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约束功能的桥梁裂缝检测器及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针对桥梁检测时手段、功能均较为单一而导致效果不佳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本方案通过沿着裂缝两侧布置钢索并且与检测筒、放大筒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无需过多的检测设备,即可较为全面的获得裂缝整体的发展态势,而且当裂缝扩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自动对裂缝施加一定的约束力(以限制裂缝的过快蔓延),以实现尽量延缓裂缝的扩展速度的效果。裂缝的扩展速度的效果。裂缝的扩展速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约束功能的桥梁裂缝检测器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维护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约束功能的桥梁裂缝检测器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桥梁表面出现裂缝是内部损伤达到一定危险程度的集中表现,是桥梁出现结构性损伤的明显信号,当裂缝宽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外界的水汽容易进入颞部并且加速钢筋腐蚀,进而直接破坏桥梁的整体性,使桥梁的承载能力大大降低;
[0003]当桥梁裂缝产生时需要对裂缝进行检测,以确保裂缝的发展状态,目前主要的方式为组织人工定期巡检、采用裂缝计进而获得裂缝的发展情况,人工定期巡检效率较低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采用裂缝计进行检测(将裂缝计横跨裂缝并且将其固定在裂缝的某一位置处,进而实现对裂缝的实时检测)的方式虽然省去了人工巡检,但是也只能针对同一裂缝的某一位置进行检测,而无法针对裂缝的其他区域进行检测(若采用较多数量的裂缝计虽然能实现上述效果,但成本支出大大增加)进而无法获得裂缝整体的发展态势;
[0004]目前针对裂缝出现后而采取的手段较为单一,在其整个检测周期过程中,仅仅只是通过检测器获知裂缝的扩展情况,而无法对产生的裂缝部位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抑制裂缝的发展),无法实现将裂缝的检测周期过程和对裂缝的约束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而实现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0005]鉴于此,我们提供一种具有约束功能的桥梁裂缝检测器及检测方法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约束功能的桥梁裂缝检测器及检测方法,本方案通过沿着裂缝两侧布置钢索并且与检测筒、放大筒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无需过多的检测设备,即可较为全面的获得裂缝整体的发展态势,而且当裂缝扩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自动对裂缝施加一定的约束力(以限制裂缝的过快蔓延),以实现尽量延缓裂缝的扩展速度的效果。
[0007]一种具有约束功能的桥梁裂缝检测器及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且交错设置在裂缝两侧的若干膨胀锚杆且若干膨胀锚杆之间绕设有钢索,所述钢索一端和位于一头的膨胀锚杆固定连接且依次绕过后续膨胀锚杆,所述钢索另一端和处于另一头位置的膨胀锚杆固定连接;
[0008]位于其中两膨胀锚杆之间的钢索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一端连接有检测筒且检测筒内设有与之弹性连接的检测活塞,所述检测活塞向外伸出检测筒一端和缺口另一端连接,所述检测筒一端经控制管路连通有放大筒且放大筒内设有与之弹性连接的放大活塞,所述放大活塞向外伸出放大筒一端连接有伸缩测量仪;
[0009]所述控制管路内设有导通阀且导通阀电性连接有微控制器,所述检测筒、放大筒内填充有液压油。
[0010]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
[0011](1)本方案通过沿着裂缝两侧布置钢索并且与检测筒、放大筒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无需过多的检测设备,即可较为全面的获得裂缝整体的发展态势,而且当裂缝扩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自动对裂缝施加一定的约束力(以限制裂缝的过快蔓延),以实现尽量延缓裂缝的扩展速度的效果;
[0012](2)在本方案中,能够实现自动的对裂缝施加一定的约束力并且持续一定时间后再次撤去约束,以实现继续检测裂缝发展态势这一执行过程,完全是基于裂缝的发展态势而进行的(裂缝的发展情况直接决定上述过程的进行)且无需借助外界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从而减少了该检测器对外界环境因素(条件)的依赖,从而使得该检测器的独立工作性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钢索、裂缝安装关系正视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检测筒、放大筒、驱动筒配合关系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检测筒、放大筒、驱动筒剖视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通孔与其中一组连接管路连通时状态示意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通孔与另一组连接管路连通时状态示意图;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导通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专利技术压力板位置关系变化过程示意图;
