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氢系统排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718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氢系统排氢装置,包括排氢管、氮气瓶以及用于和氮气瓶连接的连接头,排氢管的管口向上,排氢管的下端连接在制氢系统的管路上,排氢管的下端设置有排氢阀门,连接头包括主体,主体设置有连接口、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出口,第一输出口和大气连通,第二输出口和管路连接,连接口和氮气瓶连接,连接头还包括通气机构,通气机构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通气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连接口通过通气机构和第一输出口连通,当通气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连接口通过通气机构和第二输出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防止连接口处的空气进入管路,从而防止氧化气体进入制氢系统。从而防止氧化气体进入制氢系统。从而防止氧化气体进入制氢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氢系统排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氢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制氢系统排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电能的利用率,目前大力发展氢能进行储能,具体的,制氢系统利用富余的电能通过电解碱水制成氢气并储存,在用电高峰时期,利用氢燃料电池将氢气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供电。
[0003]现有的制氢系统在调试前、停机后、维修前,需要将制氢系统内的氢气排空,目前的排氢装置主要采用氮气瓶进行排氢,排氢时将氮气瓶接在制氢系统的管路上并向管路内输送氮气,一次排氢往往需要用掉好几个氮气瓶,即每次用完一个氮气瓶,需要将用完的氮气瓶取下,重新接上新的氮气瓶并释放氮气,现有的排氢装置在连接氮气瓶时容易混入空气,而空气中含有氧化气体,氧化气体进入制氢系统将引发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排氢装置容易混入氧化气体的缺点,提出一种制氢系统排氢装置,可防止连接口处的空气进入管路,从而防止氧化气体进入制氢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氢系统排氢装置,包括排氢管、氮气瓶以及用于和氮气瓶连接的连接头,排氢管的管口向上,排氢管的下端连接在制氢系统的管路上,排氢管的下端设置有排氢阀门,连接头包括主体,主体设置有连接口、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出口,第一输出口和大气连通,第二输出口和管路连接,连接口和氮气瓶连接,连接头还包括通气机构,通气机构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通气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连接口通过通气机构和第一输出口连通,当通气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连接口通过通气机构和第二输出口连通。
[0006]通过上述设置,可防止连接口处的空气进入管路。具体的,现有的氮气瓶的瓶口设置有开关阀,当需要排氢时,瓶口和连接口螺纹连接,此时开关阀关闭,连接口、瓶口、通气机构和第一输出口内存在空气,空气中存在氧化气体,连接口通过通气机构和第一输出口连通,打开开关阀后,氮气瓶输出氮气,氮气经过瓶口、连接口、通气机构和第一输出口排向大气,在这个过程中,氮气将瓶口、连接口、通气机构和第一输出口内的空气排出,从而防止在后续排氢的过程中将氧化气体带入制氢系统,然后通气机构切换至第二状态,氮气瓶输出的氮气经过瓶口、连接口、通气机构、第二输出口、管路、排氢管排出至大气,在这个过程中,氮气从管路进入制氢系统并和制氢系统内的氢气混合,氮气一方面稀释制氢系统内的氢气,另一方面和氢气一起排出至大气,从而降低制氢系统内的氢气量,由于制氢系统内的氢气比较多,现实中,往往需要多个氮气瓶才能基本排完制氢系统内的氢气,当氮气瓶内的氮气压力较小时,通气机构回到第一状态,氮气瓶的氮气又从第一输出口输出,此时氮气气流的声音的提醒人员氮气余量不多,需要更换氮气瓶,更换时将氮气瓶的开关阀关闭,然后瓶口和连接口断开,然后将新的氮气瓶的瓶口和连接口螺纹连接,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逐渐排完制氢系统内的氢气。
[0007]进一步的,制氢系统包括制氢罐和储氢罐,管路包括用于连接储氢罐和制氢罐的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压缩泵,压缩泵位于第一控制阀和储氢罐之间,储氢罐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0008]通过上述设置,制氢系统在制氢时,第一控制阀打开,第二控制阀关闭,制氢罐通过电解碱水来生成氢气,氢气经过第一连接管和压缩泵进入储氢罐,压缩泵压缩氢气并提高氢气的压力,当需要使用储氢罐内的氢气时,打开第二控制阀,储氢罐内的氢气从第二连接管出来以供使用。
[0009]进一步的,排氢管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排氢管设置在第二控制阀和储氢罐之间,另一个排氢管设置在压缩泵和第一控制阀之间,第二输出口通过第三连接管和第一连接管连接,第三连接管设置在压缩泵和储氢罐之间,第三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
[0010]通过上述设置,制氢系统在制氢时,排氢阀门和第三控制阀关闭从而防止氢气泄露,排氢时,关闭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在连接口上连接氮气瓶,然后打开排氢阀门,此时制氢系统内的氢气压力较大,氢气经过排氢阀门和排氢管向上排出氢气,为了防止空气经过排氢管进入制氢系统,在排氢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制氢系统自带压力传感器,可利用自带的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氢气的压力,当氢气的压力减小至两个大气压时,打开氮气瓶的开关阀,打开开关阀后,氮气瓶输出氮气,氮气经过瓶口、连接口、通气机构和第一输出口排向大气,在这个过程中,氮气将瓶口、连接口、通气机构和第一输出口内的空气排出,然后通气机构切换至第二状态,氮气瓶输出的氮气经过瓶口、连接口、通气机构、第二输出口、管路、排氢管排出至大气,其中,有一部分氮气经过储氢罐并从排氢管排出,从而帮助储氢罐内的氢气的排出,在这个过程中,氮气从管路进入制氢系统并和制氢系统内的氢气混合,氮气一方面稀释制氢系统内的氢气,另一方面和氢气一起排出至大气,从而降低制氢系统内的氢气量,由于制氢系统内的氢气比较多,现实中,往往需要多个氮气瓶才能基本排完制氢系统内的氢气,当氮气瓶内的氮气压力较小时,通气机构回到第一状态,氮气瓶的氮气又从第一输出口输出,此时氮气气流的声音的提醒人员氮气余量不多,需要更换氮气瓶,更换时将氮气瓶的开关阀关闭,然后瓶口和连接口断开,然后将新的氮气瓶的瓶口和连接口螺纹连接,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即可逐渐排完制氢系统内的氢气。
