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金属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741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金属抛光装置,其包括传动轴,传动轴上设置有容纳筒,容纳筒呈内部中空且前端开口的圆柱状结构,容纳筒的前端设置有柔性挡盖,容纳筒内固定设置有套筒,套筒贯穿容纳筒,套筒内设置有若干轴承,传动轴同时安装在若干轴承上,传动轴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抛光端头,抛光端头上设置有抛光块,传动轴的后端设置有用于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联轴器;本方案结构简单,在使用时只需将联轴器与外部的电机传动连接即可,其中传动轴带动其前端的抛光端头旋转,从而使抛光块旋转并进行抛光打磨,且抛光块位于整个装置的顶部,使抛光打磨时产生的碎屑可自动落入容纳筒内,防止碎屑造成环境污染。屑造成环境污染。屑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金属抛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抛光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金属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抛光机适用于以下行业:木材、家具行业如平木板、家具金属拉手等工件砂光拉丝;五金(金属)材料及制品铝型材及其制品、不锈钢制品及器皿、铜型材及制品、水暖卫浴器材、锁类、灯饰制品、标牌铭牌、五金工艺饰品、刀剪类、门的活叶、汽车自行车零配件、餐具类、韪扣类制品、钮扣、皮带扣、手机外壳、钟表行业等工件砂光拉丝;电子零件、电子器材如电子零件、平板砂光拉丝等。抛光机操作的关键是要设法得到最大的抛光速率,以便尽快除去磨光时产生的损伤层。同时也要使抛光损伤层不会影响最终观察到的组织,即不会造成假组织。前者要求使用较粗的磨料,以保证有较大的抛光速率来去除磨光的损伤层,但抛光损伤层也较深;后者要求使用最细的材料,使抛光损伤层较浅,但抛光速率低。
[0003]抛光机专门针对钢、铝铜等金属制品的表面和管类进行效果处理,轻而易举制造出各种精度不同的雪花纹、拉丝纹、波浪纹、哑光面、镜面等,快速修补深度划痕和轻微刮花,快速打磨和抛光;焊缝、水口痕、迹氧化膜、污迹和油漆等,适用於去毛刺、形成圆角,装饰性金属加工,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形成暗影、过渡地带和装饰面不均匀等,是金属制品生产线的重要设备。
[0004]而现有技术中的抛光机设备复杂,以引起扬尘、抛光时产生的碎屑不易收集,容易造成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收集碎屑的装配式金属抛光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提供一种装配式金属抛光装置,其包括传动轴,传动轴上设置有容纳筒,容纳筒呈内部中空且前端开口的圆柱状结构,容纳筒的前端设置有柔性挡盖,容纳筒内固定设置有套筒,套筒贯穿容纳筒,套筒内设置有若干轴承,传动轴同时安装在若干轴承上,传动轴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抛光端头,抛光端头上设置有抛光块,传动轴的后端设置有用于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联轴器。
[0008]进一步地,抛光端头与传动轴的连接端设置有挡环,挡环设置在套筒端口的外侧。
[0009]进一步地,容纳筒前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沉台,柔性挡盖套设在环形沉台上,柔性挡盖的前端凸出抛光块的前端。
[0010]进一步地,柔性挡盖呈漏斗状结构,柔性挡盖上设置有通气孔。
[0011]进一步地,套筒与容纳筒同心设置,套筒的外壁设置有固定套环,固定套环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支撑杆,若干支撑杆在固定套环上均匀分布,若干支撑杆的最外端均与容纳筒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抛光端头和抛光块均呈圆柱状结构,抛光端头的前端设置有方形卡槽,抛光块的后端设置有方形块,方形块卡合在方形卡槽内。
[0013]进一步地,若干轴承之间间隙设置。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方案的装配式金属抛光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时只需将联轴器与外部的电机传动连接即可,其中传动轴带动其前端的抛光端头旋转,从而使抛光块旋转并进行抛光打磨,且抛光块位于整个装置的顶部,使抛光打磨时产生的碎屑可自动落入容纳筒内,防止碎屑造成环境污染,其中容纳筒通过套筒固定套设在传动轴上,套筒通过轴承与传动轴连接,使传动轴不会带动容纳筒旋转,减轻了传动轴的旋转负荷。
