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致变色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856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0
一种光致变色陶瓷釉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岭土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致变色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
,具体涉及一种光致变色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要求陶瓷制品既要有实用性,又要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由此应用于陶瓷制造的光照变色釉料研究日益增加。
[0003]光致变色材料,是指受到光源激发后能够发生颜色变化的一类材料。现有的光致变色材料热稳定性差、响应慢、抗疲劳差、机械性能不好、对环境不友好,这些瓶颈限制了其在陶瓷制品中的广泛应用。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稳定且抗光疲劳的光致变色釉料,以提高陶瓷制品的实用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致变色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釉料光稳定性好且抗光疲劳度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光致变色陶瓷釉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岭土30

40份、钾长石20

30份、光致变色液30

40份、氢氧化铝15

20份、氧化铈4

6份、粘结剂8

14份、镁铝尖晶石5

8份和水60

70份。
[0007]优选地,所述粘结剂为羟甲基纤维素钠。
[0008]一种光致变色陶瓷釉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将高岭土、钾长石、光致变色液、氢氧化铝、氧化铈、粘结剂、镁铝尖晶石和水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球磨成釉浆,即得光致变色陶瓷釉料。
[0010]优选地,所述光致变色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1]S11:制备二氧化钛溶胶;
[0012]S12:将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光致变色剂和壳聚糖醋酸溶液混合,得复合液;
[0013]将聚乙烯醇、二氧化钛溶胶和体积分数50%的乙醇溶液混合,得溶胶液;
[0014]S13:将复合液和溶胶液混合,搅拌12

24h,即得光致变色液。
[0015]优选地,所述壳聚糖醋酸溶液为质量分数40%的壳聚糖醋酸溶液
[0016]优选地,所述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光致变色剂和壳聚糖醋酸溶液的重量份比为1:1:2。
[0017]优选地,所述聚乙烯醇、二氧化钛溶胶和乙醇溶液的重量份比为1:1:2。
[0018]优选地,所述复合液和溶胶液的重量份比为1:1。
[0019]优选地,步骤S11中所述二氧化钛溶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正硅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后,加入体积分数20%的氨水溶液,调节pH值为9

10,于60℃搅拌3

4h,得二氧化钛溶胶。
[0020]优选地,所述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和氨水的重量份比为2:7:1。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复合长链结构对光致变色剂进行交联包裹,并通过壳聚糖本身的正电荷与光致变色剂形成静电吸附现象,以提高了光致变色剂与长链结构的附着强度,同时二氧化钛溶胶具有良好的分散度,通过聚乙烯醇的交联进一步提高了二氧化钛溶胶的比表面积,使得溶胶液相界面面积变大,从而再与复合液进行混合的过程中能够部分填充和接枝在壳聚糖

聚合物长链结构中,以对链式结构表面和内部的光致变色剂起到光线能量缓冲和吸收的作用且有利于提高釉质密度,在不影响光致变色的前提在,在紫外光或太阳光照射下减缓光致变色剂光降解反应的进行,从而提升釉料的耐光疲劳性和光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原料和设备均可从市售所得,不再一一列举,其中,本专利技术光致变色剂可从市售获得,为螺吡喃类有机光致变色材料。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光致变色陶瓷釉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岭土40份、钾长石30份、光致变色液40份、氢氧化铝20份、氧化铈6份、羟甲基纤维素钠14份、镁铝尖晶石8份和水70份。
[0026]一种光致变色陶瓷釉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将上述重量份的高岭土、钾长石、光致变色液、氢氧化铝、氧化铈、羟甲基纤维素钠、镁铝尖晶石和水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球磨成釉浆,即得光致变色陶瓷釉料。
[0028]其中,光致变色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9]S11:制备二氧化钛溶胶:将正硅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后,加入体积分数20%的氨水溶液,调节pH值为9

10,于60℃搅拌4h,得二氧化钛溶胶,其中,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和氨水的重量份比为2:7:1;
[0030]S12:将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光致变色剂和质量分数40%的壳聚糖醋酸溶液按照重量份比为1:1:2的比例混合,得复合液;
[0031]将聚乙烯醇、二氧化钛溶胶和体积分数50%的乙醇溶液按照重量份比为1:1:2的比例混合,得溶胶液;
[0032]S13:将复合液和溶胶液按照重量份比为1:1的比例混合,搅拌24h,即得光致变色液。
[0033]实施例2:
[0034]一种光致变色陶瓷釉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岭土30份、钾长石20份、光致变色液30份、氢氧化铝15份、氧化铈4份、羟甲基纤维素钠8份、镁铝尖晶石5份和水60份。
[0035]一种光致变色陶瓷釉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将上述重量份的高岭土、钾长石、光致变色液、氢氧化铝、氧化铈、羟甲基纤维素钠、镁铝尖晶石和水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球磨成釉浆,即得光致变色陶瓷釉料。
[0037]其中,光致变色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0038]S11:制备二氧化钛溶胶:将正硅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后,加入体积分数20%的氨水溶液,调节pH值为9

10,于60℃搅拌3h,得二氧化钛溶胶,其中,正硅酸乙酯、无
水乙醇和氨水的重量份比为2:7:1;
[0039]S12:将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光致变色剂和质量分数40%的壳聚糖醋酸溶液按照重量份比为1:1:2的比例混合,得复合液;
[0040]将聚乙烯醇、二氧化钛溶胶和体积分数50%的乙醇溶液按照重量份比为1:1:2的比例混合,得溶胶液;
[0041]S13:将复合液和溶胶液按照重量份比为1:1的比例混合,搅拌12h,即得光致变色液。
[0042]实施例3:
[0043]一种光致变色陶瓷釉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岭土35份、钾长石25份、光致变色液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致变色陶瓷釉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岭土30

40份、钾长石20

30份、光致变色液30

40份、氢氧化铝15

20份、氧化铈4

6份、粘结剂8

14份、镁铝尖晶石5

8份和水60

7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陶瓷釉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羟甲基纤维素钠。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陶瓷釉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高岭土、钾长石、光致变色液、氢氧化铝、氧化铈、粘结剂、镁铝尖晶石和水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球磨成釉浆,即得光致变色陶瓷釉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致变色陶瓷釉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变色液的制备方法包括:S11:制备二氧化钛溶胶;S12:将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光致变色剂和壳聚糖醋酸溶液混合,得复合液;将聚乙烯醇、二氧化钛溶胶和体积分数50%的乙醇溶液混合,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汉森黄晓辉廖清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美景礼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