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50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0
本申请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具有该阵列基板的显示面板,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阵列基板划分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且包括至少一个驱动信号线组、至少一个引线组和至少一个驱动芯片。一个驱动信号线组包括多条驱动信号线,且沿第一方向并列排布在显示区内,每条驱动信号线向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一个引线组包括m条引线,与驱动信号线对应连接。对于一个引线组的m条引线,其中一部分连续相邻的多条引线与一个驱动信号线组中的第奇数条驱动信号线连接,另一部分连续相邻的多条引线与该驱动信号线组中的第偶数条驱动信号线连接。以此,通过设计驱动芯片与驱动信号线之间的走线方式,减少了阵列基板的布线对实现其窄边框的影响。其窄边框的影响。其窄边框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和具有该阵列基板的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屏占比的显示装置需求也越来越高,而显示装置的边框的规格是影响其屏占比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亟待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改善显示装置的边框规格影响显示装置实现高屏占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划分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且包括至少一个驱动信号线组、至少一个引线组和至少一个驱动芯片。一个驱动信号线组包括多条驱动信号线,且沿第一方向并列排布在显示区内,每条驱动信号线向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一个引线组包括m条引线,与驱动信号线对应连接。一个驱动芯片沿第一方向设置,位于显示区的一侧且位于非显示区内,驱动信号线通过对应的引线与驱动芯片连接,一个驱动信号线组的多条驱动信号线依次远离对应相连的驱动芯片。对于一个引线组的m条引线,其中一部分连续相邻的多条引线与一个驱动信号线组中的第奇数条驱动信号线连接,另一部分连续相邻的多条引线与该驱动信号线组中的第偶数条驱动信号线连接。
[0004]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计驱动芯片与驱动信号线之间的走线方式,减少了阵列基板的布线对实现其窄边框的影响。
[000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一个驱动信号线组的多条驱动信号线中,仅有一对相邻的驱动信号线对应的引线相邻。
[0006]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进一步限定驱动信号线和引线之间的连接方式,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布线对实现阵列基板的窄边框的影响。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引线组和与其对应的驱动信号线组形成连接组,在至少一个连接组中,引线和驱动信号线的条数都为m,m为大于2的整数,第1至m条驱动信号线依次远离驱动芯片。m为偶数且大于2,当1≤x≤m/2时,第x条引线与第2x

1条驱动信号线连接,且当m/2<x≤m时,第x条引线与第2(m

x)+2条驱动信号线连接。
[0008]在上述方案中,设计了驱动信号线和引线的数目为偶数时,不同条数的引线和对应的条数的驱动信号线连接的方式,以在保证每条引线的数量相等的前提下,降低布线的难度,节约生产成本。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引线组和与其对应的驱动信号线组形成连接组,在至少一个连接组中,引线和驱动信号线的条数都为m,m为大于2的整数,第1至m条驱动信号线依次远离驱动芯片。m为奇数且大于3,当1≤x≤(m+1)/2时,第x条引线与第2x

1条驱动信号线连接,且当(m+1)/2<x≤m时,第x条引线与第2(m

x)+2条驱动信号线连接。
[0010]在上述方案中,设计了驱动信号线和引线的数据为奇数时,每条不同的引线与对应的驱动信号线的连接方式,以提供相对简单的布线方式以达到每条引线的长度相等的目的。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引线组和与其对应的驱动信号形成连接组,在至少一个连接组中,引线和驱动信号线的条数都为m,m为大于2的整数,第1至m条驱动信号线依次远离驱动芯片。在m为偶数且大于2的情况下,当1≤x≤m/2时,第x条引线与第m

