图1中底座、左限位座、右限位座以及竖板的局部结构正视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图1中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图4中外壳的分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棒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线圈组件和磁钢组件(3);线圈组件设置在底座(1)一侧,磁钢组件(3)一端穿过线圈组件并滑动连接在底座(1),磁钢组件(3)在线圈组件通电后做直线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棒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线圈组件包括外壳、线圈(283)和绝缘管(28);外壳安装在底座(1)上,线圈(283)绕制在绝缘管(28)外表面并卡设在外壳内部,线圈(283)端部经外壳一侧伸出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通电,绝缘管(28)与外壳通过紧固件(29)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棒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外壳包括上外壳(21)和下外壳(22);上外壳(21)和下外壳(22)贴合侧开设有用于容置绝缘管(28)的空腔(24),上外壳(21)和下外壳(22)上开设有与紧固件(29)配合的第一螺孔(25);上外壳(21)和下外壳(22)的一侧开设有与线圈(283)配合的通孔(2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棒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上外壳(21)上开设有插槽(211),下外壳(22)上固定有插块(221),插槽(211)和插块(221)相互配合;上外壳(21)和下外壳(22)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紧固件(29)的齐平槽(23),绝缘管(28)的上下两端固定有与齐平槽(23)贴合的垫块(281),垫块(281)上开设有与紧固件(29)配合的第二螺孔(28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棒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线圈(283)外表面包裹一层绝缘橡胶套(284);通孔(26)紧紧卡合有橡胶防护套(2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棒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高,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同茂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