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氏伪镖水蚤的分段培养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0830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氏伪镖水蚤的分段培养方法及其应用,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氏伪镖水蚤的分段培养方法,将安氏伪镖水蚤亲本通过营养强化和环境调控促进其母体挂卵,亲本交配,母体产幼,将亲本与幼体分离,将所产幼体进行收集,饲喂不同饵料对其进行营养强化,使其营养更加全面的同时实现了数量的不断扩大。经试验证实可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分段培养方法可实现安氏伪镖水蚤的大规模培养,能够提高安氏伪镖水蚤的密度,使其密度达到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氏伪镖水蚤的分段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安氏伪镖水蚤的分段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水产品需求量的提高,水产养殖业发展势头迅猛,极大地促进了水产动物人工繁育工作的开展,在水产动物育苗过程中,除了应用微藻、轮虫、卤虫生物饵料为开口饵料外,桡足类因为其诸多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0003]桡足类的生长过程中需经过11

12个时期的变态,才能发育为成体,其大小为100

1000μm,可为水产动物幼体提供不同口径的开口饵料。桡足类营养丰富,富含EPA和DHA,DHA是强化卤虫的10倍以上,高含量的DHA在一些海水鱼幼体发育阶段,对其幼体正常色素沉着和神经具有重要作用。桡足类无节幼体还含有较高的磷脂能满足鱼虾幼体生长所需,不仅容易消化,还可促进对其他脂类的吸收和转运。由于其诸多优点,桡足类被认为是极佳的活体饵料。有鉴于此,亟需实现桡足类的大规模培养及营养强化以满足水产养殖市场对动物性开口饵料的需要。
[0004]目前,桡足类的培养方法主要是室外粗放式养殖和室内集约化养殖两种方式,室外粗放式养殖一般选用室外池塘培养桡足。早在1986年至1994年期间,在挪威,利用池塘培养桡足的同时放入鳕幼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这种培育方法受到水体中微藻丰度和天气变化的影响较大,故存在产量极不稳定,持续时间不长,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污染等问题。室内集约化养殖始于20世纪90年代,人们旨在通过对桡足的大规模培养以实现替代卤虫无节幼体的目的。桡足类的一些种类,如克氏纺锤水蚤、汤氏纺锤水蚤、真宽水蚤等由于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从而成为了集约化培养的对象。这些种类的特点为个体小、繁殖速度快、适温范围广,既适合实验室内培养又极易在室外形成优势种群。相较于室外池塘培养,集约化培养的产量稳定、受自然的影响小,质量有保证,但是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氏伪镖水蚤的分段培养方法,可实现安氏伪镖水蚤的大规模培养,为不同发育阶段海洋生物提供不同口径的优质生物饵料。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氏伪镖水蚤的分段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安氏伪镖水蚤成体的采集和挑选;
[0009](2)一级培养:将挑选所得安氏伪镖水蚤成体接种于海水中,投喂海链藻、角毛藻、金藻中一种或多种微藻至产生幼体,然后采用125

150μm的筛绢网将所述幼体滤出;
[0010](3)二级培养:收集步骤(2)滤出幼体进行培养,投喂金藻、角毛藻和海链藻的一种或多种至成体,发育到成体后补充投喂光合细菌直至挂卵,收集所产幼体;
[0011](4)三级培养:将二级培养所得幼体置于柱式光生物反应器进行培养,投喂湛江等
边金藻、角毛藻和海链藻的一种或多种至桡足幼体阶段,然后投喂搓洗的虾片至成体。
[0012]优选的,采用孔径为0.112mm的浮游生物网以倒8的方式在海水表层拖滤1

3min采集安氏伪镖水蚤。
[0013]优选的,根据采集到的安氏伪镖水蚤的特征挑选获得安氏伪镖水蚤成体。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海水的温度为25

30℃,盐度为23,光照强度为1000lux,光照周期为12h:12h。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培养的条件为:盐度20

30,pH7.5

8.5,光照强度8000lux,光照周期为12h:12h。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挂卵的成体密度为3000

