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续分离的模拟移动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756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连续分离的模拟移动床系统。用于连续分离的模拟移动床系统包括输送管路和多个色谱柱,多个色谱柱形成固相再生区、第一分离区、第二分离区和液相再生区,每个反应区内包括至少两个色谱柱;原料储料罐、洗脱液储料罐、萃取液收集罐和萃余液收集罐;原料进料管路、洗脱液进料管路、萃取液出料管路和萃余液出料管路,每条管路第一端与对应液料罐连通,每条管路第二端通过多通道切换阀选择地与多个色谱柱中的任一个色谱柱的进料端或出料端连通;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至少四个送料泵;每个送料泵和每个多通道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多通道阀实现各管路在多个色谱柱中的位置切换,结构简单且便于维修。简单且便于维修。简单且便于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连续分离的模拟移动床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分离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连续分离的模拟移动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常用于分离手性异构体、氨基酸、糖类等的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为固定床,属于间歇操作,单次处理样品量少,溶剂耗量大,后续产品回收困难。
[0003]真实移动床能够用于连续分离,在真实移动床中,进样样品自色谱柱中间进入,流动相自下方向上方冲洗,而固定相则逆着流动相方向,自上方移动至下方;进样样品中,移动速率较快的弱吸附组分会随着流动相的方向移动,从进样口的上方流出;而移动速率较慢的强吸附组分会随着固定相的方向移动,从进样口的下方流出,从而可连续地进行分离操作。真实移动床可以解决固定床的难点,但色谱柱中的填料长时间循环移动会磨损,降低填料的分离能力,且磨损后产生的细小颗粒会堵塞阀门管道,影响生产。
[0004]为解决真实移动床中的色谱柱因填料长时间循环移动导致磨损的问题,采用模拟移动床对化工物料进行分离,模拟移动床将固定相填充于若干根色谱柱中,各根色谱柱首尾相接,形成一个闭环。在模拟移动床运行过程中,定期沿着流动相流动方向将各物料进/出口移动至下一根色谱柱的进/出口,以此来模拟固定相的逆向移动。模拟移动床克服了固定床和真实移动床的缺点,可以避免移动床吸附剂磨损、碎片或粉尘堵塞设备或管道以及固体颗粒缝间的沟流,且它的生产能力和分离效率比真实移动床高。
[0005]目前,在专利技术人所知道的一种现有技术中,模拟移动床采用旋转阀来实现进出料口在多根色谱柱之间的切换,但是,由于模拟移动床中至少包括原料进料口、洗脱液进料口、萃取液出料口和萃余液出料口,现有技术中通过一个旋转阀实现多个进/出料口的切换,即旋转阀旋转一次能够使各进/出料口移动至下一根色谱柱的进/出口,这样,旋转阀内部结构比较复杂,一旦旋转阀内部的某一个阀口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整个旋转阀,不便于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连续分离的模拟移动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因采用一个整体的旋转阀切换各管路在多个色谱柱中的位置导致当旋转阀内部结构损坏时需要更换整个旋转阀,进而造成不便于维修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连续分离的模拟移动床系统,包括:吸附模块,包括输送管路和依次首尾连接且设置在输送管路上的多个色谱柱,输送管路和多个色谱柱形成一个循环回路,在输送管路内,物料沿前一个色谱柱的出料端流向下一个色谱柱的进料端,多个色谱柱形成固相再生区、第一分离区、第二分离区和液相再生区,每个反应区内包括至少两个色谱柱;原料储料罐、洗脱液储料罐、萃取液收集罐和萃余液收集罐;以及原料进料管路、洗脱液进料管路、萃取液出料管路和萃余液出料
管路,其中,原料进料管路的第一端与原料储料罐连通,洗脱液进料管路的第一端与洗脱液储料罐连通,萃取液出料管路的第一端与萃取液收集罐连通,萃余液出料管路的第一端与萃余液收集罐连通,每个管路的第二端均被构造为能够选择地与多个色谱柱中的任一个色谱柱的进料端或出料端连通;其中,洗脱液进料管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一多通道切换阀与固相再生区的进料端连通,萃取液出料管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多通道切换阀与固相再生区的出料端连通,固相再生区用于解吸色谱柱上的强吸附组分,第一分离区用于解吸色谱柱上的弱吸附组分;原料进料管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三多通道切换阀与第二分离区的进料端连通,萃余液出料管路的第二端通过第四多通道切换阀与第二分离区的出料端连通,第二分离区用于吸附原料中的强吸附组分,液相再生区用于吸附原料中的弱吸附组分;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至少四个送料泵,固相再生区的进料端、第一分离区的进料端和液相再生区的进料端、以及原料进料管路上均设有一个送料泵;控制器,分别与每个送料泵电连接,以分别控制每个反应区内物料的流速;并且第一多通道切换阀、第二多通道切换阀、第三多通道切换阀和第四多通道切换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每个多通道切换阀内的主口选择性地与多个支口中的一个连通。
[0008]进一步地,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第一循环管路,第一循环管路的第一端与萃取液出料管路连通,第一循环管路的第二端被构造为能够与第一分离区的进料端连通。
[0009]进一步地,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循环管路上的第一送料泵;和/或,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五多通道切换阀,第五多通道切换阀的主口与第一循环管路的第二端连通,第五多通道切换阀的多个支口分别与多个色谱柱的进料端一一对应设置。
[0010]进一步地,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输送管路上的第一四通组,第一四通组包括多个第一四通,相邻两个色谱柱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一四通,并且每个第一四通的四个管口中的两个管口均与输送管路连接,四个管口中的另外两个管口分别与洗脱液进料管路的第二端以及第一循环管路的第二端连接。
[0011]进一步地,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第二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的第一端与洗脱液进料管路连通,第二循环管路的第二端与液相再生区的出料端连通。
[0012]进一步地,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洗脱液进料管路上的第二送料泵,沿洗脱液流动方向,第二循环管路与洗脱液进料管路的连通节点位于第二送料泵的上游侧。
