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976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及车辆,属于电子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顶盖,顶盖与底座卡接固定,顶盖和底座内固定安装有PCB电路板,底座上顶部设有散热区域,PCB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单元等功能元件,PCB电路板上表面设有MOS管,MOS管电气连接控制单元,MOS管为贴片MOS管,MOS管位置与底座上的散热区域对应;便于对MOS管进行散热,是MOS管处于较佳的温度下工作,保障MOS管性能,从而扩大MOS管的使用功率范围,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 是一项汽车电子新技术,是一种依靠电机提供辅助扭矩的助力转向系统,该系统由电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相较于传统液压助力具有结构简单、装配灵活以及良好的适应性等显著优点,未来将全面取代传统液压助力转向,成为汽车转向系统发展的主流方向。
[0003]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是一种直接依靠电机提供辅助扭矩的动力转向控制器,主要有控制单元和功率驱动单元构成,基于车辆的轻量化的发展需求必须尽可能的缩减机舱的空间,由于空间狭小的制约,控制器的外形尺寸不能过大,重量也不能太大,而且要保证结构紧凑,与此同时这对控制器核心元件电子功率器件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采用更高功率的功率驱动元件,为此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及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及车辆,将结构整合,便于减小装置的外形尺寸,提升装置的实用性,同时对MOS管进行更好的散热,有利于提高MOS管的性能,以带动更高功率的驱动元件。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与底座底部卡接固定,所述顶盖和底座内固定安装有PCB电路板,所述底座顶部一侧设有散热区域,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单元等功能元件,所述PCB电路板顶部一侧设有MOS管,所述MOS管电气连接控制单元,所述MOS管为贴片MOS管,所述MOS管位置与所述底座上的散热区域位置对应。
[0006]进一步的,底座的散热区域上涂覆有散热硅脂。
[0007]优选的,所述顶盖正面贯穿与内腔连通,所述顶盖另外三侧面底部均设有卡扣,所述顶盖正面一侧设有挡板,所述底座顶部正面侧边垂直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顶部一侧设有插销,所述底座另外三侧面底部均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套的卡座,所述卡扣与卡座活动连接,所述挡板与立板顶部抵接,所述插销活动插接于所述挡板内。
[0008]优选的,所述挡板两侧与所述顶盖左右两侧边及立板顶部围合成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
[0009]优选的,所述PCB电路板顶部正面一侧插接固定有第一接插件和第二接插件,所述第一接插件位置与第一通槽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接插件位置与第二通槽位置对应。
[0010]优选的,所述PCB电路板四角均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底座顶部四角均设有螺栓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螺栓安装孔位置对应。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开设有散热沟槽。
[0012]优选的,所述顶盖材质为镀锌冷轧板,所述底座材质为压铸铝合金,且所述底座外表面抛丸处理。
[00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采用了上述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还包括转向传感器、车速传感器、转向机构、驱动电路、电机和减速机构,所述转向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分别电气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电气连接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电气连接电机,所述电机传动连接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传动连接转向机构。
[0014]本技术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及车辆的工作原理为:PCB电路板安装在底座上,PCB电路板上的MOS管位置与散热区域位置对应,散热区域可对MOS管进行很好的散热,降低MOS管温度,使其性能更佳,以带动更大功率的驱动元件,实际应用时,与转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等电气连接后,实时监测转向盘转矩、车速等信息,控制驱动电路带动电机转动,以辅助汽车转向,保障行车安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设置的底座,对PCB电路板进行安装,设置于底座上的散热区域与PCB电路板上的MOS管位置对应,可以很好的对MOS管进行散热,保障MOS管性能,从而扩大MOS管的适用功率范围,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0017]2、在顶盖和底座上设置卡扣与卡座,采用卡接的形式对顶盖和底座进行固定,多方向的固定,卡接的稳定性得到了保障,且卡接组装快速,安装简单,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及车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例中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及车辆的整体结构爆炸视图;
[0020]图3为实施例中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及车辆的实际应用传动方框图;
[0021]其中:1、顶盖;11、卡扣;12、挡板;2、PCB电路板;21、MOS 管;22、第一接插件;23、第二接插件;24、安装孔;3、底座;31、散热区域;32、卡座;33、螺栓安装孔;34、立板;341、插销;35、散热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

3,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及车辆,包括底座3,底座3顶部设有顶盖1,顶盖1和底座3内固定安装有 PCB电路板2。
[0025]如图2所示,顶盖1正面贯穿与内腔连通,顶盖1周围另外三面底部均设有卡扣11,顶盖1正面顶部左侧设有挡板12;
[0026]底座3顶部右侧设有散热区域31,底座3正面侧边一体成型有立板34,立板34顶部左侧设有插销341,底座3另外三面底部均设有卡座32,底座3顶部四角均设有螺栓安装孔33,底座3底部设有散热沟槽35;
[0027]PCB电路板2上设有控制单元等功能元件,PCB电路板2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MOS管
21,MOS管21电气连接控制单元,PCB电路板2 顶部正面插接固定有第一接插件22和第二接插件23,第一接插件22 位于PCB电路板2顶部右侧,第二接插件23位于PCB电路板2顶部左侧,PCB电路板2顶部四角均贯穿开设有安装孔24;
[0028]挡板12右侧与顶盖1右侧边及立板34顶部围合成第一通槽,挡板12左侧与顶盖1左侧边及立板34顶部围合成第二通槽。
[0029]需要注意的是,MOS管21为贴片MOS管,顶盖1材质为镀锌冷轧板,底座3材质为压铸铝合金,且底座3外表面抛丸处理。
[0030]组装时,结合图1和图2,首先在散热区域31顶部涂覆散热硅脂,将PCB电路板2放置在底座3顶部,安装孔24与螺栓安装孔33 对齐,采用十字槽盘头组合螺钉对PCB电路板2和底座3进行锁紧,MOS管21位于散热区域31正上方,将第一接插件22和第二接插件 23安装在PCB电路板2上,而后对顶盖1进行组装,将顶盖1放置在底座3顶部,卡扣11与卡座32配合卡进,挡板12与立板34抵接,按压顶盖1顶部,使插销341卡入挡板12内,同时第一接插件22和第二接插件23恰好分别位于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内,装置装配完成。
[0031]实际应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与底座底部卡接固定,所述顶盖和底座内固定安装有PCB电路板,所述底座顶部一侧设有散热区域,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单元等功能元件,所述PCB电路板顶部一侧设有MOS管,所述MOS管电气连接控制单元,所述MOS管为贴片MOS管,所述MOS管位置与所述底座上的散热区域位置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正面贯穿与内腔连通,所述顶盖另外三侧面底部均设有卡扣,所述顶盖正面一侧设有挡板,所述底座顶部正面侧边垂直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顶部一侧设有插销,所述底座另外三侧面底部均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套的卡座,所述卡扣与卡座活动连接,所述挡板与立板顶部抵接,所述插销活动插接于所述挡板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两侧与所述顶盖左右两侧边及立板顶部围合成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清泉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浩睿汽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