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化电驱动控制系统水道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918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化电驱动控制系统水道结构,包括电机控制器,在所述电机控制器内的下部设有电源补给系统、上部设有驱动模块总成;所述电机控制器设有冷却水道结构,所述电源补给系统和驱动模块总成分别设有冷却水道结构,并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相通;所述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转接水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冷却同时冷却电机控制器驱动模块总成及电源补给系统。给系统。给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化电驱动控制系统水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化电驱动控制系统水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对电驱动系统总成集成化、轻量化的高经济性需求越发迫切,目前市场上新能源汽车所匹配的电驱动系统总成多集成程度不高,体积偏大,重量偏重。为了提高电驱动系统总成的集成程度及其轻量化,需要将电驱动控制系统水道设计成能够同时冷却电机控制器的驱动模块总成及电源补给系统的结构。
[0003]CN211995144U公开的“一种集成化电驱总成的电控水道结构及车辆”,包括:设置在壳体侧面上的电控出水口;设置在壳体底面上的电源入水口;设置在壳体内且用于连通电控出水口和电源入水口的第一流道;设置在壳体顶面上的电源出水口;设置在壳体内且用于连通电源入水口和电源出水口的电源冷却水道;设置在壳体顶面上的IGBT水道入口;设置在壳体顶面上且用于连通电源出水口和IGBT水道入口的引流水道;设置在壳体顶面上的IGBT冷却池入口;设置在壳体内且用于连通IGBT水道入口和IGBT冷却池入口的第二流道;设置在壳体顶面上IGBT冷却池出口;设置在壳体顶面上且用于连通IGBT冷却池入口和IGBT冷却池出口的IGBT冷却池。其提高了电驱动系统总成的集成程度及其轻量化。
[0004]毋庸置疑,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失为所属
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化电驱动控制系统水道结构,其能够同时冷却电机控制器驱动模块总成及电源补给系统。<br/>[0006]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化电驱动控制系统水道结构,包括电机控制器,在所述电机控制器内的下部设有电源补给系统、上部设有驱动模块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电机控制器设有冷却水道结构,所述电源补给系统和驱动模块总成分别设有冷却水道结构,并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相通;所述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转接水道。
[0007]进一步,所述电源补给系统的冷却水道结构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连接两者的第一内部水道。
[0008]进一步,冷却液由电机控制器的进水口进入,依次经电源补给系统的第一进水口、第一内部水道和第一出水口对电源补给系统进行冷却。
[0009]进一步,冷却液从所述电源补给系统的冷却水道结构的第一出水口流入所述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的转接水道。
[0010]进一步,所述驱动模块总成的冷却水道结构包括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和连接两者的第二内部水道。
[0011]进一步,所述驱动模块总成的冷却水道结构的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的转接水道连接相通。
[0012]进一步,冷却液从所述驱动模块总成的冷却水道结构的第二进水口进入,经第二内部水道和第二出水口对驱动模块总成进行冷却。
[0013]进一步,所述驱动模块总成的冷却水道结构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的出水口连接相通。
[0014]进一步,所述电源补给系统的冷却水道结构的第一内部水道呈“U”形管状。
[0015]进一步,所述驱动模块总成的冷却水道结构的第二内部水道呈“十”字形板状。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由于电机控制器设有冷却水道结构,设在电机控制器内的电源补给系统和驱动模块总成也分别设有冷却水道结构,并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相通,能够同时冷却驱动模块总成及电源补给系统。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电机控制器的外形图之一;
[0019]图2是电机控制器的外形图之二;
[0020]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记指代的技术特征):
[0022]1—电机控制器,11—进水口,12—第一进水口,13—第一出水口,14—转接水道,15—第二进水口,16—第二出水口,17—出水口,18—第一内部水道,19—第二内部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阐述,
[0024]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集成化电驱动控制系统水道结构,包括电机控制器1,在电机控制器内的下部设有电源补给系统、上部设有驱动模块总成,其特征是:电机控制器1设有冷却水道结构,电源补给系统和驱动模块总成分别设有冷却水道结构,并与电机控制器1的冷却水道结构相通;电机控制器1的冷却水道结构包括进水口11、出水口17和转接水道14。
[0025]述电源补给系统的冷却水道结构包括第一进水口12、第一出水口13和连接两者的第一内部水道18。
[0026]冷却液由电机控制器1的进水口11进入,依次经电源补给系统的第一进水口12、第一内部水道18和第一出水口13对电源补给系统进行冷却。
[0027]冷却液从电源补给系统的冷却水道结构的第一出水口13流入所述电机控制器1的冷却水道结构的转接水道14。
[0028]驱动模块总成的冷却水道结构包括第二进水口15、第二出水口16和连接两者的第二内部水道19。
[0029]驱动模块总成的冷却水道结构的第二进水口15与所述电机控制器1的冷却水道结构的转接水道14连接相通。
[0030]冷却液从驱动模块总成的冷却水道结构的第二进水口15进入,经第二内部水道19和第二出水口16对驱动模块总成进行冷却。
[0031]驱动模块总成的冷却水道结构的第二出水口16与所述电机控制器1的冷却水道结
构的出水口17连接相通。
[0032]电源补给系统的冷却水道结构的第一内部水道18呈“U”形管状。
[0033]驱动模块总成的冷却水道结构的第二内部水道19呈“十”字形板状。
[0034]工作时,冷却液由电机控制器1的进水口11进入控制器内部,通过电源补给系统的第一进水口12进入电源补给系统的内部第一内部水道18,对电源补给系统进行冷却;之后,冷却液由电源补给系统的第一出水口13流入电机控制器1上部腔体,流入转接水道14,经驱动模块总成的冷却水道结构的第二进水口15,进入驱动模块总成的冷却水道结构的第二内部水道19,从驱动模块总成的冷却水道结构的第二出水口16进入电机控制器1的出水口17流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化电驱动控制系统水道结构,包括电机控制器(1),在所述电机控制器内的下部设有电源补给系统、上部设有驱动模块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电机控制器(1)设有冷却水道结构,所述电源补给系统和驱动模块总成分别设有冷却水道结构,并与所述电机控制器(1)的冷却水道结构相通;所述电机控制器(1)的冷却水道结构包括进水口(11)、出水口(17)和转接水道(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电驱动控制系统水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电源补给系统的冷却水道结构包括第一进水口(12)、第一出水口(13)和连接两者的第一内部水道(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化电驱动控制系统水道结构,其特征是:冷却液由电机控制器(1)的进水口(11)进入,依次经电源补给系统的第一进水口(12)、第一内部水道(18)和第一出水口(13)对电源补给系统进行冷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化电驱动控制系统水道结构,其特征是:冷却液从所述电源补给系统的冷却水道结构的第一出水口(13)流入所述电机控制器(1)的冷却水道结构的转接水道(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化电驱动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珈妤杜长虹彭钱磊卢国成陆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