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轨顶风道与中板同步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044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铁车站通风系统技术领域,尤其为地铁车站轨顶风道与中板同步施工工艺,包括搭设满堂支架、中板与风道底板模板的搭设、风道底板和侧墙钢筋的绑扎、风道底板混凝土浇筑、轨顶风道矮支架搭设、风道顶部中板和风道侧墙模板搭设、中板钢筋的绑扎、风道侧墙与中板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养护与模板和脚手架拆除,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轨顶风道和中板同步施工工艺,可以有效的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难度,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风道和掘进的同步施工。在此工艺中,采用轨顶风道和中板的同步施工的工艺,避免风道和中板之间存在施工缝隙,降低了施工隐患。降低了施工隐患。降低了施工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车站轨顶风道与中板同步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铁车站通风系统
,具体为地铁车站轨顶风道与中板同步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轨顶风道是地铁车站通风系统中重要的内部结构构件,其作用主要是为列车顶部通风散热。轨顶风道主要结构包括轨顶风道竖墙和轨顶风道底板,悬挂于车站中板和结构侧墙的交接位置。由于轨顶风道结构复杂,施工精度高,内部空间小,预留孔洞多,一直是施工作业中的难题。传统操作方法是采用后浇法进行施工,施工时,一般通过中板预留孔进行混凝土浇注,由于轨顶风道板面混凝土浇注作业空间小,而轨顶风道竖墙的高度较高、厚度较薄,混凝土浇注时难以保证质量;同时,由于轨顶风道竖墙与中板混凝土存在施工缝隙,粘结性差,轨顶风道主要靠预留钢筋承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0003]因此需要地铁车站轨顶风道与中板同步施工工艺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地铁车站轨顶风道与中板同步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地铁车站轨顶风道与中板同步施工工艺,包括搭设满堂支架、中板与风道底板模板的搭设、风道底板和侧墙钢筋的绑扎、风道底板混凝土浇筑、轨顶风道矮支架搭设、风道顶部中板和风道侧墙模板搭设、中板钢筋的绑扎、风道侧墙与中板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养护与模板和脚手架拆除,侧墙施工完成后搭设满堂支架,立杆伸至轨顶风道底部,支设模板后施工轨顶风道底板,待风道底板混凝土强度达标后,在底板上搭设满堂支架,支设中板模板,风道侧墙与车站中板一起浇筑,其具体的施工工艺如下:
[0007]S1:搭设满堂支架:车站底板、侧墙、中柱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待底板混凝土强度达标,采用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在底板上搭设满堂支架,模板支架应按照定位放线、底座、立杆、横杆、剪刀撑、斜杆的顺序搭设,支架上下设置顶托、底托,可调高度控制在5~35cm之间,在第一层横杆搭设完成后,通过地托调节,使横杆处于同一水平上,然后再进行下一层搭设,斜拉杆横向、纵向隔空搭设,形成桁架单元;
[0008]S2:中板与风道底板模板的搭设:
[0009]a.中板的搭设:中板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单个木胶合板面积1220
×
2440mm,模板间缝隙采用止浆条(贴双面胶)止浆,中板主楞采用14#工字钢,主楞直接铺设在支架的可调顶托上,主楞间距1200mm,40mm
×
90mm方木次楞按间距150mm均匀铺设在主楞上,次楞上铺设木胶合板,木胶合板纵向接缝采用铁钉固定在次楞上以防止木胶合板边缘变形;
[0010]b.风道底板模板的搭设:风道处的支架伸至风道底板位置,利用满堂支架搭设风道底板模板,模板采用15mm厚酚醛板;
[0011]S3:风道底板和侧墙钢筋的绑扎:首先清理好底模,按照设计间距弹线,按画好的间距铺设钢筋,其中底板下层网片采用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垫块,先铺设、焊接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下层钢筋绑扎后,用钢筋马凳支撑上层网片,确保上层筋位置,钢筋焊接接头错开,焊接质量应满足规范要求,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注意相邻绑所点的铁线扣要成八字形绑扎(左右扣绑扎),绑扎完毕后,各种操作人员不准任意蹬踏钢筋;
[0012]S4:风道底板混凝土浇筑:清理模板内杂物,在模板上弹好混凝土浇筑线,采用泵车浇筑,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摄氏度,且不应高于35摄氏度,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在浇筑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严禁用于结构,混凝土浇筑过程分层进行,分层厚度按照上述要求执行,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混凝土浇筑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和终凝前分别对混凝土裸露表面进行抹面处理;
[0013]S5:轨顶风道矮支架搭设:对底板混凝土养护完毕后,利用轨顶风道底板搭设矮支架,支架采用Φ48扣件式钢管,钢管长度40cm,顶部安放主楞、次楞,参数同中板,轨顶风道侧墙使用两道对拉螺栓进行固定;
[0014]S6:风道顶部中板和风道侧墙模板搭设:先安装风道侧墙的模板,侧墙的模板需保证其垂直度,在矮支架上部铺设主楞、次楞,木胶合板铺设在次楞上,纵向接缝采用铁钉固定在次楞上以防止木胶合板边缘变形;
[0015]S7:中板钢筋的绑扎:清理好底模,采用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垫块,控制下层网片高度,采用钢筋马凳,控制上层网片高度,先铺设、焊接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上下层钢筋网片的焊接接头位置应错开,焊接质量应满足规范要求,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注意相邻绑所点的铁线扣要成八字形绑扎;
[0016]S8:风道侧墙与中板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泵车浇筑混凝土,先浇筑风道侧墙的混凝土,待振捣完毕后,再浇筑中板,混凝土应采用“分层对称连续浇筑施工艺”,控制一次浇注高度,做到分层下料,分层捣固,循环整体推进,每层厚度40cm为宜,浇筑时控制下料高度,振捣到位;