[0011]进一步的,主体内设置有转动槽,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出口和连接口沿转动槽的周向均匀设置且均和转动槽连通,通气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转动槽内的阀芯,阀芯设置有气道,通气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阀芯转动的转动装置,当通气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连接口通过气道和第一输出口连通,当通气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连接口通过气道和第二输出口连通。
[0012]通过上述设置,可实现通气机构状态的切换,具体的,当通气机构需要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时,阀芯在转动装置的作用下转动一百二十度,此时,在连接口通过气道和第二输出口连通,即此时通气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氮气经过连接口、气道、第一输出口排向大气,从而将连接口、气道和第一输出口内的空气排空,而当通气机构需要切换回到第一状态时,转动装置反向转动阀芯一百二十度,此时连接口通过气道和第一输出口连通,此时,氮气经过瓶口、连接口、气道进一步的,第一输出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纳槽,主体的背面设置有背槽,转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容纳槽内的第一风轮,第一风轮至少部分设置
在第一输出口内,第一风轮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和主体转动连接并至少部分设置在背槽内,背槽的槽底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一转轴固定连接,阀芯固定连接有和阀芯同轴的转动体,转动体至少部分设置在背槽内,转动体上套设置有环形齿轮,环形齿轮和转动体转动连接,环形齿轮和第一驱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齿轮传动,转动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的一端设置在转动体的下侧,第一限位槽的另一端设置在转动体靠近第一驱动齿轮的一侧,环形齿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内并和第一限位槽靠近第一驱动齿轮的一端抵接,转动体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氢系统排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氢管、氮气瓶以及用于和所述氮气瓶连接的连接头,所述排氢管的管口向上,所述排氢管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制氢系统的管路上,所述排氢管的下端设置有排氢阀门,所述连接头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设置有连接口、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出口,所述第一输出口和大气连通,所述第二输出口和所述管路连接,所述连接口和所述氮气瓶连接,所述连接头还包括通气机构,所述通气机构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通气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连接口通过所述通气机构和所述第一输出口连通,当所述通气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连接口通过所述通气机构和所述第二输出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氢系统排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氢系统包括制氢罐和储氢罐,所述管路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储氢罐和所述制氢罐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压缩泵,所述压缩泵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储氢罐之间,所述储氢罐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氢系统排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氢管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排氢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储氢罐之间,另一个所述排氢管设置在所述压缩泵和所述第一控制阀之间,所述第二输出口通过第三连接管和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设置在所述压缩泵和所述储氢罐之间,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氢系统排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设置有转动槽,所述第一输出口、所述第二输出口和所述连接口沿所述转动槽的周向均匀设置且均和所述转动槽连通,所述通气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槽内的阀芯,所述阀芯设置有气道,所述通气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阀芯转动的转动装置,当所述通气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连接口通过所述气道和所述第一输出口连通,当所述通气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连接口通过所述气道和所述第二输出口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氢系统排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主体的背面设置有背槽,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的第一风轮,所述第一风轮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口内,所述第一风轮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主体转动连接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背槽内,所述背槽的槽底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阀芯固定连接有和所述阀芯同轴的转动体,所述转动体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背槽内,所述转动体上套设置有环形齿轮,所述环形齿轮和所述转动体转动连接,所述环形齿轮和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传动,所述转动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一端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立波来益博韩荣杰孙智卿屠永伟黄佳斌方响宜羿蒋建吴靖徐国丰蒋涛李国庆章雷其李志浩童晓凡马秦慧刘敏姜涛金建华田汉霖俞永杰彭凯杨樊建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市钱塘区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