2(x

1)条驱动信号线连接,且当m/2<x≤m时,第x条引线与第2x

m

1条驱动信号线连接。或者,在m为奇数且大于3的情况下,当1≤x≤(m+1)/2时,第x条引线与第m

2(x

1)条驱动信号线连接,且当(m+1)/2<x≤m时,第x条引线与第2x

m

1条驱动信号线连接。
[0012]在上述方案中,提供了另一种布线方式,以使得多条引线的长度从两端到中间的方向减少,以此通过简单的方式就实现了提高显示效果的作用。
[00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芯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驱动信号线组包括与第一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一驱动信号线组和与第二驱动芯片对应的第二驱动信号线组。引线组包括与第一驱动信号线组对应的第一引线组和与第二驱动信号线组对应的第二引线组。第一驱动芯片通过第一引线组与第一驱动信号线组连接,第二驱动芯片通过第二引线组与第二驱动信号线组连接。
[0014]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个驱动芯片并且限定了每个驱动芯片相对驱动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以使得进一步减少了布线对实现阵列基板的窄边框的影响。进一步地,将每个驱动芯片设置在阵列基板的弯折区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阵列基板的窄边框化。
[001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引线组与第一驱动信号线组的连接方式与第二引线组与第二驱动信号线组的连接方式相同。
[001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有驱动芯片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可相对显示区向阵列基板的背光面弯折的弯折区,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分别设置在弯折区内。进一步地,驱动信号线为栅线或数据线。
[0017]在上述方案中,驱动芯片两侧对应的设有弯折区的方案,更有利于实现阵列基板的窄边框化。
[001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至少一个引线组中,m条引线的长度相同。
[0019]在上述方案中,在每条引线长度相同的情况下,也就代表着引线的金属阻抗的大小基本相当,从而提高了显示效果。
[002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至少一个引线组中,当m为偶数且大于2时,第1条引线至第m/2条引线的长度递减,第(m/2)+1条引线至第m条引线的长度递增。当m为奇数且大于3时,第1条引线至第(m+1)/2条引线的长度递减,第(m+3)/2条引线至第m条引线的长度递增。
[002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引线为直线。
[002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阵列基板还包括衬底、显示功能层、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显示功能层位于衬底上。第一导电层位于衬底和显示功能层之间,且包括多条驱动信号线。第二导电层位于第一导电层背离衬底的一侧,且包括多条引线。
[0023]在上述方案中,驱动信号线和引线位于不同的膜层,以降低引线与驱动信号线之间产生寄生电容的概率,阵列基板的刷频频率,从而提高其显示效果。
[002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阵列基板还包括位于衬底和显示功能层之间的薄膜晶体管,第一导电层还包括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
[0025]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导电层上设置了多个功能结构,简化了阵列基板的结构。
[002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阵列基板还包括位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进一步地,绝缘层的材料的介电常数小于氧化硅的介电常数。进一步地,绝缘层的材料为有机胶。
[0027]在上述方案中,绝缘层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减少走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划分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且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至少一个驱动信号线组,一个驱动信号线组包括多条驱动信号线,且沿第一方向并列排布在所述显示区内,每条所述驱动信号线向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至少一个引线组,一个引线组包括m条引线,与所述驱动信号线对应连接;至少一个驱动芯片,一个所述驱动芯片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位于所述显示区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所述驱动信号线通过对应的所述引线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一个驱动信号线组的多条驱动信号线依次远离对应相连的所述驱动芯片;其中,对于一个所述引线组的m条引线,其中一部分连续相邻的多条引线与一个驱动信号线组中的第奇数条驱动信号线连接,另一部分连续相邻的多条引线与该驱动信号线组中的第偶数条驱动信号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驱动信号线组的多条驱动信号线中,仅有一对相邻的所述驱动信号线对应的所述引线相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组和与其对应的所述驱动信号线组形成连接组,在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组中,所述引线和所述驱动信号线的条数都为m,m为大于2的整数,第1至m条所述驱动信号线依次远离所述驱动芯片,以及m为偶数且大于2,当1≤x≤m/2时,第x条所述引线与第2x

1条所述驱动信号线连接,且当m/2<x≤m时,第x条所述引线与第2(m

x)+2条所述驱动信号线连接;或者m为奇数且大于3,当1≤x≤(m+1)/2时,第x条所述引线与第2x

1条所述驱动信号线连接,且当(m+1)/2<x≤m时,第x条所述引线与第2(m

x)+2条所述驱动信号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组和与其对应的所述驱动信号形成连接组,在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组中,所述引线和所述驱动信号线的条数都为m,m为大于2的整数,第1至m条所述驱动信号线依次远离所述驱动芯片,以及m为偶数且大于2,当1≤x≤m/2时,第x条所述引线与第m

2(x

1)条所述驱动信号线连接,且当m/2<x≤m时,第x条所述引线与第2x

m

1条所述驱动信号线连接;或者m为奇数且大于3,当1≤x≤(m+1)/2时,第x条所述引线与第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思明许传志曹培轩秦旭徐思维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