[0016]2.挡环对套筒的端口与抛光端头之间的间隙起遮挡作用,一定程度的防止了抛光产生的碎屑落入套筒内,进而影响传动轴的旋转。
[0017]3.柔性挡盖用于遮盖抛光端头和抛光平面,其中柔性挡盖的前端凸出抛光块的前端,在抛光块与抛光平面接触时,柔性挡盖受到挤压并在环形沉台抵接的作用下收缩,使柔性挡盖的前端紧贴抛光平面,增强了柔性挡盖对抛光端头的遮盖作用,且柔性挡盖呈前端宽、后端窄的漏斗状结构,使碎屑自动掉入其下端的容纳筒内,防止抛光时产生的碎屑四处飞溅。
[0018]4.柔性挡盖上通气孔用于平衡柔性挡盖的内部与外界的气压。
[0019]5.套筒与容纳筒同心设置,使整个装置的重心处于传动轴上,有利于装置结构的稳定,套筒与容纳筒之间通过固定套环和支撑杆进行二次加固,使套筒与容纳筒之间连接固定,不易发生相对形变。
[0020]6.通过方形块与方形卡槽相卡合的方式,实现抛光端头与抛光块的传动连接,且抛光块的拆装方便、快捷。
[0021]7.采用多轴承间隙设置的方式,使传动轴稳固的设置在套筒内,同时减轻了传动轴受到的弯曲应力。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24]图3为固定套环和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传动轴,2、容纳筒,3、柔性挡盖,4、套筒,5、轴承,6、抛光端头,7、抛光块,8、联轴器,9、挡环,10、环形沉台,11、通气孔,12、固定套环,13、支撑杆,14、方形卡槽,15、方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方案的装配式金属抛光装置包括传动轴1,传动轴1上设置有
容纳筒2,容纳筒2呈内部中空且前端开口的圆柱状结构,容纳筒2的前端设置有柔性挡盖3,容纳筒2内固定设置有套筒4,套筒4贯穿容纳筒2,套筒4内设置有若干轴承5,传动轴1同时安装在若干轴承5上,传动轴1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抛光端头6,抛光端头6上设置有抛光块7,传动轴1的后端设置有用于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联轴器8。
[0028]具体地,抛光端头6与传动轴1的连接端设置有挡环9,挡环9靠近套筒4的端口,且挡环9设置在套筒4端口的外侧,其中挡环9对套筒4的端口与抛光端头6之间的间隙起遮挡作用,一定程度的防止了抛光产生的碎屑落入套筒4内,进而影响传动轴1的旋转。
[0029]容纳筒2前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沉台10,柔性挡盖3套设在环形沉台10上,柔性挡盖3呈前端宽、后端窄的漏斗状结构,柔性挡盖3用于遮盖抛光端头6和抛光平面,其中柔性挡盖3的前端凸出抛光块7的前端,在抛光块7与抛光平面接触时,柔性挡盖3受到挤压并在环形沉台10抵接的作用下收缩,使柔性挡盖3的前端紧贴抛光平面,增强了柔性挡盖3对抛光端头6的遮盖作用,使碎屑自动掉入其下端的容纳筒2内,防止抛光时产生的碎屑四处飞溅;柔性挡盖3上设置有通气孔11,用于平衡柔性挡盖3的内部与外界的气压。
[0030]抛光端头6和抛光块7均呈圆柱状结构,抛光端头6的前端设置有方形卡槽14,抛光块7的后端设置有方形块15,方形块15卡合在方形卡槽14内;通过方形块15与方形卡槽14相卡合的方式,实现抛光端头6与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金属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1),所述传动轴(1)上设置有容纳筒(2),所述容纳筒(2)呈内部中空且前端开口的圆柱状结构,所述容纳筒(2)的前端设置有柔性挡盖(3),所述容纳筒(2)内固定设置有套筒(4),所述套筒(4)贯穿容纳筒(2),所述套筒(4)内设置有若干轴承(5),所述传动轴(1)同时安装在若干轴承(5)上,所述传动轴(1)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抛光端头(6),所述抛光端头(6)上设置有抛光块(7),所述传动轴(1)的后端设置有用于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联轴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金属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端头(6)与传动轴(1)的连接端设置有挡环(9),所述挡环(9)设置在套筒(4)端口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金属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筒(2)前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沉台(10),所述柔性挡盖(3)套设在环形沉台(10)上,所述柔性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霞包芸奇黄富强刘良耿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