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泉元专利>正文

自动控制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58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电磁炉,电磁炉电路包括:温度检测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音频提示复位电路,报警、延时、停机控制电路,电源电路五个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控制灵敏,安全性高,具有自动报警、自动断电功能,并能在3~5分钟内自动撤除报警,自动关机。(*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具有自动报警、自动断电功能的家用自动控制电磁炉。技术背景电磁炉种类较多,除单纯加热的普通电磁炉外,还有当温度达到一定值后可自动断电的电磁炉,更有当温度达到一定值后即可自动断电又可报警的电磁炉。但这些已有的电磁炉相对来说结构复杂,控制不够灵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控制灵敏的自动控制电磁炉。本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自动控制电磁炉,电磁炉电路包括五个部分温度检测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音频提示复位电路,报警、延时、停机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电路的连接关系为温度检测控制电路电磁炉温度传感器正端接分压电阻R1后,与滤波电容C1的一端和运算放大器Ic1-1的反相端相连,C1的一端接地;电阻R2和可调电阻Rf及可调单结管PT组成运放Ic1-1工作点控制电路,R2一端接电源,另一端分别连接Ic1-1的正相端。电阻Rf及PT的阴极K,电阻Rf的量端和PT的阳极A分别接地,Rf的中心抽头与PT的门极R相连,运放Ic1-1的输出端经过电阻R3和两极反相器F1、F2与一个由二极管D1、电阻R4、R5组成的串形回路相连。反相器F2的输出与二极管D1的负极和电阻R4的一端相连,D2的正极接电阻R5的一端,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R4的另一端和反相器F3的输入端。F3的输出端接二极管D2的负极,D2的正极分别与电容C2的负极和电阻R6的一端相连,C2的正极分别与R6的另一端接到由Ic3-1和Ic3-2双与非门组成的双稳整触发器的Ic3-1的一个输入端上,并通过R11连接到电源上。Ic3-1的输出端做为与非门Ic3-3的一个输入端,并且与Ic3-2的一个输入端相连。Ic3-2的输出接于Ic3-1的另一输入端上。电流检测电路电磁炉的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口连接到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D4的负极经电阻R12分压后,分别接到电阻R13、电容C5的正极、箝位二极管D5的正极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R13的另一端和C5的负极分别接地,D5的负极接电源。R14和R15组成分压电路接运放Ic1-2的正相端,R14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接运放Ic1-2的正相端并通过R15接地,Ic1-2的输出通过电阻R16接于三极管T1的基极并通过R17接地。T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反相器F1的输入端相连接。音频提示复位电路电磁炉嘟音提示音的输出端口,经过电阻R7分压及一极反相器F4与电阻R8相连,R8的另一端分别接于反相器F5的输入端和电容C4的一端,C4的另一端接地,F5的输出接于二极管D3的正极,D3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3的负极和电阻R9的一端相连,C3的正极与R9的另一端相连,接于Ic3-2的另一输入端,并且通过R10连接到电源上。报警、延时、停机控制电路与非门Ic3-3的输出端一路通过电阻R21与三极管T3的基极相连,另一路通过电阻R22连接于三极管T4的基极,T4发射极与扬声器R2相连,R2的另一端接电源,T4的集电极接地,T3的集电极接电源,发射极通过电阻R23分别与可调电位器Rw的一端、Rw的中心抽头、电容C7的正极以及反相器F6的输入端相连。Rw的另一端与C7的负极分别接地,反相器F6的输出经过电阻R24连接于三极管T5的基极,T5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断电器J1的线圈相连,线圈的另一端接电源。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2分别与电磁炉控制公共端和定时功能相连,J1的常闭触点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分别与反相器F7的输入端、电容C6的正极和电阻R18的一端相连,C6的负极和R18的另一端分别接地,反相器F7的输出端与集成电路IC4的14脚时钟相连,IC4的4脚与短路,16脚接电源,8脚和13脚分别接地,3脚输出后一路作为与非门IC3-3的另一输入端,另一路通过电阻R19与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T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电阻R20与电磁炉的指示灯相连。继电器J2的线圈一端接电源,另一端接电磁炉定时开关,J2的常开触点一端与电磁炉电源开关相连,另一端接于电磁炉的公共控制端。电源电路电磁炉正电源经电阻R25后,分别与滤波电容C8的正极和C9及三端稳压器7808的输入端相连,C8的负极和C9的负极分别接地,三端稳压器7808的一端接地,输出端经过滤波电容C10的正极、C11的一极后分别接温度检测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音频提示复位电路,报警、延时、停机控制电路的各电源端,C10的负极、C11的另一极分别接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控制灵敏,安全性高。