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峰专利>正文

日光灯多功能发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95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现有日光灯所采用的启辉器,存在着低压、低温条件下日光灯难以启辉,影响灯管使用寿命,以及启辉器本身容易损坏和散失等弊端。本实有新型所提供的日光灯多功能发光器电路,由L、C↓[2]串联谐振电路、限流电阻R↓[0]和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C↓[1]所组成。本实有新型可使日光灯在电网电压或环境温度偏低情况下顺利启辉;可延长灯管使用寿命;可使废旧灯管复明;可节能省电;可使灯光更亮。(*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光灯启辉装置。日光灯属于长管放电类型,因此内部阻抗较高,预热的阴极还要借助于脉冲高电势才能启动。当灯管正常点燃后,管内阻抗则下降,此时又必须限制管内通过的电流。这些工作是依靠现有跳泡式启辉器(俗称“别火”)内的动触极和静触极这个自动转换开关与镇流器的有机联系来完成的。实践表明,采用跳泡式启辉器,很难在低压、低温条件下启辉。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在低压、低温情况下正常启辉,又能使新管延寿、废管复明的日光灯多功能发光器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采取了一种取代跳泡式启辉器的自动升压电路——串联谐振电路,它可以把偏低的电网电压升高几倍以后再加到两阴极间,以确保灯管顺利起燃。附图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由镇流器L和电容器C2组成串联谐振(也称电压谐振)电路。电源的A端(火线端)接电源开关K的一端,K的另一端与电容器C1的一端和镇流器L的一端相接,C1的另一端与管子G的灯丝引线1端及电源B端(地线端)相接,L的另一端接管子G的灯丝引线3端,灯丝引线4端接电阻R0的一端,R0的另一端与C2一端串接,C2的另一端接管子G的灯丝引线2端。当合上K时,就接通了日光灯启动电路,其电流通路为电源A端-K-L-灯丝引线3、4端-R0-C2-灯丝引线2、1端-电源B端。由于L与C2在工频f0=50赫时发生串联谐振,因此回路中的电流很大,根据数学推导,C2和L两端间的电压应为电网电压u电的Q倍,即uC≈uL=Qu电.................................(1)式中Q——振荡回路的品质因数,可用谐振时的感抗或容抗对电阻R的比值来计算,即Q= (2πfoL)/(R) = 1/(2πfoC2R) ...............(2)式中 L——镇流器L的电感量;C2——电容器C2的电容量;R——包含镇流器L的直流电阻、电容器C2的损耗电阻、灯丝电阻和固定电阻R0的阻值。从(2)式可知,R越大,Q值就越小。因此,在选配R0时应尽可能选得小些,以确保Q≥3。这样,当电网电压u电=220伏时,uC≈uL=Qu电=3×220=660伏。这一高压加在灯管两极间就可以在灯丝不加热的情况下激励灯管内的氩气和水银分子电离,致使灯管导电发光。所以对于断丝等废旧灯管,只要把灯丝引线1、2端或3、4端短连起来(如图中虚线所示),也照样可以发光。实验表明,只要加于灯管两端的电压达到450伏时,灯管便可导通发光。也就是说,只要电网电压u电≥150伏,即uC≈uL=3×150=450伏,灯管即可被点亮。电阻R0的作用一是用以限制开灯时过大的浪涌电流冲击管子,以确保管子的使用寿命;二是可以减小电容器C2在通电时所产生的噪音。对电容器C2的容量可选得稍大些,使它在工频时的电抗小于镇流器L的电抗,即XC( 1/(2πfoC2) )<XL(=2πf0L),于是,整个振荡回路就表现为电感性,即(XL-XC)>0,这将有利于我们选配适量的电容器C1,使日光灯电路的总电流滞后于电网电压的相角差减小,从而提高了功率因数,减少了输入电力,达到了节能目的。本技术与现有启辉器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它使用阻容元件所组成,只要选用耐压足够的金属膜电容器和功率足够的被釉线绕电阻器,则其使用寿命之久是现有启辉器不能比拟的。2、提高了电路的功率因数,节能省电。3、即使电网电压低至150伏或气温低至-40℃,灯管仍可启辉发光。4、电源一开,灯管就亮,从而避免了现有启辉器启辉时可能产生的多次闪烁现象,故延长了灯管使用寿命。5、断丝等废旧灯管,一般均可重放光明。6、由于灯管工作时,电容器C2两端仍存有较高的电压,因此显得灯光更亮,尤其是在电网电压偏低情况下更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一些较大的厂矿企业中,往往把几十张日光灯合用一个电源开关来控制。这种照明方式,被人们称为“光带”。这里必须在每一个发光器电路中加装一只保险器BX,这样,万一有一只发光器发生短路故障,就可及时发现和修复,同时,也不致于影响整个光带工作。权利要求日光灯多功能发光器由灯管G、镇流器L及电源开关K等部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由镇流器L与电容器C2组成串联谐振电路,R0系限流电阻(也可用电感器L0代替),C1系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其具体接线如下A端接电源火线,并接至开关K的一端,K的另一端与电容器C1的一端及镇流器L的一端相接,C1的另一端与管子G的灯丝引线1端及保险器BX的一端相接,BX的另一端接B端,B端接电源电线,L的另一端接管子G的灯丝引线3端,灯丝引线4端接电阻R0的一端,R0的另一端与C2一端相接,C2另一端接管子G的灯丝引线2端。专利摘要现有日光灯所采用的启辉器,存在着低压、低温条件下日光灯难以启辉,影响灯管使用寿命,以及启辉器本身容易损坏和散失等弊端。本技术所提供的日光灯多功能发光器电路,由L、C文档编号H05B41/16GK2091519SQ9121358公开日1991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施峰 申请人:施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日光灯多功能发光器由灯管G、镇流器L及电源开关K等部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由镇流器L与电容器C↓[2]组成串联谐振电路,R↓[0]系限流电阻(也可用电感器L↓[0]代替),C↓[1]系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其具体接线如下:A端接电源火线,并接至开关K的一端,K的另一端与电容器C↓[1]的一端及镇流器L的一端相接,C↓[1]的另一端与管子G的灯丝引线1端及保险器BX的一端相接,BX的另一端接B端,B端接电源地线,L的另一端接管子G的灯丝引线3端,灯丝引线4端接电阻R↓[0]的一端,R↓[0]的另一端与C↓[2]一端相接,C↓[2]另一端接管子G的灯丝引线2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峰
申请(专利权)人:施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