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一种颈部自牵引矫正器,包括用于支撑下颌骨的下颌骨承托;还包括用于限位固定在颈部外围的颈部固定座;还包括带动下颌骨承托运动的手摇杆,手摇杆与颈部固定座铰接,手摇杆通过齿轮传动机构或者连杆传动机构与下颌骨承托联动;手摇杆向下摆动时,下颌骨承托向上摆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患者可通过手摇杆自主调节颈部牵引器的提升和后伸角度,通过手摇杆可对颈部进行间歇式的牵伸矫正和放松。歇式的牵伸矫正和放松。歇式的牵伸矫正和放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部自牵引矫正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颈部矫正器。
技术介绍
[0002]颈椎病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病。常表现为颈部生理弧度的消失甚至反弓以及颈肩部肌肉的酸胀不适。临床上多采用颈部下颌
‑
枕骨纵向牵引以及推拿按摩治疗,良好的牵引矫正和颈肩部肌肉按摩可明显缓解颈椎病疼痛与功能受限,预防疾病复发。根据申请人临床经验和既往文献表明:颈部牵引矫正不单纯是纵向牵引,颈椎弧度的矫正需要颈部在一定固定下行反向后伸手法牵伸矫正。目前仪器尚缺乏后伸颈部矫正功能。
[0003]目前临床和市面的颈部牵引产品尚存在以下不足和可改进之处:
[0004]1.无法完全自主调节颈部后伸角度。目前市面颈部牵引器多以充气式或固定架式颈部牵引,易造成颈部不适感,且功能上仅能满足纵轴牵引的需求,无法在纵轴牵引同时实现颈椎后伸矫正,因此对颈曲的矫正不理想。而固定式仰卧位按摩枕样式的颈部牵引按摩器无法根据患者实际颈部曲度实现自主可控调节,且无法行纵轴牵引,对于某些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存在一定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颈部自牵引矫正器,已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部自牵引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下颌骨的下颌骨承托;
[0007]还包括用于限位固定在颈部外围的颈部固定座;
[0008]还包括带动下颌骨承托运动的手摇杆,所述手摇杆与所述颈部固定座铰接,所述手摇杆通过齿轮传动机构或者连杆传动机构与所述下颌骨承托联动;
[0009]所述手摇杆向下摆动时,所述下颌骨承托向上摆动。
[0010]本技术使用时,患者可通过手摇杆自主调节颈部牵引器的提升和后伸角度,通过手摇杆可对颈部进行间歇式的牵伸矫正和放松。可实现颈部的牵引和后伸角度矫正其曲度。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并排设置且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
[0012]所述齿轮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撑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的支撑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在所述颈部固定座上;
[0013]所述第四齿轮固定在所述下颌骨承托的后端部。
[0014]便于通过手摇杆的动作,实现下颌骨承托的摆动。实现颈部后伸。
[0015]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插销;
[0016]所述第四齿轮上开设有周向设置的限位孔;
[0017]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定位孔;
[0018]所述插销穿过所述限位孔以及所述定位孔。
[0019]便于实现锁定选择持续某一位置的固定牵引后伸矫正。
[0020]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杆传动机构包括从动杆,所述从动杆固定在所述下颌骨承托上;
[0021]所述从动杆的前端设有向下弧形设置的上弧形板;
[0022]所述手摇杆的后端与所述从动杆的底部铰接,所述手摇杆与所述颈部固定座的铰接处位于所述手摇杆与所述从动杆的铰接处的前方;
[0023]所述手摇杆上位于与所述颈部固定座的铰接处设有向上弧形延伸的下弧形板;
[0024]所述上弧形板与所述下弧形板滑动连接。
[0025]便于通过手摇杆的下压实现手摇杆与从动杆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进而实现下颌骨承托后伸。
[002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弧形板上设有向外延伸的滑块;
[0027]所述上弧形板上设有弧形导向槽,所述弧形导向槽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
[0028]进一步优选的,当滑块位于所述弧形导向槽的最低处时,所述手摇杆与所述从动杆的夹角大于90
°
。
[002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块螺纹连接锁紧螺母。便于实现后伸姿势的维持。
[003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颈部固定座是充气颈托;
[0031]所述手摇杆安装有对充气颈托进行充气的充气球囊,所述充气球囊通过穿过手摇杆的管路与所述充气颈托相连;
[0032]所述充气球囊上安装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三个接头分别与所述充气球囊、充气颈托以及大气导通。
[0033]便于实现充气球囊对充气颈托的充气或者充气颈托的排气的切换。通过三通阀,实现充气颈托与充气球囊以及大气的交替导通。充气球阀与三通阀的连接处安装有单向阀。便于单向进气。
[0034]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肩部限位固定件;
[0035]所述颈部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可拆卸连接有肩部限位固定件。
[0036]便于保证颈部固定座的限位固定效果。
[0037]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限位带,所述限位带的一端与所述颈部固定座,所述限位带的另一端穿过腋下与所述颈部固定座可拆卸连接。
[0038]提高颈部固定座的限位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0039]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的正视图;
[0040]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的一种后视图;
[0041]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2使用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2]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5使用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3]图中:1为下颌骨承托,2为摇杆,3为齿轮传动机构,4为颈部固定座,5为肩部限位
固定件,6为柔性垫,7为连杆传动机构,8为限位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45]参见图1以及图2,具体实施例1,一种颈部自牵引矫正器,包括用于支撑下颌骨的下颌骨承托1;还包括用于限位固定在颈部外围的颈部固定座4;还包括带动下颌骨承托1运动的手摇杆2,手摇杆2与颈部固定座4铰接,手摇杆2通过齿轮传动机构3与下颌骨承托1联动;手摇杆2向下摆动时,下颌骨承托1向上摆动。本技术使用时,患者可通过手摇杆2自主调节颈部牵引器的提升和后伸角度,通过手摇杆2可对颈部进行间歇式的牵伸矫正和放松。可实现颈部的牵引和后伸角度矫正其曲度。
[0046]齿轮传动机构3包括并排设置且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齿轮传动机构3还包括用于支撑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的支撑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下端固定在颈部固定座4上;第四齿轮固定在下颌骨承托1的后端部。便于通过手摇杆2的动作,实现下颌骨承托1的摆动。实现颈部后伸。第四齿轮设有转动连接支撑板的转轴部,转轴部穿过支撑板与下颌骨承托固定连接。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均可以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支撑板上。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设有嵌入齿轮的轴部。
[0047]还包括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包括插销;第四齿轮上开设有周向设置的限位孔;支撑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插销穿过限位孔以及定位孔。便于实现锁定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自牵引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下颌骨的下颌骨承托;还包括用于限位固定在颈部外围的颈部固定座;还包括带动下颌骨承托运动的手摇杆,所述手摇杆与所述颈部固定座铰接,所述手摇杆通过齿轮传动机构或者连杆传动机构与所述下颌骨承托联动;所述手摇杆向下摆动时,所述下颌骨承托向上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自牵引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并排设置且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所述齿轮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撑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的支撑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在所述颈部固定座上;所述第四齿轮固定在所述下颌骨承托的后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颈部自牵引矫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插销;所述第四齿轮上开设有周向设置的限位孔;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插销穿过所述限位孔以及所述定位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自牵引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传动机构包括从动杆,所述从动杆固定在所述下颌骨承托上;所述从动杆的前端设有向下弧形设置的上弧形板;所述手摇杆的后端与所述从动杆的底部铰接,所述手摇杆与所述颈部固定座的铰接处位于所述手摇杆与所述从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天翔,王赛娜,何弘毅,孔令军,房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