[0021]图9为本专利技术行程放大器、导向轮、导电杆配合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9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23]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约束功能的桥梁裂缝检测器及检测方法,本方案的改进之处在于:如附图1所示,在桥梁产生裂缝的部位两侧分别锚固有膨胀锚杆1,若干膨胀锚杆1交错分布在裂缝的两侧,在若干膨胀锚杆1上绕设有钢索2,如附图2所示,钢索2两头分别和处于两头位置的膨胀锚杆1(即,Q、I两个膨胀锚杆1)固定连接,钢索2绕过处于中间部位的膨胀锚杆1(E、F、G、H四个膨胀锚杆1,可在处于中间位置的膨胀锚杆1上设有与钢索2适配的凹槽,将钢索2位于凹槽内以实现对钢索2的限位,避免其相对于膨胀锚杆1产生位移),注:务必需要确保上述完成安装后的钢索2是处于绷紧状态,本方案中以设置6个膨胀锚杆1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裂缝的长度设置相应数量的膨胀锚杆1;
[0024]如附图2所示,在Q、E两膨胀锚杆1之间的钢索2上设有缺口且缺口一端固定连接有检测筒4,如附图4所示,检测活塞5设于检测筒4内并且与检测筒4之间连接有弹簧,检测活塞5向外伸出检测筒4一端和缺口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进而实现通过相配合的检测筒4、检测活塞5实现将位于缺口两端的钢索2进行连接起来,检测筒4一端经控制管路连通有放大筒6
且放大筒6内设有放大活塞7(放大活塞7与放大筒6之间连接有弹簧),放大活塞7向外伸出放大筒6一端连接有伸缩测量仪(用于测量裂缝的扩展程度);
[0025]在检测筒4内设有与检测活塞5配合的限位环3(以实现限制检测活塞5在检测筒4内的移动距离),即,当检测活塞5移动至与限位环3相抵触时,此时无法继续移动,进而也就无法实现对裂缝的扩展程度进行继续检测,初始状态时,检测活塞5与限位环3之间的距离可根据裂缝发现时的扩展情况(宽度)以及允许裂缝最终所能扩展的最大程度(在确保桥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确定,检测筒4、放大筒6与连接管路11连通的空间内分别填充有液压油27(检测筒4、放大筒6另一端位于连接管路11连通的空间分别与外界连通);
[0026]如附图2所示,当工作人员将上述结构部件安装到位并且完成调试,即可开始对裂缝的发展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当处于裂缝的某个位置处产生扩展时,势必会导致相应的膨胀锚杆1向外侧产生位移(即朝着远离裂缝的方向移动),伴随着其向外侧迁移,则会施加在钢索2上一个向外侧方向延伸的牵拉力,如附图4所示,由于处于缺口位置的钢索2一端与检测活塞5连接,另一端与检测筒4连接,进而伴随着牵拉力的施加,会同步带动检测活塞5相对于检测筒4产生移动(使得连接与检测活塞5、检测筒4之间的弹簧被拉伸),伴随着检测活塞5的移动,则使得原本处于检测筒4内的液压油27经连接管路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约束功能的桥梁裂缝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且交错设置在裂缝两侧的若干膨胀锚杆(1)且若干膨胀锚杆(1)之间绕设有钢索(2),所述钢索(2)一端和位于一头的膨胀锚杆(1)固定连接且依次绕过后续膨胀锚杆(1),所述钢索(2)另一端和处于另一头位置的膨胀锚杆(1)固定连接;位于其中两膨胀锚杆(1)之间的钢索(2)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一端连接有检测筒(4)且检测筒(4)内设有与之弹性连接的检测活塞(5),所述检测活塞(5)向外伸出检测筒(4)一端和缺口另一端连接,所述检测筒(4)一端经控制管路连通有放大筒(6)且放大筒(6)内设有与之弹性连接的放大活塞(7),所述放大活塞(7)向外伸出放大筒(6)一端连接有伸缩测量仪;所述控制管路内设有导通阀且导通阀电性连接有微控制器,所述检测筒(4)、放大筒(6)内填充有液压油(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约束功能的桥梁裂缝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测量仪包括安装于放大活塞(7)向外伸出放大筒(6)一端的导电头(8),所述检测筒(4)外壁上设有与导电头(8)滑动配合接触的电阻板(9),所述导电头(8)、电阻板(9)串联于稳压回路中,所述稳压回路中设有灵敏电流表且灵敏电流表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约束功能的桥梁裂缝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路包括调节管(10),所述调节管(10)沿其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有两组连接于检测筒(4)、放大筒(6)之间的连接管路(11),所述导通阀包括滑动安装于调节管(10)内的导通管(12),所述导通管(12)上间隔设有沿其径向贯穿设有与两连接管路(11)配合的通孔(13)且其中一通孔(13)内设有压力阀;所述导通管(12)连接有驱动机构且导通管(12)满足:当其中一通孔(13)和与之对应的连接管路(11)不再导通时,导通管(12)移动至使得另一通孔(13)和与之对应的连接管路(11)对应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约束功能的桥梁裂缝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筒(14)且驱动筒(14)一端和放大筒(6)连通,所述驱动筒(14)内设有与之弹性连接的驱动活塞(15)且驱动活塞(15)驱动导通管(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楠,韩川博,高文,
申请(专利权)人:李楠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