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马德普拉塔无色小杆菌AD111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82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马德普拉塔无色小杆菌(Achromobacter marplatensis)AD111,其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21768。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了该菌株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马德普拉塔无色小杆菌(Achromobacter marplatensis)AD111可以有效地降解阿特拉津,通过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和降解特性研究,能为阿特拉津污染的水体治理及缓解土壤中阿特拉津对大豆药害提供技术支撑。缓解土壤中阿特拉津对大豆药害提供技术支撑。缓解土壤中阿特拉津对大豆药害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马德普拉塔无色小杆菌AD111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微生物领域,涉及一株马德普拉塔无色小杆菌AD111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阿特拉津属于三嗪类除草剂,是一种内吸传导型,具有选择性的,可以用于玉米和高粱等作物农田中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因为阿特拉津生产及使用成本较低、施药期及杀草谱较宽,一度发展为世界产量较大的除草剂之一。我国从80年代初期开始使用阿特拉津,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及抗性杂草的出现,阿特拉津的使用量也不断增加。
[0003]阿特拉津的半衰期长,土壤吸收率低,容易被雨水淋溶至较深的土壤层中,严重污染土壤和水体,对鱼类、陆生和水生植物、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可以通过呼吸、皮肤接触等途径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导致卵巢癌、乳腺癌的发生,影响人体血管系统等。阿特拉津造成后茬作物药害也是生产中经常发生的问题。例如,玉

豆轮作过程中,玉米田中残留阿特拉津常引起下茬大豆、芸豆等豆科作物药害,造成出苗不齐,甚至减产。因此,长期大量使用阿特拉津造成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0004]阿特拉津降解有多种方法,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降解阿特拉津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土壤系统修复方法。其中,细菌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并且容易培养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阿特拉津降解中。从使用阿特拉津的农田土壤中富集分离高效降解菌株,降解阿特拉津农药残留,是修复该农药污染土壤和水体的有效途径,因降解效率高、成本低、生态友好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株马德普拉塔无色小杆菌(Achromobacter marplatensis)AD111,克服目前尚无有效的降解阿特拉津的微生物菌株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上述马德普拉塔无色小杆菌(Achromobacter marplatensis)AD111的用途。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一株马德普拉塔无色小杆菌(Achromobacter marplatensis)AD111,其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21768。
[0009]该菌来自长期受阿特拉津污染的农田土壤,经人工富集驯化培养,分离纯化得到,命名为马德普拉塔无色小杆菌(Achromobacter marplatensis)AD111。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在LB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轻微隆起,淡黄色,湿润,半透明,边缘整齐,光滑;其在含有阿特拉津的无机盐培养基上产生透明水解圈,其最适降解条件为:pH6.0~11.0,温度25℃~35℃,外加碳源可以显著促进菌株AD111对阿特拉津的降解。
[0010]二、根据上述的马德普拉塔无色小杆菌(Achromobacter marplatensis)AD111在降解三嗪类除草剂中的应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三嗪类除草剂为阿特拉津。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马德普拉塔无色小杆菌(Achromobacter marplatensis)AD111可以有效地降解阿特拉津,通过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和降解特性研究,能为阿特拉津污染的水体治理及缓解土壤中阿特拉津对大豆药害提供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0013]图1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菌株AD111的系统发育树;
[0014]图2菌株AD111在LB培养基上(a)和在含200mg/L阿特拉津无机盐培养基上(b)的形态;
[0015]图3pH值对菌株AD111降解阿特拉津的影响;
[0016]图4温度对菌株AD111降解阿特拉津的影响;
[0017]图5不同碳源对菌株AD111降解阿特拉津的影响;
[0018]图6菌株AD111降解水中不同浓度阿特拉津效果;
[0019]图7菌株AD111拌土处理对不同浓度阿特拉污染土壤中大豆植株生长药害的影响;其中,AT0(阿特拉津含量为:0mg/kg)、AT10(阿特拉津含量为:10mg/kg)、AT20(阿特拉津含量为:20mg/kg)、AT40(阿特拉津含量为:40mg/kg);
[0020]图8菌株AD111浸种处理对不同浓度阿特拉污染土壤中大豆植株生长药害的影响;其中,AT0(阿特拉津含量为:0mg/kg)、AT10(阿特拉津含量为:10mg/kg)、AT20(阿特拉津含量为:20mg/kg)、AT40(阿特拉津含量为:40mg/kg);
[0021]图9菌株AD111缓解土壤中阿特拉津对大豆生长药害的影响效果图;其中,AT0(阿特拉津含量为:0mg/kg)、AT10(阿特拉津含量为:10mg/kg)、AT20(阿特拉津含量为:20mg/kg)、AT40(阿特拉津含量为:40mg/kg),S代表AD111菌液浸种处理,D代表AD111菌液拌土处理,null代表大豆苗未生长。
[0022]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马德普拉塔无色小杆菌(Achromobacter marplatensis)AD111,于2022年11月11日在中国专利局或国际专利组织承认的保藏中心进行了专利程序保藏,保藏单位全称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为CCTCC,保藏单位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CCTCC NO:M 20221768。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说明马德普拉塔无色小杆菌(Achromobacter marplatensis)AD111的分离方法。
[0026]从长期喷施阿特拉津的农田土壤中通过富集驯化的方法筛选对阿特拉津有降解作用的菌株,包括以下步骤:
[0027]称取5g的土壤样品加入装有100mL的无机盐基础培养基(含有3g/L葡萄糖)的250mL三角瓶中,将阿特拉津的初始浓度设置为50mg/L,随后将三角瓶置于180rpm摇床中,30℃避光震荡培养7d。其中无机盐基础培养基:磷酸二氢钾(KH2PO4)0.9g/L、磷酸氢二钠
(Na2HPO4)6.5g/L、氯化钠(NaCl)0.1g/L、硫酸镁(MgSO4·
7H2O)0.2g/L,用蒸馏水溶解后,调节pH 7.0~7.2,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
[0028]然后从上述培养液中取出5mL,加入到100mL的无机盐基础培养基(含有3g/L葡萄糖)中,阿特拉津浓度设置为100mg/L。按照同样方法,将阿特拉津浓度依次提高50mg/L,最高浓度设置为500mg/L。富集培养结束后,将含有500mg/L阿特拉津的无机盐基础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选择10
‑7、10
‑8和10
‑9三个稀释度,分别取100μL稀释液涂布于含有200mg/L的阿特拉津固体无机盐基础培养基(含有3g/L葡萄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马德普拉塔无色小杆菌(Achromobacter marplatensis)AD111,其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2176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德普拉塔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郭永霞高梓峰高涵王昕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