5000个/L。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培养的方式为开放式半充气半连续方式。
[0018]优选的,所述柱式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固定支架、支架腿、支架脚托、反应器主体、连接装置、阀门、可更换的不同孔径筛绢网。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培养的条件为:温度30

35℃,盐度23

30。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分段培养方法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氏伪镖水蚤的分段培养方法,将安氏伪镖水蚤亲本通过营养强化和环境调控促进其母体挂卵,亲本交配,母体产幼,将亲本与幼体分离,将所产幼体进行收集,饲喂不同饵料对其进行营养强化,使其营养更加全面的同时实现了数量的不断扩大。经试验证实可知,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分段培养方法可实现安氏伪镖水蚤的大规模培养,能够提高安氏伪镖水蚤的密度,使其密度达到5

8个/mL,更有效的提高水产动物幼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为水产养殖业优质生物饵料的开发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柱式光生物反应器结构图。
[0023]图2为不同亲本密度条件下无节幼体的数量。
[0024]图3为喂食不同微藻饵料对安氏伪镖水蚤幼体的影响,其中,A为喂食不同微藻饵料的安氏伪镖水蚤幼体在发育时间上的差异,B为喂食不同微藻饵料的安氏伪镖水蚤幼体在存活率上的差异。
[0025]图4为添加光合细菌对安氏伪镖水蚤幼体的影响,其中,A为添加光合细菌对安氏伪镖水蚤幼体发育时间的影响,B为添加光合细菌对安氏伪镖水蚤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氏伪镖水蚤的分段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1)安氏伪镖水蚤成体的采集和挑选;
[0028](2)一级培养:将挑选所得安氏伪镖水蚤成体接种于海水中,投喂海链藻、角毛藻、金藻中一种或多种微藻至产生幼体,然后采用125

150μm的筛绢网将所述幼体滤出;
[0029](3)二级培养:收集步骤(2)滤出幼体进行培养,投喂金藻、角毛藻和海链藻的一种或多种至成体,发育到成体后补充投喂光合细菌直至挂卵,收集所产幼体;
[0030](4)三级培养:将二级培养所得幼体置于柱式光生物反应器进行培养,投喂湛江等边金藻、角毛藻和海链藻的一种或多种至桡足幼体阶段,然后投喂搓洗的虾片至成体。
[0031]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采用孔径为0.112mm的浮游生物网以倒8的方式在海水表层拖滤1

3min采集安氏伪镖水蚤;所述浮游生物网优选为13号浮游生物网。本专利技术根据采集到的安氏伪镖水蚤的特征挑选获得安氏伪镖水蚤成体;所述安氏伪镖水蚤的特征优选的在解剖镜下进行观察,所述安氏伪镖水蚤成体优选为发育至性成熟的雌雄性。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特征优选的包括:雌性:体长1.1

1.3mm,头部与第一胸节愈合;胸部后侧角钝圆,末缘均具1列小齿;腹部生殖节基部两侧各具1钩状刺突,腹面生殖孔后缘具1倒钩刺;尾叉长约为宽的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氏伪镖水蚤的分段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安氏伪镖水蚤成体的采集和挑选;(2)一级培养:将挑选所得安氏伪镖水蚤成体接种于海水中,投喂海链藻、角毛藻、金藻中一种或多种微藻至产生幼体,然后采用125

150μm的筛绢网将所述幼体滤出;(3)二级培养:收集步骤(2)滤出幼体进行培养,投喂金藻、角毛藻和海链藻的一种或多种至成体,发育到成体后补充投喂光合细菌直至挂卵,收集所产幼体;(4)三级培养:将二级培养所得幼体置于柱式光生物反应器进行培养,投喂湛江等边金藻、角毛藻和海链藻的一种或多种至桡足幼体阶段,然后投喂搓洗的虾片至成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孔径为0.112mm的浮游生物网以倒8的方式在海水表层拖滤1

3min采集安氏伪镖水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采集到的安氏伪镖水蚤的特征挑选获得安氏伪镖水蚤成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海水的温度为2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翔鹄潘姚李长玲李峰张玉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