[0017]S9:混凝土养护与模板和脚手架拆除:
[0018]a.混凝土养护:砼浇筑完12小时以内,应覆盖洒水养护,每天浇水次数以能保证砼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宜,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0019]b.模板的拆除:采用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侧模板,后拆除底模板的原则,不承重侧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即可拆除模板,承重结构顶板和梁,跨度在2m及以下的强度达到50%、跨度在2~8m的强度达到70%、跨度在8m以上的强度达到100%时方可拆除模板;
[0020]c.脚手架的拆除: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安全作业的要求下进行,支架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0021]采用轨顶风道和中板同步施工工艺,可以有效的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难度,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风道和掘进的同步施工。在此工艺中,采用轨顶风道和中板的同步施工的工艺,避免风道和中板之间存在施工缝隙,降低了施工隐患。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S1中对标准步距为1.5m的支撑架,应根据支撑架搭设高度、支撑架型号及立杆轴向力设计值进行竖向斜杆布置,支撑架应沿高度每间隔4

6个标准步距应设置水平剪刀撑。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S2中由于轨顶风道拆模后底板和侧墙外露,直接影响车站实体观感,因此应使用质量较好的新模板,模板缝在拆模后要做到板缝平整顺直,模板安装前也应该弹出模板位置线,控制模板安装误差。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S2和S6中模板安装应拼缝严密、平整、不漏浆、不错台、不胀模、不变形,堵缝所用胶条、泡沫塑料不得突出模板表面,严防浇入混凝土。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S3中侧墙钢筋绑扎后要校好垂直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铁车站轨顶风道与中板同步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搭设满堂支架、中板与风道底板模板的搭设、风道底板和侧墙钢筋的绑扎、风道底板混凝土浇筑、轨顶风道矮支架搭设、风道顶部中板和风道侧墙模板搭设、中板钢筋的绑扎、风道侧墙与中板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养护与模板和脚手架拆除,侧墙施工完成后搭设满堂支架,立杆伸至轨顶风道底部,支设模板后施工轨顶风道底板,待风道底板混凝土强度达标后,在底板上搭设满堂支架,支设中板模板,风道侧墙与车站中板一起浇筑,其具体的施工工艺如下:S1:搭设满堂支架:车站底板、侧墙、中柱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待底板混凝土强度达标,采用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在底板上搭设满堂支架,模板支架应按照定位放线、底座、立杆、横杆、剪刀撑、斜杆的顺序搭设,支架上下设置顶托、底托,可调高度控制在5~35cm之间,在第一层横杆搭设完成后,通过地托调节,使横杆处于同一水平上,然后再进行下一层搭设,斜拉杆横向、纵向隔空搭设,形成桁架单元;S2:中板与风道底板模板的搭设:a.中板的搭设:中板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单个木胶合板面积1220
×
2440mm,模板间缝隙采用止浆条(贴双面胶)止浆,中板主楞采用14#工字钢,主楞直接铺设在支架的可调顶托上,主楞间距1200mm,40mm
×
90mm方木次楞按间距150mm均匀铺设在主楞上,次楞上铺设木胶合板,木胶合板纵向接缝采用铁钉固定在次楞上以防止木胶合板边缘变形;b.风道底板模板的搭设:风道处的支架伸至风道底板位置,利用满堂支架搭设风道底板模板,模板采用15mm厚酚醛板;S3:风道底板和侧墙钢筋的绑扎:首先清理好底模,按照设计间距弹线,按画好的间距铺设钢筋,其中底板下层网片采用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垫块,先铺设、焊接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下层钢筋绑扎后,用钢筋马凳支撑上层网片,确保上层筋位置,钢筋焊接接头错开,焊接质量应满足规范要求,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注意相邻绑所点的铁线扣要成八字形绑扎(左右扣绑扎),绑扎完毕后,各种操作人员不准任意蹬踏钢筋;S4:风道底板混凝土浇筑:清理模板内杂物,在模板上弹好混凝土浇筑线,采用泵车浇筑,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摄氏度,且不应高于35摄氏度,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在浇筑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严禁用于结构,混凝土浇筑过程分层进行,分层厚度按照上述要求执行,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混凝土浇筑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和终凝前分别对混凝土裸露表面进行抹面处理;S5:轨顶风道矮支架搭设:对底板混凝土养护完毕后,利用轨顶风道底板搭设矮支架,支架采用Φ48扣件式钢管,钢管长度40cm,顶部安放主楞、次楞,参数同中板,轨顶风道侧墙使用两道对拉螺栓进行固定;S6:风道顶部中板和风道侧墙模板搭设:先安装风道侧墙的模板,侧墙的模板需保证其垂直度,在矮支架上部铺设主楞、次楞,木胶合板铺设在次楞上,纵向接缝采用铁钉固定在次楞上以防止木胶合板边缘变形;S7:中板钢筋的绑扎:清理好底模,采用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垫块,控制下层网片高度,采用钢筋马凳,控制上层网片高度,先铺设、焊接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上下层钢筋网片的焊接接头位置应错开,焊接质量应满足规范要求,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注意相邻绑所点的铁线扣要成八字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鹏窦冉李德茂杨方张利乐张元王康吴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铁隧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