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阀门的灌浆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490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阀门的灌浆套筒,包括开设有出浆口和压浆口的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内贯穿设置有待连接的墩柱钢筋和承台预留钢筋;在所述套筒本体内侧、靠近所述压浆口的位置设置有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在灌浆时,灌浆套筒上的阀门被灌浆料的压力推开,灌浆料正常通过压浆口进入灌浆套筒内;当灌浆结束时,撤除灌浆设备时,外部灌浆料的压力消失,阀门由于自重呈垂直状态,自动闭合压浆口,有效防止了灌浆料从压浆口倒流出来,避免了因此而导致的灌浆不密实。免了因此而导致的灌浆不密实。免了因此而导致的灌浆不密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阀门的灌浆套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结构建造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和装配式桥梁结构连接采用的灌浆套筒。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降低了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更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是我国结构工程(包括建筑工程和桥梁工程)中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结构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
[0003]目前,装配式结构工程中经常采用的连接方式是灌浆套筒连接。该种连接形式是通过对套筒空腔内灌注灌浆料,使其对钢筋形成握裹力,从而实现钢筋的连接。灌浆套筒连接方式被证明是一种较为高效、可靠的连接模式。该连接形式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套筒本身,同时也需要在空腔内灌实灌浆料才能实现对钢筋的可靠锚固。
[0004]但是,目前对灌浆后,灌浆套筒内灌浆料的密实程度无法进行有效的检测,因此需要通过严格的过程管理,才能实现其灌浆密实。
[0005]现有技术中,压浆口位于灌浆套筒的下方,出浆口位于套筒的上方;施工时,从压浆口采用压力注浆,使灌浆料从下至上充满灌浆套筒,并从出浆口流出;待灌浆料从出浆口流出时,即认为灌浆套筒内灌浆密实,可以撤掉压浆设备,并塞好止浆塞。
[0006]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灌浆料的流动度非常好,在压浆设备撤除、塞好止浆塞的过程中,灌浆套筒内的灌浆料在重力作用下经常会出现回落的现象,即灌浆套筒内的灌浆料从压浆口倒流出,从而导致灌浆不密实。
[0007]本
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阀门的灌浆套筒,有效地防止灌浆料从压浆口倒流而导致的灌浆不密实。
[0009]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阀门的灌浆套筒,包括开设有出浆口和压浆口的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内贯穿设置有待连接的墩柱钢筋和承台预留钢筋;在所述套筒本体内侧、靠近所述压浆口的位置设置有阀门。
[0010]较佳地,所述阀门为自重式阀门。
[0011]较佳地,所述套筒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0012]较佳地,所述出浆口位于所述套筒本体的上方,位置在所述套筒本体的侧壁上。
[0013]较佳地,所述压浆口位于所述套筒本体的下方,位置在所述套筒本体的侧壁上。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在灌浆时,灌浆套筒上的阀门被灌浆料的压力推开,灌浆料正常通过压浆口进入灌浆套筒内;当灌浆结束时,撤除灌浆设备时,外部灌浆料的压力
消失,阀门由于自重呈垂直状态,自动闭合压浆口,有效防止了灌浆料从压浆口倒流出来,避免了因此而导致的灌浆不密实。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在进浆结束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在进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出浆口、2压浆口、3套筒本体、4阀门、5墩柱钢筋、6承台预留钢筋、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阀门的灌浆套筒一具体实施例,包括开设有出浆口1和压浆口2的套筒本体3。
[0022]出浆口1位于套筒本体3的上方,位置在套筒本体3的侧壁上。
[0023]压浆口2位于套筒本体3的下方,位置在套筒本体3的侧壁上。
[0024]在套筒本体3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待连接的墩柱钢筋5和承台预留钢筋6。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改进在于,在套筒本体3内侧、靠近压浆口2的位置上,设置有阀门4。
[0026]在一些具体实施中,阀门4为自重式阀门。
[0027]进一步地,套筒本体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密封圈7。
[0028]本专利技术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在灌浆时,灌浆套筒上的阀门被灌浆料的压力推开,灌浆料正常通过压浆口进入灌浆套筒内;当灌浆结束时,撤除灌浆设备时,外部灌浆料的压力消失,阀门由于自重呈垂直状态,自动闭合压浆口,有效防止了灌浆料从压浆口倒流出来,避免了因此而导致的灌浆不密实。
[0029]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阀门的灌浆套筒,包括开设有出浆口和压浆口的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内贯穿设置有待连接的墩柱钢筋和承台预留钢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筒本体内侧、靠近所述压浆口的位置设置有阀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阀门的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自重式阀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阀门的灌浆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峰董夏鑫祝金伟周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