具有自动报警、自动断电功能,并能在3~5分钟内自动撤除报警,自动关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法电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路包括五个部分(a)温度检测控制部分(b)电流检测部分地(c)嘟音提示音复位电路(d)报警、延时、停机控制电路(e)电源电路(a)电路从电磁炉温度传感器正端取来信号,经分压电阻R1后,与滤波电容C1的一端和运算放大器Ic1-1的反相端相连,C1的一端接地。电阻R2和可调电阻Rf及可调单结管PT组成运放Ic1-1工作点控制电路。R2一端接电源,另一端分别连接Ic1-1的正相端,电阻Rf及PT的阴极K,电阻Rf的量端和PT的阳极A分别接地,Rf的中心抽头与PT的门极R相连,运放Ic1-1的输出端经过电阻R3和两极反相器F1、F2与一个由二极管D1、电阻R4和R5组成的串形回路相连,反相器F2的输出与二极管D1的负极和电阻R4的一端相连,D2的正极接电阻R5的一端,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R4的另一端和反相器F3的输入端。F3的输出端接二极管D2的负极,D2的正极分别与电容C2的负极和电阻R6的一端相连,C2的正极分别与R6的另一端接到由Ic3-1和Ic3-2双与非门组成的双稳整触发器的Ic3-1的一个输入端上。并通过R11连接到电源上。Ic3-1的输出端做为与非门Ic3-3的一个输入端,并且与Ic3-2的一个输入端相连。Ic3-2的输出接于Ic3-1的另一输入端上。(b)电路由电磁炉的电流互感器的端口取来的信号。连接到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D4的负极经电阻R12分压后,分别接到电阻R13、电容C5的正极、箝位二极管D5的正极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R13的另一端和C5的负极分别接地,D5的负极接电源。R14和R15组成分压电路给运放Ic1-2的正相端提供电压,控制运放工作点。R14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接运放Ic1-2的正相端并通过R15接地。Ic1-2的输出通过电阻R16接于三极管T1的基极并通过R17接地。T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反相器F1的输入端相连接。(c)电路由电磁炉嘟音提示音的端口取来的信号,经过电阻R7分压后,经过一极反相器F4与电阻R8相连,R8的另一端分别接于反相器F5的输入端和电容C4的一端,C4的另一端接地。F5的输出接于二极管D3的正极,D3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3的负极和电阻R9的一端相连,C3的正极与R9的另一端相连,接于Ic3-2的另一输入端,并且通过R10连接到电源上。(d)电路与非门Ic3-3的输出端一路通过电阻R21与三极管T3的基极相连。另一路通过电阻R22连接于三极管T4的基极,T4发射极与扬声器R2相连,R2的另一端接电源,T4的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控制电磁炉,其特征在于一电磁炉电路包括五个部分:温度检测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音频提示复位电路,报警、延时、停机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电路的连接关系为:温度检测控制电路:电磁炉温度传感器正端接分压电阻R↓[1]后,与滤波电容C↓[1]的一端和运算放大器I↓[c1-1]的反相端相连,C↓[1]的一端接地;电阻R↓[2]和可调电阻R↓[f]及可调单结管PT组成运放I↓[c1-1]工作点控制电路,R↓[2]一端接电源,另一端分别连接I↓[c1-1]的正相端,电阻R↓[f]及PT的阴极K,电阻R↓[f]的量端和PT的阳极A分别接地,R↓[f]的中心抽头与PT的门极R相连,运放I↓[c1-1]的输出端经过电阻R↓[3]和两极反相器F↓[1]、F↓[2]与一个由二极管D↓[1]、电阻R↓[4]和R↓[5]组成的串形回路相连,反相器F↓[2]的输出与二极管D↓[1]的负极和电阻R↓[4]的一端相连,D↓[2]的正极接电阻R↓[5]的一端,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R↓[4]的另一端和反相器F↓[3]的输入端;F↓[3]的输出端接二极管D↓[2]的负极,D↓[2]的正极分别与电容C↓[2]的负极和电阻R↓[6]的一端相连,C↓[2]的正极分别与R↓[6]的另一端接到由I↓[c3-1]和I↓[c3-2]双与非门组成的双稳整触发器的I↓[c3-1]的一个输入端上,并通过R↓[11]连接到电源上;I↓[c3-1]的输出端做为与非门I↓[c3-3]的一个输入端,并且与I↓[c3-2]的一个输入端相连。I↓[c3-2]的输出接于I↓[c3-1]的另一输入端上;电流检测电路:电磁炉的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口连接到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D↓[4]的负极经电阻R↓[12]分压后,分别接到电阻R↓[13]、电容C↓[5]的正极、箝位二极管D↓[5]的正极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R↓[13]的另一端和C↓[5]的负极分别接地,D↓[5]的负极接电源,R↓[14]和R↓[15]组成分压电路接运放I↓[c1-2]的正相端,R↓[14]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接运放I↓[c1-2]的正相端并通过R↓[15]接地,I↓[c1-2]的输出通过电阻R↓[16]接于三极管T↓[1]的基极并通过R↓[17]接地;T↓[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反相器F↓[1]的输入端相连接;音频提示复位电路:电磁炉嘟音提示音的输出端口,经过电阻R↓[7]分压及一极反相器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泉元
申请(专利权)人:殷泉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