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矿山开采设备用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83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矿山开采设备用机械手,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上的支撑臂、与支撑臂转动连接的转动柱,与转动柱顶端相连接的摆动臂以及用于对淤泥进行抓取的抓取部件,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转动柱的圆周外壁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抓取部件包括连接架、设于连接架下端的轴杆、与轴杆转动连接的第一夹板、与轴杆转动连接的第二夹板、设于连接架下端的第一电动推杆以及与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相连接的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达到了使用灵活方便,对淤泥的抓取更加方便,便于淤泥下料的优点。便于淤泥下料的优点。便于淤泥下料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矿山开采设备用机械手


[0001]本技术属于矿山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矿山开采设备用机械手。

技术介绍

[0002]矿场中的沉淀池淤泥是水洗砂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直接进入沉淀池,因泥渣量大,造成沉淀池很容易淤积,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定期进行挖掘清理。
[0003]根据公告号为CN206681137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矿井蓄水池清淤用机械手,包括提升臂和清淤机构,所述提升机构与所述清淤机构连接,所述清淤机构包括固定块和对称设于所述固定板两侧的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液压撑杆、压板和泥桶,所述液压撑杆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块的侧面,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压板上,所述泥桶右端为开口结构,且左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压板内侧,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很好的对矿井蓄水池内的淤泥进行清理。
[0004]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灵活性较差,在抓取淤泥后,不便于转动升降板的位置,从而导致泥桶内的淤泥不便于倾倒,同时在泥桶伸入淤泥内部时,淤泥容易进入转动连接部件的缝隙中,影响转动部件的活动,从而影响两个泥桶的合并,使用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矿山开采设备用机械手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矿山开采设备用机械手,具备灵活方便,对淤泥的抓取更加方便,便于淤泥下料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灵活性较差,在抓取淤泥后,不便于转动升降板的位置,从而导致泥桶内的淤泥不便于倾倒,同时在泥桶伸入淤泥内部时,淤泥容易进入转动连接部件的缝隙中,影响转动部件的活动,从而影响两个泥桶的合并,使用不便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矿山开采设备用机械手,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上的支撑臂、与支撑臂转动连接的转动柱,与转动柱顶端相连接的摆动臂以及用于对淤泥进行抓取的抓取部件,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转动柱的圆周外壁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抓取部件包括连接架、设于连接架下端的轴杆、与轴杆转动连接的第一夹板、与轴杆转动连接的第二夹板、设于连接架下端的第一电动推杆以及与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相连接的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夹板位于第一夹板的内部,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抓取筒。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动柱的圆周外壁上活动套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摆动臂的底端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上端相对一侧的内壁上均开设
有凹槽。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抓取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入块,所述导入块的截面为锥形。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摆动臂的内部开设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轨道的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活动块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两个液压杆,两个所述液压杆的底部共同连接有固定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板、支撑臂、转动柱、摆动臂、抓取部件、电机、转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接架、轴杆、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一电动推杆、挤压块以及抓取筒的配合使用,达到了使用灵活方便,对淤泥的抓取更加方便,便于淤泥下料的优点。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环以及支撑杆的配合使用,能够通过支撑杆对摆动臂进行支撑,当摆动臂带动支撑杆摆动时,使摆动臂带动连接环在转动柱上转动,使摆动臂更加稳定。
[0016]3、本技术通过设置复位弹簧,能够当挤压块脱离对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时,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以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带动两个抓取筒分离。
[0017]4、本技术通过设置凹槽,能够当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往相对的方向运动时,通过两个凹槽的合拢可以对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形成包围,避免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影响连接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相对运动。
[0018]5、本技术通过设置导入块,能够当导入块插入淤泥内部时,减小抓取筒进入淤泥内部时的阻力。
[0019]6、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动轨道、活动块以及第二电动推杆的配合使用,能够使第二电动推杆推动活动块在滑动轨道内移动,从而可以调节连接架与抓取筒的位置。
[0020]7、本技术通过设置液压杆以及固定板的配合使用,能够通过液压杆带动底板的升降,更加便于抓取筒对淤泥的抓取。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右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

A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图中:1、底板;101、支撑臂;102、转动柱;103、摆动臂;104、电机;105、转轴;106、主动齿轮;107、从动齿轮;108、连接架;109、轴杆;110、第一夹板;111、第二夹板;112、第一电动推杆;113、挤压块;114、抓取筒;2、连接环;201、支撑杆;3、复位弹簧;4、凹槽;5、导入块;6、滑动轨道; 601、活动块;602、第二电动推杆;7、液压杆;701、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8]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矿山开采设备用机械手,包括底板1、设于底板1上的支撑臂101、与支撑臂101转动连接的转动柱102,与转动柱102顶端相连接的摆动臂103以及用于对淤泥进行抓取的抓取部件,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电机104,所述电机104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 105,所述转轴105的顶端连接有主动齿轮106,所述转动柱102的圆周外壁上设有从动齿轮107,所述从动齿轮107与主动齿轮106相啮合,所述抓取部件包括连接架108、设于连接架108下端的轴杆109、与轴杆109转动连接的第一夹板110、与轴杆109转动连接的第二夹板111、设于连接架108下端的第一电动推杆112以及与第一电动推杆112输出端相连接的挤压块113,所述挤压块113 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夹板111位于第一夹板110的内部,所述第一夹板110与第二夹板11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抓取。
[0029]参考图1,所述转动柱10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矿山开采设备用机械手,包括底板(1)、设于底板(1)上的支撑臂(101)、与支撑臂(101)转动连接的转动柱(102),与转动柱(102)顶端相连接的摆动臂(103)以及用于对淤泥进行抓取的抓取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电机(104),所述电机(104)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105),所述转轴(105)的顶端连接有主动齿轮(106),所述转动柱(102)的圆周外壁上设有从动齿轮(107),所述从动齿轮(107)与主动齿轮(106)相啮合,所述抓取部件包括连接架(108)、设于连接架(108)下端的轴杆(109)、与轴杆(109)转动连接的第一夹板(110)、与轴杆(109)转动连接的第二夹板(111)、设于连接架(108)下端的第一电动推杆(112)以及与第一电动推杆(112)输出端相连接的挤压块(113),所述挤压块(113)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夹板(111)位于第一夹板(110)的内部,所述第一夹板(110)与第二夹板(11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抓取筒(1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矿山开采设备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102)的圆周外壁上活动套设有连接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陆宇李浩陈春悦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惠宇鹏达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