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固定装置的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8826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固定装置的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属于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的绝热技术领域,其包括绝热结构层、固定装置和保护层;所述的绝热结构层包括若干间隔层和若干反射层,间隔层与反射层交替叠合;所述的固定装置沿厚度方向贯穿绝热结构层,用于固定间隔层和反射层;所述的保护层粘贴在绝热结构层的上下表面并覆盖固定装置的上下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低导热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的固定装置代替原有缝纫线固定方式,固定装置的导热系数更低,布置更加分散,降低了层间固体导热,使绝热结构整体更为蓬松,运用于低温罐体时,夹层的抽空效果有所提高,更进一步提高绝热性能;且该固定方式工艺更简单,提高了绝热产品的生产效率。产品的生产效率。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固定装置的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的绝热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固定装置的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低温液体的储存离不开绝热技术,现今国内绝热材料的种类、结构及生产方式逐渐成熟,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453712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真空低温绝热复合材料,该绝热复合材料采用表面呈蜂窝状的低温绝热纤维布与反射隔离膜组合。还比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告号为CN10327763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变密度配置的多层低温绝热结构,其沿反射屏厚度方向平均分为三个区,每个区有不同的层密度,越靠内侧层密度越小,有效地提高了液氮储罐的绝热性能。
[0003]但目前在多层绝热材料生产加工过程中,均为缝纫线固定材料,缝纫次数多且材料经过缝纫机后厚度方向有所压缩,不能保证材料的层密度,导致绝热材料性能不稳定,增加夹层抽空难度。特别是近几年,温度更低的液氢等深冷液体开始受到重视,超多层数结构的出现,放大了原有缝纫线固定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固定装置的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以解决现有多层绝热材料采用缝纫线固定时因厚度方向有所压缩导致的绝热材料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固定装置的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其包括绝热结构层、固定装置和保护层;所述的绝热结构层包括若干间隔层和若干反射层,间隔层与反射层交替叠合;所述的固定装置沿厚度方向贯穿绝热结构层,用于固定间隔层和反射层;所述的保护层粘贴在绝热结构层的上下表面并覆盖固定装置的上下两端。
[0007]优选地,所述的间隔层为带孔隙的聚酯纤维纸、化学纤维纸和玻璃纤维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8]优选地,所述的反射层为双面镀铝的带透气孔的聚酯薄膜。
[0009]优选地,所述的固定装置采用低导热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的工字型钉。
[0010]优选地,所述的保护层为耐低温铝箔胶带。
[0011]优选地,所述的固定装置安装在绝热结构层的四周,固定装置距绝热结构层边缘的最短垂直距离为50

100mm,相邻固定装置的间距为500

600mm。
[0012]优选地,所述的保护层的尺寸为10*10mm,每个固定装置配置两个保护层,保护层粘贴于相应的固定装置的上下两端。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4]1.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基于固定装置的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通过固定装置固定间隔层和反射层,替代了传统多层绝热材料生产中利用缝纫线固定的工艺,固定装置
采用低导热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的工字型钉,其导热系数更低,布置更加分散,降低了通过原缝纫线的层间固体导热,且绝热结构层不经过缝纫工序,整体更为蓬松,在低温罐体中使用本绝热结构对夹层的抽空效果有所提高,更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绝热性能。
[0015]2.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基于固定装置的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通过固定装置固定间隔层和反射层,该固定方式较传统的缝纫线固定方式而言,生产过程中更加方便,提高了绝热产品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基于固定装置的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基于固定装置的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截面示意图。
[0018]其中:1

间隔层、2

反射层、3

固定装置、4

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0]实施例1
[0021]参照附图1、2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固定装置的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包括绝热结构层、固定装置3和保护层4,所述的绝热结构层包括若干间隔层1和若干反射层2。所述的间隔层1为带孔隙的低导热的聚酯纤维纸,其厚度为0.036mm,所述的反射层2为双面镀铝的聚酯薄膜,聚酯薄膜上设有透气孔,透气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聚酯薄膜的厚度为0.013mm。所述的间隔层1与反射层2交替叠合,本实施例中,交替层数为10层,即10层间隔层1与10层反射层2交替铺设。所述的固定装置3为低导热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的工字型钉,如尼龙工字型钉,固定装置3沿材料四周布置,固定装置3距绝热结构层边缘的最短垂直距离为100mm,相邻固定装置的间距为600mm布置,固定装置3沿绝热结构层的厚度方向贯穿绝热结构层,以固定间隔层1及反射层2。所诉保护层4为耐低温的铝箔胶带,其粘贴在绝热结构层的上下表面并覆盖固定装置的上下两端,本实施例中,保护层4的尺寸为10*10mm,每个固定装置3配置两个保护层4,保护层4粘贴于相应的固定装置3的上下两端。
[0022]上述绝热结构通过多个尼龙材料制成的工字型钉固定,降低固体导热,保证材料层密度,提高绝热性能,且有效提高绝热结构的生产效率。
[0023]实施例2
[0024]参照附图1、2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固定装置的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包括绝热结构层、固定装置3和保护层4,所述的绝热结构层包括若干间隔层1和若干反射层2。所述的间隔层1为带孔隙的低导热的聚酯纤维纸,其厚度为0.036mm,所述的反射层2为双面镀铝的聚酯薄膜,聚酯薄膜上设有透气孔,透气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聚酯薄膜的厚度为0.013mm。所述的间隔层1与反射层2交替叠合,本实施例中,交替层数为20层,即20层间隔层1与20层反射层2交替铺设。所述的固定装置3为低导热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的工字型钉,如尼龙工字型钉,固定装置3沿材料四周布置,固定装置3距绝热结构层边缘的最短垂直距离为100mm,相邻固定装置的间距为500mm布置,固定装置3沿绝热结构层
的厚度方向贯穿绝热结构层,以固定间隔层1及反射层2。所诉保护层4为耐低温的铝箔胶带,其粘贴在绝热结构层的上下表面并覆盖固定装置的上下两端,本实施例中,保护层4的尺寸为10*10mm,每个固定装置3配置两个保护层4,保护层4粘贴于相应的固定装置3的上下两端。
[0025]上述绝热结构通过多个尼龙材料制成的工字型钉固定,降低固体导热,保证材料层密度,提高绝热性能,且有效提高绝热结构的生产效率。
[0026]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固定装置的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绝热结构层、固定装置和保护层;所述的绝热结构层包括若干间隔层和若干反射层,间隔层与反射层交替叠合;所述的固定装置沿厚度方向贯穿绝热结构层,用于固定间隔层和反射层;所述的保护层粘贴在绝热结构层的上下表面并覆盖固定装置的上下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固定装置的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隔层为带孔隙的聚酯纤维纸、化学纤维纸或玻璃纤维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固定装置的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层为双面镀铝的带透气孔的聚酯薄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固定装置的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建明张芷毓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士达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