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919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条、导光板、光学膜片以及固定结构,在固定结构的部分下压结构上设置与光学膜片抵接的定位件,在支撑结构上设置限位件,并在光学膜片的边缘设置与限位件相匹配的定位孔来固定膜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使用双面胶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专门用于固定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对光学膜片的固定更加稳固,避免了光学膜片在使用过程中晃动和翘曲,提高了光学膜片的安装和使用效果,进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成像品质。的成像品质。的成像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显示器的体积需求日趋轻薄,现有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虽然有其优点,然而其体积大,并且耗电,因此,液晶显示器、电浆显示器及电致发光显示器等平面显示器已渐渐成为主流,其中,液晶显示器由于具有操作电压低、无辐射线、重量轻及体积小等优点,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液晶显示器结构中的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发光,液晶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上方,且需要利用背光模组来提供光源。
[0003]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通常包括背板1'、导光板2'、光学膜片3'、中框4'以及光源等。由于液晶显示器本身不发光,需要借助背光模组提供的均匀光源才能产生显示功能,其中光学膜片3'是背光模组得以提供均匀面光源的关键元件。现有技术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组装过程中,通常在光学膜片3'的一侧设置双面胶5',并结合中框4'对光学膜片竖直方向的限制,从而实现光学膜片3'该侧边的全固定,同时为了给光学膜片3'留有膨胀空间,而在光学膜片3'的另一侧采用半固定,即不设置双面胶5',仅通过中框4'对光学膜片3'的竖直方向进行限位。
[0004]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采用现有技术对光学膜片进行定位时,由于在沿侧入式灯条延伸方向光学膜片与背板存在间隙,光学膜片会在灯条延伸方向上来回晃动撞击背板产生异音,同时在RA实验中由于膜片膨胀收缩,易导致膜片跳脱中框或产生膜片翘曲(Waving)。
[0005]故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防止光学膜片来回晃动产生异音以及膨胀收缩导致光学膜片跳脱中框或产生翘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膜片来回晃动产生异音以及膨胀收缩导致光学膜片跳脱中框或产生翘曲的问题,以起到提高背光模组光学品质的目的。
[000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条、导光板及光学膜片,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具有入光面,所述灯条靠近所述入光面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及围设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侧壁,所述底板与所述多个侧壁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出光侧且靠近所述灯条一侧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及多个依次排列且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下压结构,部分所述下压结构设有定位件且所述支撑结构上设有限位件,所述定位件抵接于所述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靠近所述灯条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限位件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套设于所述限位件上。
[0008]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垂直于所述光学膜片的第一支撑件和平行于所述光学
膜片的第二支撑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处的滑轨。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侧壁之间设有粘贴件,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所述粘贴件固定至所述背板的侧壁上。
[0010]优选地,所述下压结构包括滑动卡合于所述滑轨上的底座、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平行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连接件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平行且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顶板。
[0011]优选地,所述下压结构的数量为三个,包括一个第一下压结构以及设于所述第一下压结构两侧的第二下压结构,在所述第一下压结构的顶板上朝向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设有定位件,在所述第二支撑件延伸方向的两端朝向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设有限位件,所述第二下压结构与所述限位件相对应。
[0012]优选地,所述定位件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倒梯形。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朝向光学膜片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连接的限位座和限位柱,所述限位座滑动卡合于所述限位槽内,且在第二支撑件延伸方向上,所述限位槽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座的长度。
[0014]优选地,所述光学膜片包括一个第一凸耳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凸耳两侧的第二凸耳,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凸耳相抵接,所述第二凸耳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孔。
[0015]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设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底板之间。
[001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所述的背光模组。
[00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在导光板出光侧且靠近灯条的一侧设置固定结构,在固定结构的部分下压结构上设置与光学膜片抵接的定位件,在支撑结构上设置限位件,并在光学膜片的边缘设置与限位件相匹配的定位孔来固定膜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使用双面胶进行固定,本技术具有专门用于固定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对光学膜片的固定更加稳固,避免了光学膜片在使用过程中晃动和翘曲,提高了光学膜片的安装和使用效果,进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成像品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局部截面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的固定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中的固定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局部截面示意图;
[0023]图6为图5中的固定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0024]图7为图6中的固定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固定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固定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局部截面示意图,如图2

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0、灯条50、导光板20及光学膜片30,导光板20的一侧具有入光面,灯条50靠近该入光面设置于背板10上,灯条50发出的光经导光板20的入光面射入后,导光板20将入射的光通过折射及反射,将线形或点状光源转换成相对均匀的面光源,最后入射到显示面板(图中未示出)上。该灯条50包括灯板及多个LED灯(图中未标记),该多个LED灯沿着灯板的长度方向间隔的设置于灯板上。该灯条50可通过双面胶与背板10实现固定。该背板10包括底板11及围设在该底板11上的多个侧壁12,底板11与多个侧壁12形成容纳空间(图中未标记),导光板20与光学膜片30位于该容纳空间内。其中,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条、导光板及光学膜片,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具有入光面,所述灯条靠近所述入光面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及围设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侧壁,所述底板与所述多个侧壁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出光侧且靠近所述灯条一侧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及多个依次排列且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下压结构,部分所述下压结构设有定位件且所述支撑结构上设有限位件,所述定位件抵接于所述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靠近所述灯条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限位件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套设于所述限位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垂直于所述光学膜片的第一支撑件和平行于所述光学膜片的第二支撑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处的滑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侧壁之间设有粘贴件,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所述粘贴件固定至所述背板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结构包括滑动卡合于所述滑轨上的底座、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平行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连接件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平行且固定连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辉陈安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