[0013]进一步地,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六多通道切换阀,第六多通道切换阀的主口与第二循环管路的第二端连接,第六多通道切换阀的多个支口分别与多个色谱柱的出料端一一对应设置,以使第二循环管路选择性地与多个色谱柱中的任一个色谱柱的出料端连通;和/或,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输送管路上的第二四通组,第二四通组包括多个第二四通,相邻两个色谱柱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二四通,并且每个第二四通的四个管口中的两个管口均与输送管路连通,四个管口中的另外两个管口分别与萃余液出料管路的第二端以及第二循环管路的第二端连通。
[0014]进一步地,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循环管路上的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二循环管路内的物料成分,并且检测模块与控制器电连接,以将检测信息传递至控制器。
[0015]进一步地,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第三循环管路,第三循环管路的第一端与萃余
液出料管路连通,第三循环管路的第二端与液相再生区的进料端连通。
[0016]进一步地,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三循环管路上的第三送料泵;和/或,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七多通道切换阀,第七多通道切换阀的主口与第三循环管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七多通道切换阀的多个支口分别与多个色谱柱的进料端一一对应设置,以使第三循环管路选择性地与多个色谱柱中的任一个色谱柱的进料端连通。
[0017]进一步地,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输送管路上的第三四通组,第三四通组包括多个第三四通,相邻两个色谱柱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三四通,并且每个第三四通的四个管口中的两个管口均与输送管路连通,四个管口中的另外两个管口分别与原料进料管路的第二端以及第三循环管路的第二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续分离的模拟移动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模块,包括输送管路(200)和依次首尾连接且设置在所述输送管路(200)上的多个色谱柱,所述输送管路(200)和多个所述色谱柱形成一个循环回路,在所述输送管路(200)内,物料沿前一个所述色谱柱的出料端流向下一个所述色谱柱的进料端,多个所述色谱柱形成固相再生区、第一分离区、第二分离区和液相再生区,每个反应区内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色谱柱;原料储料罐(600)、洗脱液储料罐(400)、萃取液收集罐(300)和萃余液收集罐(500);以及原料进料管路(203)、洗脱液进料管路(204)、萃取液出料管路(205)和萃余液出料管路(207),其中,所述原料进料管路(203)的第一端与所述原料储料罐(600)连通,所述洗脱液进料管路(204)的第一端与所述洗脱液储料罐(400)连通,所述萃取液出料管路(205)的第一端与所述萃取液收集罐(300)连通,所述萃余液出料管路(207)的第一端与所述萃余液收集罐(500)连通,每个管路的第二端均被构造为能够选择地与多个所述色谱柱中的任一个色谱柱的进料端或出料端连通;其中,所述洗脱液进料管路(204)的第二端通过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0)与所述固相再生区的进料端连通,所述萃取液出料管路(205)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多通道切换阀(113)与所述固相再生区的出料端连通,所述固相再生区用于解吸色谱柱上的强吸附组分,所述第一分离区用于解吸色谱柱上的弱吸附组分;所述原料进料管路(203)的第二端通过第三多通道切换阀(107)与所述第二分离区的进料端连通,所述萃余液出料管路(207)的第二端通过第四多通道切换阀(112)与所述第二分离区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区用于吸附原料中的强吸附组分,所述液相再生区用于吸附原料中的弱吸附组分;所述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至少四个送料泵,所述固相再生区的进料端、所述第一分离区的进料端和所述液相再生区的进料端、以及所述原料进料管路(203)上均设有一个所述送料泵;控制器,分别与每个所述送料泵电连接,以分别控制每个所述反应区内物料的流速;并且所述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0)、所述第二多通道切换阀(113)、所述第三多通道切换阀(107)和所述第四多通道切换阀(11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每个多通道切换阀内的主口选择性地与多个支口中的一个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分离的模拟移动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第一循环管路(210),所述第一循环管路(210)的第一端与所述萃取液出料管路(205)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路(210)的第二端被构造为能够与所述第一分离区的进料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续分离的模拟移动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循环管路(210)上的第一送料泵(117);和/或,所述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五多通道切换阀(109),所述第五多通道切换阀(109)的主口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210)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五多通道切换阀(109)的多个支口分别与多个所述色谱柱的进料端一一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续分离的模拟移动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管路(200)上的第一四通组,所述第一四通组包括多个第一
四通(103),相邻两个所述色谱柱之间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四通(103),并且每个所述第一四通(103)的四个管口中的两个管口均与所述输送管路(200)连接,所述四个管口中的另外两个管口分别与所述洗脱液进料管路(204)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循环管路(210)的第二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续分离的模拟移动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移动床系统还包括第二循环管路(211),所述第二循环管路(211)的第一端与所述洗脱液进料管路(204)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路(211)的第二端与所述液相再生区的出料端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连续分离的模拟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浩洪亮陶建周洪如王波辉王俊强刘丹苗晨昕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凯莱英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